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举措的优化发展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晓雯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银井小学 山东 枣庄 277321

摘要

小学是开展艺术启蒙、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像音乐和美术这类美育学科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小学音乐教学主要采取听、唱、视还有动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小学音乐教师要意识到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尚处于启蒙起步阶段,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本目标,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教学举措

正文


素质教育背景下,每一门学科都要承担起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举措,贯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目标,对促进学生发展有一定帮助。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还有理解文化这三个方面[1]。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积极组织多样化的音乐体验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帮助学生在开展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加强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下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重视程度不够

因为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所以像体育、美术、音乐等所谓的副科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是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这些学科受重视程度远远不足。因为不够重视,所以就会造成音乐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学时间零散稀少、没有机会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供学生体验等各种问题,这些因为重视不够而衍生出来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效果。

(二)忽略教学根本目标

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无论是哪一门学科,教师都要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目标。但就目前教学来看,部分音乐教师只考虑到了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乐理这一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再加上教师没能将学生学习特点和音乐这门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所以就会导致教学手段效果不佳、学生无法适应的问题。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举措的优化策略

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音乐教学目标之一,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功能,让学生的心灵和灵魂得到慰藉[2]。小学音乐教师要明确目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够重视、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优化教学策略,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树立起良好的核心素养。

(一)以学生为教学中心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就需要紧紧围绕学生开展教学,音乐教师要积极贯彻学生才是教学主体这一教学理念,把握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教育改革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发生了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同时教学评价也要遵守“重视过程,实现发展”的原则。在过去的音乐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一昧地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流程和要求开展学习,这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为了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学习要求,为学生创造更多表达自我感受的机会。

(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1、设计游戏,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性格活泼,单一的纯讲解式课堂会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像音乐这种非常看中个人体验的学科来说,一旦学生丧失兴趣,那么教学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从小学生性格特点出发,根据他们喜欢玩游戏这个特点将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游戏教学以多样化的游戏为载体,教师根据学生的喜好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收获音乐知识,实现在“玩中学,学中玩。”

在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有一个单元就是专门以音乐游戏为主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且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找朋友》的歌曲,然后让学生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当教师给学生示范“找朋友”这个游戏的玩法后,教师就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玩一玩这个游戏。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个游戏的乐趣,会十分投入。在游戏结束后教师正式开展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教学,向学生演唱《躲猫猫》这首歌曲,让学生能够感受苗族音乐风格及韵律,感受民族音乐的美感,丰富自己的视野。游戏的加入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有趣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学生们可以通过亲身参与游戏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对接下来教师要教学的内容也会产生更多的好奇心,这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

2、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感受乐理

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同时这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更是让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3]。以多媒体为例,这种教学工具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这种工具来为学生呈现一些和歌曲内容相关的画面,以及一些动态的音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视觉和听觉上的体验。

比如说就拿《龙咚锵》这首歌来说,这首歌是一首带有节日氛围的歌曲,和春节息息相关,同学们要学会使用学会堂鼓、小钹、木鱼的基本演奏方法,并且还要做到用欢快的情绪演奏并演唱歌曲。很多学生在看到歌词的时候会感到有一些奇怪,不太明白这首歌的内容。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首名为《新年好》的歌曲,同时给学生播放和歌曲相关的视频。视频中出现了大量的不同地区庆祝新年的不同风俗。有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饺子,有热热闹闹的集市,还有正在表演的舞龙......这些生动的画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让小学生们了解了更多传统文化习俗的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一定帮助。这首歌的学习有一个重点,即要让学生认识四分休止符。

3.开展合作学习,提升学习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能力,例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等[4]。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就需要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演唱的过程中学会和别人合作,让学生树立起和别人合作完成任务的意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唱,并且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鼓励班级学生大胆地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这样既能让学生快速掌握音乐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能力。

例如《号手和鼓手》这一章就是很好的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材料。教师需要让学生们能够用队鼓、大小镲演奏《出旗曲》曲谱,要让学生在敲会各声部的同时和对号默契配合,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团队合作精神。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们观看鼓号表演视频,向大家讲解鼓号队的组成,告诉学生们鼓号队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等到学生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以后,就将全班同学划分成四组,让每组学生各自练习自己的乐器,练习结束以后各个小组在教师的带领下配合演奏,完成合奏。这样一节课,可以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除了掌握号和鼓相关的乐器知识以外,每位学生都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尝试着和其他人进行合作,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能有所发展。

(三)健全课程评价体系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教学除了需要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以外,教师还要不断改进课程评价体系。过去的音乐教学评价比较单一,对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没有太大帮助。所以为了迎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教师的课程评价也要从核心素养出发,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评价对自己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这样学生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迎合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教学评价不应该以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教师还要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在音乐课堂上的创造力等内容都纳入考虑。开展综合性的评价,才可以了解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没有获得提升。

(四)完善音乐教学设备和器材

很多小学音乐教师课堂上能够使用的音乐设备和器材是有限的,硬件不足对教师教学会有一定影响[5]。音乐教学光靠书本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一些道具辅助教学。所以学校应该根据音乐老师的需求为教师准备一些必要的教学材料,教师要实现这些音乐器材的最大化利用,让学生在上音乐课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结束语: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教师要认识到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目标不清楚等问题,在清楚这些问题以后,要及时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其次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等,然后是教师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最后是要完善教学设备和器材保证教学效率。通过这些手段,学生才能在音乐教学中也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教师教学的质量才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鲁昊林.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文化理解[J].漫画月刊,2022(Z2):30-31.

[2]黎翠当.试论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J].新课程,2021(46):41.

[3]陈泓霖.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文化理解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1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