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与小学班级管理建设的实践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笑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园小学252100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小学班级进行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索,探讨了体育活动对小学班级管理建设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团结和互助,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凝聚力。同时,体育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班级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因此,将体育活动纳入小学班级管理建设中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

体育活动;小学班级;管理建设;合作;团结

正文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体育活动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因此,将体育活动与小学班级管理建设相结合,对于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的核心价值

(一)提升班级团结力,塑造积极的班级文化

班级体育活动不仅限于基本的健康维护和娱乐竞技,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这类活动强调团队合作、互动竞争,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规则,引导班级成员共同追求目标,超越个人利益,全身心投入以争取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协作与交流,优化人际关系,培养集体归属感。在班委的引导下,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被唤醒,共同的努力带来丰硕成果,让学生深刻理解到团队的力量。这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促使他们自我约束并提升,进而塑造出和谐积极的班级氛围,推动班级整体进步。

(二)激发竞争精神,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在学习阶段培养适应未来挑战的能力。班级体育活动作为竞争性强的平台,能营造出紧张且激励人心的环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体育比赛,学生在公平竞争中展示自我,锻炼心理素质,尤其在面临困境时,更能锻炼他们的心理韧性。这种经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应对规则,形成自我管理和约束,从而为班级秩序和整体发展做出贡献,实现班级的协同进步。

(三)透过体育锻炼塑造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活动的核心在于合作与挑战并存,而非单纯的竞争。它通过团队协作和个体竞技相结合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心理特质。比如,我将技能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设定团队任务,如接力赛中的失败者需完成额外的俯卧撑,以此让学生理解集体成功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毅力和抗挫精神。体育活动是情感沟通的桥梁,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共享体验,如在平衡木跳跃环节,我们鼓励学生面对挑战,培养他们的决断力和无畏精神,帮助他们克服恐惧,提升自我效能。为了强化学生的坚韧意志和耐力,我不仅参与其中,还会讲述长跑故事,引用运动铸就生命这样的理念,引导他们在艰难时刻坚持到底,实现自我超越。

针对青少年的毅力培养,我利用仰卧起坐作为选考项目的训练,强调初期的不适是为了收获更大的进步。学生们在每周的挑战中逐步提升,锻炼出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班主任通过设计富有创意的游戏性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中逐渐摆脱自卑和抑郁,提升心理健康。这些游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促进了他们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展现。

总结来说,体育活动不仅是锻炼身体的平台,更是心理成长的重要舞台,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塑造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提升学生的坚韧品质

体育锻炼向来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成就辉煌往往源于坚毅的精神和不屈的毅力。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可塑的关键阶段,体育教师应借此良机,通过教学实践培养他们的身心承受能力和坚忍精神,树立积极的价值观。这样,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将展现出主动性和责任感,如同坚实的基石,推动管理进程有序、严谨且高效。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规划课程内容时,需充分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既符合教学目标又适合他们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如适度的长跑、站军姿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耐力,还能磨炼他们的意志。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理解每个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各有不同。为了确保安全,教师应在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生长特性和适应度,以适宜的强度进行耐力训练。对于班级管理而言,拥有坚韧品质的学生无疑会成为教师工作的重要助力,推动班级管理更为顺畅和高效。

二、班级体育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策略探讨

(一)借助趣味性体育游戏培养团队精神与责任感

班级管理中,教师可巧妙地融入诸如寻宝接力团队拼图模拟盲人导航等富有挑战性的体育游戏。这些活动不仅让班委成员亲身参与,还要引导他们反思比赛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如团队合作和领导力。这样能强化班委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更珍视班级事务。此外,组织班级知识足球赛团队接力问答等活动,让学生在竞技中体验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协作,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鼓励课间集体活动,比如跳长绳比赛,每轮由不同小组轮流挑战,优秀团队可获得象征荣誉的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为了贯彻体质教育,可以结合学习内容,如组织数词跳绳游戏,边跳绳边复习数学口诀,寓教于乐。

(二)创新竞赛模式激发竞争精神与自我驱动能力

班级体育活动不应仅限于单一形式,而是需灵活运用各种项目,体现个性化教育。班主任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能力,设计多元化的体育竞赛,如团队接力、团队对抗游戏等,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在竞争中自我成长的能力。通过设立积分系统、规则和奖励机制,如田径接力、团队运动项目等,创造竞争激烈的环境,促使学生挖掘潜能,提升竞争热情。在设定规则时,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尊重他们的意见,确保比赛的公正,这有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推动民主班级文化的形成。例如团队精神,无论处于学习生涯的哪个阶段,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都是个人成长的关键要素。当每个学生内心深处拥有团结的力量,班级便会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整体力量,实现“1+1>2”的协同效应。教师在引导这样的集体中进行班级管理时,其效率和成效将显著提升。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来培育学生的团结精神,因为体育活动不仅是身体锻炼的过程,更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手段。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创新设计一堂课程,以传统的集体运动为基础,如拔河、接力赛,或者团队踢毽子、羽毛球比赛等。这些项目强调团队合作,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成为教师教育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组织过程中,可以灵活调整团队成员构成,以此深化他们对团队的理解,激发他们的荣誉感,鼓励他们为团队目标全力以赴。这样,具有团队意识的学生在日常管理中将更能与教师的期望相符,从而凸显小学体育课程在班级管理中的独特价值。

(三)通过定期推动校外活力体育项目,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效能

定期安排校外活力体育活动,对舒缓学生课堂压力,激活全身机能有显著效果。它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体质,降低学习压力,还能调节他们的情绪并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利用这些活动来优化管理质量与效率是一种有效策略。首先,学校应将户外阳光体育活动与学生的评价体系紧密相连,设计奖学金、资助计划甚至纳入学分奖励,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这样,他们能在参与中锻炼毅力和耐力,进而提高学业表现和身体健康。此外,寒暑假期间,可以组织各类户外活动营,如以融入自然、锻炼身心、阳光运动为主题的夏令营,包括无线电探索和登山探险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不仅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也充满了挑战性和成长空间。

结束语

通过对体育活动与小学班级管理建设的实践探索,本研究发现体育活动对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团结、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凝聚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升班级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议学校在班级管理建设中加强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加洪. 学校体育活动在完善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C].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1085-1088.

[2]沈静波,闫林.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班级管理影响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8,33(06):73-77.

[3]李宝丰.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健康体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研究[J].运动,2017(11):63-64.

[4]刘艳. 浅谈班主任指导班级体育活动策略[C]. .《西部体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21期).: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2011:113-115.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家长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04627)研究成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