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读思言”教学模型提升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效率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阙笑梅

​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364000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对推进和深入,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提升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效率,本文引入了“读思言”教学模型,旨在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表达三个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

“读思言”模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效率

正文


在以往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更关注必考阅读知识的讲述,未能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含义,难以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策略开展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助力学生发展进步。“读思言”模式注重阅读、思考和表达三个环节的融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不但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文章内涵,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笔者在近两年的读思言课题教学实践后发现,“读思言”教学模型可操作、可模仿,可改变教师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原先只听不思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进一步推广发展

一、“读思言”教学模型的内涵

“读思言”教学模型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简单来说,“读思言”就是阅读、思考、言语三个环节,在阅读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获取信息,理解文章内涵;在思考环节,学生需要阅读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思考文章并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言语环节,学生组需要将自己的阅读看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与他人进行分享和讨论。阅读环节是思考环节的基础,而思考环节又是阅读环节的深化,言语环节则是整合了阅读与思考环节,如此来看,三个环节之间紧密相连,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除此之外,“读思言”教学模型还注重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与表达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文章阅读,将自己的阅读看法表达出来。

深入研究“读思言”教学模型可以发现:阅读环节是该教学模型的起始,以持续性、常态化、虚实性为主要教学原则,且分为导读、默读、朗读三个小环节;思考环节是该教学模型的发展,以思考、探究、交流三个小环节为主,主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所学文本,产生自己对文本的认知与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采用问题诱思、对话互动、认知冲突等策略。言语环节主要包括说、写、评三个小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支架、言语生成、评价反馈等策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加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认知理解,助力学生发展进步。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理念以及固有教学思维的影响,现阶段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多采用口头讲述必考知识、为学生分享阅读文本内涵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文本,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部分英语教师虽然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阅读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下滑,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与阅读能力。

其次,在以往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愿意为学生分享讲述阅读文本中的必考知识与基础内容,对于文章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以及人文精神等内容未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而且,教师也未能提供给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探究文本内容的机会,导致阅读课堂教学成效下滑。除此之外,教师也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全新教育理念开展阅读文本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中能够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内容,导致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最后,教师对课堂思考以及学生分享的环节设计不够合理。思考和言语作为“读思言”教学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会精心设计课堂思考以及学生分享的环节。比如,英语教师仅会向学生灌输知识,未能给予学生自主思考阅读文本,理解阅读内涵的机会,而且,部分英语教师未能充分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认知特点,导致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看法的意愿较差,无法发挥阅读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

三、合理运用“读思言”教学模型提升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阅读环节的教学策略

1. 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

合适的阅读文本是应用“读思言”教学模型开展阅读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情况,选择内涵丰富,教育意义十足的阅读文本。全新编撰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内容丰富的阅读文办,对此,英语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教材,选择出适宜应用“读思言”教学模型的阅读文本。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nit 3的阅读文本“Climate change requires the world's attention”为例,经过教师深入地研读后发现,本篇文章与人与自然主题有着密切的关联,是一片关于介绍气候变化的文章,其中包括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气候变暖现象的关注,还能培养学生低碳生活、爱护环境的优良品质。应用“读思言”教学模型首先,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阅读水平(高中生的阅读语速60-80/分钟)给足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阅读。其次,在“思”的环节,教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理清本篇文章的结构以及写作方法。在此环节还可借机开展一系列“思”的活动,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感。比如,本篇文章前两段为学生展示了气温走势图以及北极熊的死亡案例,引出了文章的主旨“气候变暖”,第三段则大致说明了气候变暖现象的原因,第四段则为学生分析了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后一段则展示了应对气候变暖的具体措施。教师可以按照段落之间的关联以及各段落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篇文章。除此之外,本篇文章还运用了设问、举例子等一系列写作手法,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基于文本结构、文章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设定如下活动目标:能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并总结文章主旨,将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分享出来,说说引发气候变暖的原因,后果以及怎样解决气候变暖现象。通过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为“读思言”教学模型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2. 设计多样化阅读活动

阅读作为“读思言”教学模型的基础环节,阅读环节的成效直接决定着“读思言”教学模型在阅读课堂的应用成效。对此,教师需要结合“读思言”教学模型的内涵,为学生设计多样化阅读活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计导读、默读、朗读三个阅读活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文本,为学生开展思考提供帮助。

