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估指南》下师幼互动的实践探索——以幼儿园小班蝴蝶课程为例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孙蓉

泰州市幼儿园易居城分园

摘要

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之间沟通、交流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课程素材的重要来源,也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活动中偶发的教育契机,搭建与幼儿互动平台,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助推课程实施。蝴蝶是小朋友们最感兴趣的昆虫之一,在他们的眼中是美丽的化生,本文以“蝴蝶之死”为导入,记录了幼儿在探寻蝴蝶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以《保育教育评估指南》为依托,通过“蝴蝶的家在哪里”、“蝴蝶翅膀的秘密”两个线索,呈现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对“师幼互动”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师幼互动;课程实施;实践探索

正文


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师幼互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词,随着《评估指南》的颁布,游戏和师幼互动的价值被再度重视,教师要清晰认知师幼之间的良性互动给幼儿健康成长带来的积极影响,教师应在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同时强调深度学习的重要性,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户外游戏时,一幼儿不小心用球砸中了一只蝴蝶,造成了蝴蝶的死亡,“蝴蝶之死”引发了小朋友之间激烈的争吵,孩子们有关蝴蝶的争吵和谈论引发了我的思考:孩子们关于蝴蝶的争吵和谈论引发了我的思考,蝴蝶的死激发了孩子们的保护欲望,还涉及到一个关于生命的话题,而蝴蝶虽小,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素材。《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中也提到:教师要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情境,所以当孩子们为蝴蝶争论的时候,我头脑中就出现以上几个关键词,我用片刻时间思考并做好了与孩子们互动的准备。顺应着孩子们的兴趣,我们与蝴蝶的故事就此拉开了帷幕。

一、抓住教育契机,启发幼儿思考

线索一:蝴蝶,你的家在哪里呢?

【幼儿园里找一找】

刚才还在争论的孩子,听到书恒的话,纷纷站起来,孩子们顺着书恒手指的方向,抱着皮球边跑边喊:“蝴蝶、蝴蝶,你在哪里?”宋奕辰盯着地上的白色说道:“这是蝴蝶拉的粑粑。”孩子们继续在墙角寻找,可是没有发现蝴蝶的踪迹,几个孩子站在树下不停地寻找,边找边大声喊着:“蝴蝶、蝴蝶。”梓萌对佳妮说:“它应该藏到树上了,应该在树上。”说完还朝树上看了一眼,佳妮听完大喊道:“蝴蝶、蝴蝶。”梓萌赶紧拉住她,并把手指放在嘴边做嘘状,说道:“你不要把它吵醒,它会飞走的?”这时千惜跑过来,对着我的手机镜头说:“蝴蝶死掉了,就不会生活在我们地球,因为它会给我们生产蜜。”说完,她也跑开了,继续在幼儿园里找寻着蝴蝶。                   

找了一圈,喊了一圈,却没有找到蝴蝶。回到教室后,孩子们把自己的猜测画了出来。

10.28 吴健祥

这是一个亭子,这里有一辆车子,这里还有一个牌子,然后蝴蝶从这里飞过去了,到了幼儿园,小朋友在中间玩球,有一个小朋友把蝴蝶踩死了,这里是蝴蝶的家,它住在里面的洞里。

10.28 曹思甜  它躲在洞里面

10.28  唐梓曦 蝴蝶住在叶子上。

10.28  王汐灵   有很多洞,蝴蝶就在这里。

10.28 窦佳悦  蝴蝶刚刚死掉了,我画了很多大花,给蜜蜂的。蝴蝶的眼睛更小了,蝴蝶也住在花上,点点是蝴蝶身上的花纹。

10.28  孙宇轩  蝴蝶在树叶家里,我的瓶子里,它可能躲在花丛里。

 

(图1、2幼儿表征)

孩子们猜测蝴蝶的家可能在花丛里、在洞里,还有可能藏在树叶上。下午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还在坚持不懈地找蝴蝶,他们到树丛中、花坛里、操场的洞洞里去找蝴蝶,可是,找了一圈仍然没有找到蝴蝶,孩子们不禁疑惑: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为什么我们到处都找不到它们?

