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当以学科概念为核心,确保教学方向的正确性,提高教学精准度。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作为出发点,结合教材,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课程框架,以此保障课堂质量。大单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教学设计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形态层次分明,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材也有了一定的变动,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主题大多数是以单元的形式出现,可以说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单元设计时,也需要做出相对应的改变,采用单元学习的方式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障后期教学进度的正常,而语文单元学习并非单线任务,其主要是以任务为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度了解不同单元所表达的内容,明确主题,从中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
一、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分析
语文教学内容并非只是针对学生知识层次,而是要求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人文性,在教学当中以学生为主,丰富教学的内容性,再加上语文学科知识涉及较广,这就给许多教师造成了一定的教学困惑,如何将这些分散的、零碎的语文知识整合在一起成为了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将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并且将其中的人文精神深刻融入到学生的思想当中,把语文教材中的正向能量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新教育体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当中找到教学重点,针对性教学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原则,保障语文教学效率的同时还需要提高教学质量。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下的探讨。小学语文在学习当中所学知识点都有一定的关联性,且由于语文教学活动中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对前面所学知识也要进行再次的复习巩固。语文学科当中的知识点需要学生不断的理解性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当中必须树立整体意识,将大单元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相融合,并依据单元特点设计相关作业,让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点的同时也能对旧的知识点进行巩固。
大单元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单元整体意识,而单元整体意识通俗的讲就是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大局观,能够传授新的知识点基础上对学生原本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将学生在学习当中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在学习当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可以说大单元教学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检验措施之一。
三、基于“教学评一致”下小学语文诗歌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构建学习组织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对象,也就是说,需要以学生的视角出发,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不断调整,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还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被统一的知识框架束缚。“教学评一致”要求教师更多的注重到教学的整体性,不断拓展教学活动,保障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爱国题材教学时,为了更加方便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后,将学生先以小组的形式对本单元进行讨论,教师加以补充说明,以此加深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文章内容透彻分析,理解其内涵,能够通过单元内容的学习,深究其背后的知识。这样一来本单元所蕴含的的精神内涵就潜移默化灌输给学生,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完成学习后学生能够从中找到人生目标,既能够掌握文章所讲内容,还能够提升语文素养。
(二)确定教学基本目标
大单元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更多的花费心血,在教学设计当中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和课堂任务,尤其是在教学初期要设立精准的教学目标,并且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对后续的教学任务展开研究。而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单元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相对应的任务,以此达到教学目标,层层深入,使得学生掌握单元学习内容,确保其教学的合理性,保障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又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教师可以提前翻看教材,在确立单元任务时就开始对学生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时先在课下进行预习,课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并且讨论自己所知道的“大自然的声音”,然后再开始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能投入到学习当中,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后续的课文中教师就可以围绕单元任务设计教学活动,比如《带刺的朋友》中让同学们先思考自己身边的“另类朋友”,重新定义“朋友”二字,在后续的习作当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出发,对身边的事物换个角度思考,并展开联想,以此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借此机会教师还能够向学生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然,感受自然。
(三)设计大单元学习任务
只有亲身经历的才能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教学活动并非是教师的专属,学生也可以同样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亲身经历学习任务,以便于对所学知识更深刻的了解。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同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向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要求学生从中提出教学内容,并且说出最优教学方法,以此引导学生更快投入到学习当中。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对每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获得满足感,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爱国主题的单元任务,要求学生对本单元所涉及的爱国思想进行提炼,同时融合自己的感悟,并且通过写作、朗读等方式将其中的学习感悟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容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又例如在进行古诗词单元的教学时,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的素材,找出这些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感受古诗魅力;
(三)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
教学评一体化使得教师更加重视教学的整体性,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教师更多的关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更加精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压力,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更多的自主时间,不但可以复习以往的知识,以此来巩固语文学习基础,同时还可以减少教学失误,能够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闲时间释放学习压力,从而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而教师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课程,如何在不影响学生的知识巩固同时也能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成为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借此机会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教学评一致”下要求教师在不同单元设计时,也需要做出相对应的改变,采用单元学习的方式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障后期教学进度的正常,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深度了解不同单元所表达的内容,明确主题,从中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的动物朋友”为例,许多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时大多数局限于常见的猫、狗等温和性动物,在后续的选取优秀作文时也会不自觉倾向于这些,但实际上这样只是无形中限制了评价内容,使得孩子们的想象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四年级的小学生对身边的生物大多数抱有好奇和试探的心理,他们不但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表达善意,对世间的一切都抱有极大的探究欲。因此教师可以不限制动物的种类,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编写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优化,是根据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形势进行的改革,为我国的教学理念提供新的思路,帮助教师提高其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在教学当中更好的传授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也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考试中能够将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而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梅娟.浅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构建[J].考试周刊,2018(23):43.
[2]杨霞.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优越性和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2017(35):39-40.
[3]王平山.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活动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8):13-14.
[4]俞慧春.“单元整合”式群文阅读“整”什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甘肃教育,2016(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