首先是导读环节,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北极熊的图片与视频,以及近几年气候不断上升变暖的新闻、生活案例等,随后,教师可以布置问题:导致北极熊出现困境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几年气候不断变暖?通过信息技术的展示以及为学生布置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大致理解本篇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除此之外,通过新闻与实际案例,能够引导学生探究气候不断变暖的原因,锻炼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综合能力,引发学生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思考,为接下来思考环节以及言语环节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是默读环节,在导读结束后,英语教师便可将课堂的主动权交托给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文章阅读。在学生默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明确文本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及如何应对该现象”的主旨,便于学生开展默读,理解文本大意,理清文章结构。另外,在默读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等,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是朗读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章理解。通过朗读,教师不但能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通过设计多样化阅读活动,切实提升阅读课堂教学成效。

(二)思考环节的教学策略

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思考环节,教师应当根据阅读文本为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阅读文办。在提出问题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以及文本内容,确保所布置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回答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名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及实际学习能力,并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上传到电子表格中,结合电子表格的内容设计阅读问题。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关于文章结构与内涵的题目。“尝试将文章分为四部分,并说明文章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尝试用一个关键词进行文章概括。”通过布置关于文章结构与内涵的题目,能够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更好地掌握文章。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各部分关键词,为学生提出更加细节的问题,便于学生更好地探究文章主题与文章内涵。比如“根据文章各部分的关键词,你能否说说各部分的细节内容,包括北极熊死亡的原因、气候变化的原因、政府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有哪些、个人可以采取怎样的方案解决气候变暖现象等问题。”如此一来,不但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还能提升阅读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最后,英语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中留出二十分钟的时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当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时,教师首先需要肯定学生的回答积极性,并点评学生的问题观点。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提高阅读成效。

2.组织小组讨论

在应用“读思言”教学模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通过小组讨论,不仅能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还能提升学生阅读的有效性,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阅读环节的表现情况、以往课堂的学习情况、课后作业完成度等,将全班学生分为均匀的思考小组,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文章,深入思考文章。除此之外,在划分小组时,教师还需要秉承“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理念,确保学生能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分组结束后,教师便可为学生布置思考任务,为学生深入思考文章指明方向。比如,任务1: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探究文章的内涵。任务2:说说作者如何让文章更具说服力,达到说服读者关注气候变暖的目的。任务3:在文章阅读结束后,你有什么想法,要做出怎样的行动解决气候变暖现象。任务布置完毕后,教师便可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文章,深入思考文章。在小组学生思考文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一小组的学习思考进展,帮助小组学生解决思考中出现的困惑。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小组学生互动帮助,在小组中分享自己关于任务的看法,并将看法进行汇总。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思考效率。

(三)言语环节的教学策略

1. 引导学生小组展示

在开展言语环节时,教师需要结合思考环节中的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展示出来,充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小组长带领小组学生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总,并由小组长作为代表上台分享讨论结果。比如,A组组长:“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为引导人们关注气候变暖现象。作者通过举例子、设问等手法,突出了气候变暖的影响,引导读者关注气候变暖。最后,我认为需要节约资源、绿色低碳生活。”每名小组长展示讨论结果的环节,教师需要适当点评各小组长的讨论结果,并引导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2.组织写作训练

除了引导学生小组展示外,教师还需要在阅读结束后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文本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何践行低碳生活,应对气候变暖现象”的作文题目,鼓励学生结合本篇文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展写作,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另外,教师还需要利用多媒体,将每名学生的创作成果展示出来,点评学生的写作,引导其他学生学习优秀作文的写作。通过组织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结语:

本文通过对读思言教学模型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该模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课堂的效率。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积极应用读思言教学模型,通过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设计多样化阅读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小组展示组织写作训练等策略,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助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鑫. 基于读思言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J]. 校园英语, 2024, (15): 60-62.

[2]郑敏娜. 基于读思言立学树人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七Unit 4 Reading for writing部分内容为例 [J]. 校园英语, 2022, (20): 121-123.

[3]陈巧真. “读思言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学生英语, 2021, (46): 9.

[4]谢燕华. 提升思维品质的读思言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2019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5 Reading and Thinking为例 [J]. 名师在线, 2021, (20): 71-72.

[5]乐园. “读思言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J]. 校园英语, 2019, (29): 88-89.

 

此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英语读思言课堂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FJJKZX22-452)的研究成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