【和家长一起去找】

在学校里,孩子们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带着对蝴蝶的浓厚兴趣,这个活动一直延续到家里,在少部分家长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

真实的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家长们利用周末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去小区、公园、小树林里去寻找蝴蝶,还搜集了一些关于蝴蝶的资料。

根据孩子们带来的调查,我们进行了一些梳理:蝴蝶的家是不固定的,他们会住在树堆里、树叶下、洞穴里、阁楼里或者温暖的室内,蝴蝶喜欢温暖的地方,有些蝴蝶甚至还会冬眠,还有些蝴蝶还会进行季节性迁徙。

 

(图3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的调查表)

【我们找到蝴蝶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与白蝴蝶告别的第二个星期,我们在中楼骑行区、班级建构区两处发现了蝴蝶。

我追问道:“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弈秋大声说道:“他一定是躲在这里的,外面太冷了。”其他孩子也附和道:“他现在想飞出去找妈妈。”“里面很暖和,它躲在这里睡觉的。”

从孩子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建立了对蝴蝶的初步认知,知道蝴蝶喜欢生活在温暖的地方,上周气温骤降,孩子们找寻许久都没有发现一只蝴蝶,而这几天的温度开始回升,室内温度相比室外温暖,也恰好在此时我们发现了两只蝴蝶,这只蝴蝶的出现恰好验证了温度对蝴蝶的影响,孩子们也在观察和探寻中加深了对蝴蝶生活环境的认知。

【教师的思考】——在“实践”中发现原因,以关键经验助推

孩子对蝴蝶的热情高涨,可是在孩子们找寻蝴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孩子对于蝴蝶的认知很局限。幼儿早期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他们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自发地或在成人的引导下习得知识、获得经验的过程。蝴蝶是孩子身边的真实实物,是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所以在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下,家长们也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倾听等一系列活动,加深了幼儿对蝴蝶生活经验的认知。

二、有效师幼互动,助推课程实践

线索二:蝴蝶翅膀的秘密

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顺应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在图书区投放了关于蝴蝶的绘本,科学区投放了蝴蝶标本的游戏材料。孩子们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萌发了更多有趣的想法,在观察、一对一倾听中我读取到一些关键信息,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到蝴蝶翅膀上的颜色和花纹,表征内容也越来

越丰富。

【蝴蝶翅膀上的花纹】

蝴蝶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蝴蝶的翅膀颜色、花纹也不一样,那蝴蝶的翅膀为什么这么漂亮呢?我提出了疑问。

   

(图4幼儿关注到蝴蝶翅膀上的花纹)   (图5教师开展有关蝴蝶的活动)

带着疑问,我们共同观看了米粒百科,通过米粒百科孩子了解到,蝴蝶翅膀上有很多粉末状的小鳞片,是鳞片里的色素让蝴蝶的翅膀看起来这么美丽。蝴蝶翅膀上的鳞片很容易脱落,如果蝴蝶不小心撞到了蜘蛛网上,翅膀上的鳞片会在挣扎中脱落,从而帮助蝴蝶逃脱蜘蛛网。在下雨天,蝴蝶会把自己的翅膀收起来,倒挂在树叶下,因为翅膀上的鳞片是防水的,就像一件小雨衣。

原来漂亮的翅膀还有很多了不起的作用。

图书区里,孩子们惊讶地发现,自然界里有很多动物会吃蝴蝶,比如饥饿的猴子、老鼠、鸟儿、蜥蜴等,他们都会把蝴蝶作为自己的食物。那蝴蝶要怎么保护自己呢?

这个时候,翅膀上的花纹就起到作用啦,有些蝴蝶会把自己藏在周围的环境中,比如枯叶蝶,血漪蛱蝶;有些蝴蝶的翅膀上长着像眼睛一样的圆点,这种眼状的圆点能吓跑敌人,比如:鹿眼蛱蝶、猫头鹰环蝶。看到这里,孩子们长吁一口气。

【蝴蝶翅膀的对称】

 在一对一倾听活动中,佩琪指着自己画的小蝴蝶说道:“蝴蝶两边的翅膀是一样的,我喜欢橙色的小蝴蝶。”建祥说:“我知道蝴蝶的左右翅膀是对称的,这样它才能够平衡,就可以飞。”“对称”这个词引起了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什么是对称?除了蝴蝶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对称有什么作用呢?

