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个性发展;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近些年由于我国教育行业的改革,人们也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初中体育教学不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效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来讲还能缓解过重的学业压力。但是新时代下的教育理念必然会对我国传统教学理念造成一定地方冲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理念在经过时代的洗礼已经改头换面,有了更加完善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要想更好地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将两者融合,最主要的还是找到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根据这些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真正发挥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促进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保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述
分层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因材施教。这个理论的精髓在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能够针对不同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首先,实施分层教学法要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突出针对性和差异性,从而提高教学成果。其次,在分层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要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增加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助次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竞争中创新,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分层教学还能够更好的贴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有效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得他们更好的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还能够让教师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保障学生的整体性。可以说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新时代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前提下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型的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更应当注重学生的体验感。但是从目前的我国初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模式方式过于单一,许多学校开展的相关课程都保持着高度的一致,跑步成为体育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要想吸引到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学内容就要带有创新性的活动。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无法进行自由选择,只能被动的听取老师的安排,长期以来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从心底感到压抑,难以达到锻炼的目的,也就失去了其教育的实效性。
核心素养下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老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性。因此要想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使得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到体育课程当中。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学生参与设计,找准自身定位
初中生与大人的思维方式总是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初中时期的学生大多数已经有了强烈的主观意识,他们更加乐于表现自我,并非是大人认为对学生好的学生也同样会认同,假如处理不好只会导致激发出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反向后果。所有课程的开展均是为了学生,但是假如这种方式并没有达到想要的收获那么所有计划再怎么缜密的方案都成了笑话。既然是初中体育,那么主体便是学生,主要的目标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那么如何让体育与健康教育成为学生自发参与的活动便成了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前期的教学设计中,更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思维去思考,研究如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加乐于参加教学活动。
为此在教学设计时首先就是有个准确的定位,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可以让学生对自身素质以及体育技能打分,并且写下自己渴望增长的体育方向。教师要意识到初中生已经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凡事都会听从老师的意见,那些打着为你好的名义而去强制性让学生参加的必然是不可行的。因此第一个最重要的便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学生之间更加有着共同话题,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当然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每个学生喜欢的点也不同,因此选取几个学生们都乐意的项目进行开展活动。为此,在后续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分层设计中,教师可以按照前面学生对自己体能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调查将其分成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篮球基础水平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初级层次以掌握篮球基本技能为主,中级层次以巩固篮球技巧和提高篮球战术理解为主,高级层次则以实战经验和综合素质提升为主。
(二)拓宽知识渠道,加强理论学习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和运动能力等因素进行分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能测试结果、课堂表现以及个人意愿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例如,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可以设定以提高体能和基本运动技能为目标,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设定以培养竞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目标。为了确保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热情,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多向学生普及体育知识,这也需要教师思想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个人喜好,例如,对于一些带有英雄主义的学生,教师可以精选体育竞赛中的名人事迹,让他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对于一些带有理性主义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调查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意识。
例如在进行篮球训练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先让将学生以此分类,让他们分别找寻与本次训练有关的历史事件、对本次运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训练技巧等理论知识,学生自主思考篮球的运球方式,并让学生课下找寻一些有关篮球的缘起、技法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先自己讨论联系,上课之前可以先建立起更加方便的交流平台,例如通过QQ群、微信群或者其它的社交媒体,在群中对学生找到的知识给予补充。为了更好的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下主动搜集一些有关的训练技巧,并总结出来,利用几分钟的课上时间让学生讨论,互相学习。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能主动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相互借鉴,提高他们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知。
(三)重视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合作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再加上大多数体育训练都需要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训练项目,都需要二人或二人以上的集体性练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让家庭住址距离较近的同学两两合作,集体练习,甚至还可以专门建立训练小分队,然后再由这些小组组长将训练的视频发到班级群内,由老师经过观看后进行指导。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当然,教师在分层教学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学生层次、如何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如何保证不同层次之间的公平和公正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划分学生层次时,需要更多的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和发展潜力,在后续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制定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最后,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保证不同层次之间的公平和公正,避免出现歧视或偏见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研究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创新性的改变。它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213.
[2]张玲玲,提高体育课动作技能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J].新视角,2010(3):117-118.
[3]张吾龙,张艳芬,郝志风,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2:114-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