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场域”的“教学评一体化”的中职语文课堂构建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方亮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 215600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中职院校也应该紧随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融入“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开启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活动的新篇章。基于学习场域的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我们要理性认识和理解学习场域的概念,以深入挖掘、立足学情等方式探索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只有将中职语文课堂建立在学习场域的基础上,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语文学科的理论知识,拓展语文学科的学习思维。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角度出发,对于学习场域视角下中职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中职院校;语文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学习场域

正文


引言: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求将教师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表现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展开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若能有效实施这一教学理念,则能搭建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平台,推动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共同提高。就教育领域改革的理念中不难看出,广大中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实例,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水平,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培养出源源不断地技能型人才。基于此,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应该深入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中职院校教育活动的内容。

一、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尚存在偏差

中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其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中职院校的语文学科教学也应该紧随国家教育领域改革风向标的指引,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深度剖析教育新理念的精神内核,并将其加以贯彻和落实。但是,就当前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而言,受制于过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仍然采用过往经验式教学的方法,而甚少理解新教学理念的内涵和外延。部分中年教师由于学习新事物的过程较慢,因此在将教学新理念融于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同时,青年教师更应该把握新理念的内涵,投入教学的热情,并在教学中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师亦是如此,只有在新型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完善教学知识架构,才能在教学活动中锻炼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存在不足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类学科,其饱含着丰富的育人理念。因此,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应该以充满动态生成的能量为学生呈现出鲜活生动的课堂。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地位,将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作为最终的教学追求,以课前预设的教学流程作为语文教学活动推进的重要参照[1]。部分教师只是进行简单的知识输出,而很少将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目标。这样僵化的教学现状不仅忽视了学习场域背景下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还忽视了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体化,使得中职语文教学演变称为了在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借助教学课件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要求。这种现状使得语文课堂只有预设,没有动态生成,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丧失探究语文知识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评价环节的全过程落实尚存在欠缺

从实质上来看,中职语文课堂需要师生双方的积极参与和深度互动,属于目标明确、规划周密的教学活动。基于此,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位,对班级内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有全面把握,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出发点,选择相匹配的评价方式。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呈现出了单一化的现象,以教师评价为主、仅强调课堂评价、忽视课前以及课后评价的问题较为突出,这种评价体系的片面化使得当前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环节的全过程落实尚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和不足。

二、基于“学习场域”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构建策略分析

     “学习场域”既是教学方法又是教学原则。基于“学习场域”的背景下理解中职语文教学评的一体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场域”概念提升到课堂情境的全新高度,并将其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二是强调在“场域”活动中,主体(教师和学生)与客体(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可以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课堂。从整体层面来看,“学习场域”由两大要素构成:一是语言性要素,要求在中职院校的语文课堂上充分的建立其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机制,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2]。二是现场性要素,主要以课堂情景化的方式为语文教学提供有效模式。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基于“学习场域”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创造条件,其有效的课堂构建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深入探究,实现语文教材内容与知识体系的“教学评一体化”

在构建“学习场域”前,中职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传统教学观念的不足,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新型教学理念摆在首要位置,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推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形成。在实践中应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讲演、引导、训练和重复讲授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世界的奥妙之所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思考时间和学习机会,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调动其积极性。然后,确定恰当的时间节点,对旧知以及课堂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回顾,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学习场域下课堂情景化构建的理论,为学生搭建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并结合所学内容以及重难点知识,创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探索,使其明确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复杂概念等,并以此拓展学生的学习宽度,力求把问题扩展到新领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3]。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语文课堂上简单的字词句段篇,还能够让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学科的文本内容和思想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作用。

(二) 基于学生实际,打造多样化、实践性强的学习空间

在教学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决定了预期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要在语文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构建多元化、技能化的学习场域,教师首先便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后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捕捉学生积极性的学习动态,构建动态的学情地图。例如,在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于“示范+练习”的方式,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探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最终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教师还可以通过“走出课堂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在此教学方法的应用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具体特点,以访名家、旅胜地、品文化的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的锻炼。

(三) 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中职院校语文教师而言,其应明确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所在,并围绕教学目标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片面式的评价方法。同时,教师应以阶段性、过程性等原则为指导,开展教学评价,而不能将教学的重心仅仅聚焦于学生的卷面成绩之上。在教学活动的推进过程中,语文教师更应该具体观察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价值观念得到正确的塑造。同时,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并通过观察其在小组中的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展开综合性评价总而言之,在教学评一体化落实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日常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的整理与分类,并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给出评价,并积极与班内学生展开沟通和交流,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评,以使教学成效评价更全面、更具参考性。

结语:教学评一体化作为当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学习场域的理念下应用此教学方式,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创新和亮点,这与当前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目标是深度契合的。对于中职语文课堂“学习场域”的探索,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模式下推进,能够打造出更加优质的语文课堂,释放语文教学的活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深度剖析、拓展以及立足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等方式,让中职语文教学的体系得到完善化的建立,促进中职院校语文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永雷.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应用策略探究[J].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2023(04):74-75.

[2] 刘蕊.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职业,2023(12):56-59.

[3] 班晓璇.基于课程思政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探微[J].大众文艺,2023(04):169-171.

[4] 陈永平,冯燕芳.技术赋能的高职教学资源质量:场域学习、空间资源与教学设计[J].职教论坛,2023,39(06):54-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