考虑到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顺应孩子们的兴趣,深入探究对称的秘密,让他们在体验中加深对“对称”的理解。

生活中的对称在哪里?了解蝴蝶的翅膀是左右对称之后,孩子们对身边的对称现象来了兴致,于是,我们看到了:幼儿园的窗子是对称的,家里的柜子门是对称的、我的小剪刀、兔子耳朵都是对称的、我们的身体也是对称的。通过观察、探索、记录,孩子们画下了“对称”的奇思妙想。

 

(图6幼儿关于对称的奇思妙想)

对称有什么作用呢?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了讨论,许果说:“飞机的翅膀要两边对称才能保持平衡。”惜惜说:“汽车对称才可以开得稳。”“对称的才好看呀。”陈铭汐说。孩子们在对比、探索中了解到,蝴蝶也是一样的,他们的翅膀很宽大,之所以对称一方面是美观,另一方面是为了在飞行中,让身体保持平衡,不易掉落。

【教师的思考】——在实践中有效互动,助推幼儿实践中深度学习

有了帮蝴蝶找家的经验后,孩子们对于蝴蝶的热情并不减,为了让幼儿保持对蝴蝶的兴趣,教师采取了隐性支持的方式,比如材料支持:在图书区摆放关于蝴蝶的书,在探索区投放蝴蝶标本材料,在幼儿疑惑时及时倾听与回应等。同伴间的思维碰撞也有助于幼儿个体经验转化问群体经验,当个别孩子发现蝴蝶翅膀上花纹的作用时,教师追随幼儿视角,支持幼儿深度学习,在体验中加深幼儿对自我保护、“对称”的理解。

我们与蝴蝶的故事还在继续,蝴蝶又将引发孩子们怎样的探究活动呢?让我们细心观察、认真倾听、拭目以待……

【课程实施中,有关师幼互动,教师的思与感】

1.挖掘闪光点,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

有效的师幼互动是双向支持的,教师与幼儿互动才能随幼儿而动。在探寻蝴蝶秘密的时候,通过解读幼儿的需要,支持幼儿去追寻、探索,并在发现中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比如通过一只小蝴蝶的死,我们了解蝴蝶的生活环境、蝴蝶翅膀的对称以及蝴蝶如何通过翅膀来实现自我保护等等。我们一起研究蝴蝶的秘密,我很庆幸这一次我慢下来,关注到了幼儿以及他们喜欢的事情,并用心与幼儿对话。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

对话是师幼之间平等、尊重、关爱的心灵沟通。要想实现有力的师幼互动,教师要寻找机会与幼儿建立联系,需要观察幼儿正在想、正在做的事情,从他们的立场出发思考问题,与他们产生共鸣,不仅孩子们能从中获得积极的学习动力,我们也能从中积累教育经验。 开展蝴蝶这个课程,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不光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掌握通识性的知识,比如蝴蝶会冬眠,蝴蝶会迁徙等。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的问题走向,当孩子们出现很多兴趣点的时候,我们如何去提取有价值的点、如何去取舍,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与幼儿在互动中解决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的个人专业素质包括倾听和观察能力,还拉进了与幼儿之间的距离。

3.把握教育契机,拓展幼儿学习。

     观察和倾听是进行师幼互动的前提,等待和宽容是互动中应有的态度。在师生建立了稳定、相对信任的关系后,幼儿也会感到舒适和安心,也愿意展开探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孩子们了解到蝴蝶喜欢温暖的环境后,在又找到蝴蝶时,教师适时发问:“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孩子们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之前习得的经验,蝴蝶喜欢温暖的环境。教师把幼儿学习到的新东西和他们已经做和思考的东西联系起来,让幼儿的学习更有意义,从而拓展了幼儿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季黄聪.《评估指南》背景下建构游戏中师幼互动的在思考[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1(05):86.

2.季逍遥.关于幼儿教学中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3):53.

3.徐子鸣.浅谈促进幼儿自主游戏中深度学习的师幼互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2):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