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养小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的教学方法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于晶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肖桥小学 山东 枣庄 277321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内素质教育的改革与渗透,小学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已成为小学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有效确保学生学习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关键。根据当前的小学音乐新课标,其音乐素养主要都集中在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对学习音乐的态度以及在学习期间所收获的审美体验等。为了有效落实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小学教师理应对音乐学科素养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且还要对当前的教学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并积极探索和寻找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

培养;小学生;音乐学科素养;教学方法

正文


引言

音乐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音乐时,通过对音乐进行聆听和感悟后有效形成的个人感知以及对音乐的欣赏。然而教师在有效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期间,除了要教会学生唱歌以外,还要从音乐教材中的实际内容入手,详细分析音乐教材中的作品,并予以学生看待音乐的不同角度,使得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悟以及提升对音乐的理解,从而全面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大幅度提升。

一、音乐学科素养的概述

(一)概念

音乐学科素养是新课程改革期间提出的一种新教学理念,主要指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效形成了适应社会发展以及学生自身发展必须具备的品格及关键性能力。然而音乐作为一种声音上的艺术形式,它既能有效舒缓人们的心情与内心的压力还能向人们传递内在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对净化人们的心灵和有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学科素养的视角下,小学音乐教学除了要对学生传授一些音乐上的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还需要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审美体验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从而使得学生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

(二)音乐学科素养的特征

第一,综合性,音乐学科素养主要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能力以及音乐思维的有效组成,其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且还无法分割,为此这也体现出音乐素养的综合性特征。第二,发展性,音乐学科素养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具备的,而是需要人们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努力才能获取。但每个人也会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人生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且还会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学科素养水平,同时也是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立足于社会,并充分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按部就班地完善发展小学的音乐学科素养,从而使得学生自身的情感、学习态度以及思想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传统

受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针对语文、数学以及英语等学科进行着重培养,虽然课程表设立了音乐课程,但教师学生的音乐教育依旧缺乏重视,而音乐课的次数也比较少,同时此课程也不在期末考试的范围内。由此得知,音乐课程在所有科目中的重要性微不足道另外,在以往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最普遍的方式就是老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就会忽略学生的学习趣味性,且还会使得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失去兴趣,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应重视因材施教,从而体现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性。然而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学科素养的必要性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深受约束,其就会在有效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期间仍旧存在诸多的问题,且还无法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的最终目的。

(二)教师尚未意识到音乐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教师学生学习生涯中的灵魂所在,而且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自身行为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目前,有部分教师在小学教学期间尚未意识到音乐学科素养的重要性,依据采用以往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所以,他们对小学音乐素养的培养并不重视,只负责教学生唱歌,不负责教学生欣赏歌曲,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必须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扬弃传统的教育方法,并及改进和优化自身的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

(三)学生缺乏积极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极其重要,如果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的兴趣,即使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以及课堂内容十分精彩,也很难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要明确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喜欢玩游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的精神,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养小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知识,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教材中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知识塑造,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有关教学活动的同时也要进行积极探。例如:在讲解《音乐知识 附点四分音符》这一节课时,教师要确保本节课的教学训练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以及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点的综合认知和掌握。然而在教学活动中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并通过音乐知识点的教学训练,来有效督促学生尽快完成音乐知识教学的综合训练。音乐知识中的音符和音阶是音乐中的重点,只有学生认识音符和音节之后,才能有效把握音乐知识。此外,音乐中的音符和音节是解读音乐的关键,在教学期间不仅要让学生使用音节和音符,且还要让学生学会深入挖掘音乐知识中音节和音符的利用。比如:学生可以用音符来进行数字密码小游戏,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音乐知识,以此解读出音符背后的数字密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此类知识,教师可以进行深入探索和挖掘,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且还能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深入理解。

(二)及时开展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审美观的教育,并督促学生完成音乐审美训练

音乐具有高低美丑之分的重要特点,而艺术也需要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因为这是艺术最重要的价值内涵,而且也是一直被大家予以附加价值的关键原因之一。美妙的音乐可以舒缓人们内心的压力以及熏陶人们的情感,而且也能更进一步的提升个人认知与价值观上的塑造。因此在开展有关教育活动时,必须要针对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教学训练,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活动,以此使得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综合学习的效率。例如: 在学习“丰收欢乐而归”时,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教育活动中为学生展示本节课知识点中的内容,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时开展有关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显得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还应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塑造较好的音乐知识体系,可以有效确保小学生能尽快完成音乐知识的综合性实践。然而在教育活动中,让小学生明确了解实际生活中必须要秉持的基本态度,并在教育中有效提升学生对实际生活中所做事情的认知。基于此种教育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成长,且还能帮助学生尽早完成树立三观的任务。

(三)增强音乐基础性知识教学,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就需要教师不断增强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并让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音乐基础知识,从而为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提供音乐知识基础。然而在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增强五线谱和音乐简谱的教学,使得学生理解和认识音符并熟练掌握音符的时长。例如:在进行音符的认识和记忆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学习完成之后,教师采用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进行巩固和加深记忆,在十分活跃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也逐渐变得活跃,且还高效率的完成了音符的学习。另外,教师给学生教学音符的时长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拍手或者是跺脚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加深学生的学习感受以及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还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以及音乐学科素养。

(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有效培养音乐学科素养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还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倾听和感受音乐,并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情境中进行倾听和思考,并深刻理解音乐的内涵,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重视,使得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并有效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潘静月.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J]. 世纪之星—小学版, 2021(10):2.

[2]张静.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探究[J]. 成功:上, 2021(12):3.

[3]杨翠云. 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J]. 幸福生活指南, 2020(1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