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概念——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的小学科学生命世界概念教学的策略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艳艳

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第一小学校 132200

摘要

教育改革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小学科学阶段科学对学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为了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教师需要在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根据学生在不同年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对于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内容,三四年级可以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兴趣,五六年级则利用学生收集能力,将科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推动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认识世界。


关键词

学习进阶理论;小学;科学教学

正文


引言:小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较弱,科学学科对于学生探索世界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在课堂中学生可以理解生命起源和奥秘,利用教材内容让学生对世界产生正确认知。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教师需要用学生可理解内容帮助学生对世界产生认识,对于不同阶段学生,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构建科学知识体系,推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但在当前教学中,教师没有注重将各个阶段内容进行连接,学生无法有效对科学内容进行系统连接,科学内容无法对推动学生成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教育改革影响下,注重培育学生综合素养,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阶段教师需要保证整个教学体系是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在螺旋式、进阶式学习中逐渐对科学知识内容进行掌握,教师需要在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在有力的理论支持下进行实践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参与科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世界的认识程度。

 

1 学习进阶理论对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价值

学习进阶理论是一种在不断积累过程中,学生逐渐对科学知识内容进行理解与掌握,学生学习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将知识内容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对科学知识进一步掌握。教师在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明确学生学习阶段:第一是学生对事物有个大概认知;第二是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情况界定各个层级;第三是检验学生对科学知识掌握程度。在这样思想认识引导下,学生逐渐从较低水平发展到较高水平,对科学知识进行由浅入深地掌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科学实验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生命世界概念,对于不同年级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进阶式理解。

学习进阶理论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系统掌握,将碎片化的知识内容转化成整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将各个阶段知识内容串联,对生命世界构建起一定概念,保证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的完整性。如在学习《观察一棵植物》一章节中,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在本节课中带领学生对植物的外貌进行了解,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后续了解,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简单的语言逻辑,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文字等进行表述,也可用图画的方式将植物外貌画出,教师可以用:“在大自然中,我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利用多媒体设备出示蒲公英花,为营造良好的授课氛围,也可用真实蒲公英花展示给学生,学生对其进行观察,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鼻子闻其味道,让学生在脑海里有个更清晰的认知,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了解到整个蒲公英由花、茎、叶组成,在后期成熟阶段蒲公英花转化成种子随风飘散,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植物,教师也可带领学生到校园内部观察生活中常见植物,了解植物在哪个季节生长,在哪个季节灭亡,让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大致了解,一步一步帮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清晰生命概念。

2 学习进阶理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规划教学内容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运用学习进阶理论,能够更系统地规划教学内容,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例如,在学习植物生长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种子发芽开始,逐步过渡到植物的生长周期、光合作用等复杂概念,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构建起对植物生长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教师需要为每个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实验探究、讨论话题等,确保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思维碰撞中逐步深入学习。教师还需关注不同学习阶段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每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自然延伸和深化,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过渡,逐步构建起对科学知识的完整理解。

3.2 创新教学方法

学习进阶理论还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例如,使用虚拟实验室、在线互动平台等工具,学生可以跨越时空限制,进行更加生动、直观的科学学习。开展科学实验等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亲手操作,观察现象,从而更直观地理解科学原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交流思想,碰撞观点,促进思维的发散与深化。学习进阶理论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通过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难度下取得进步。

3.3 重视教学反馈

学习进阶理论也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反馈,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是否按照预定的学习进阶发展。如果发现学生的学习进度与预期不符,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这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学习进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激发内在学习动力。通过及时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错误,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3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与实践

3.1带领学生走进科学

小学阶段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思想意识也会逐渐得到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采取进阶式教学,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系统性掌握。如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土壤—动植物的乐园》相关内容中,教师需要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动手特性,用实践观察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科学内容,教师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用透明盒子装的土培植物作为教学引入,用问答式话语吸引学生参与科学课堂学习:“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植物朋友,请学生为教师讲解一下这盆植物依靠什么存活呢?”学生小组内部开展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盆植物依靠土壤、水、阳光、空气等存活。”教师:“那要是没有这个土壤,植物可以存活吗?”学生:“不可以。”教师:“那土壤是不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呢?”学生:“是的。”教师接着导入新课内容:“土壤中存在许多动植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学校花坛观察一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具象化的事物比抽象化事物更容易理解,探索土壤这一活动在室外比室内更容易进行,更有助于学生进行理解。学生在观察土壤过程中发现了蚯蚓、蚂蚁、小草等各种各样植物与动物,教师可以蚯蚓生活在湿润土里为学生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性,扩充学生科学知识层面,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奇妙之处,也知道土壤中存在一定养分供给这些动植物。低年级阶段学生需要对事物进行了解,有一定认知,为后续学习奠定一定基础。

3.2 联系生活素材科学观察

教师要结合目前广泛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出科学知识,把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让科学教学更贴近生活,把科学学习的方方面面都联系起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现实生活背景,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他们需要用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来作为教学材料,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校园里的植物》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片叶子上的叶脉纹理,但由于放大图像,学生们只能看到一片叶子的一角。然后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一种植物的叶子。当学生对此有兴趣时,教师再将图片缩小,还原出植物叶子全貌。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也能让学生注意到平时忽略的植物细节特点。其次,教师可以校园内常见的植物为例,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细致地观察校园内植物的特征,并对其进行描述,以观察归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要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科技的便利,增强他们的科学自信心。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要将教育目标与学习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直接接触到生活,同时考虑到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人物任务设置,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重点。例如,在教学《了解天气》这一单元时,教师可让学生扮演“小天气预报员”,定期观察天气,向学生描述天气情况,并归纳出天气变化的规律,如:“有没有可能下雨,天气对生活有什么影响”。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社会经验,而且可以使他们在做一些活动的时候,及时地调整旅行计划以避开恶劣的天气。科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到科学的魅力。

3.3动手实践

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成长具有一定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了解,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具备一定科学知识,在三、四年级这个阶段教师需要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如在学习《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一节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空气对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学生的脑海中要树立起离开空气无法生存的意识,教师:“在生活中我们怎么才能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呢?”学生:“升旗时红旗飘动,表明生活中充满了空气;金鱼在水中游动,表明水中存在空气;植物在土壤中可以存活,表明土壤中存在空气。空气虽然无法被看到却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这一含义,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利用集气瓶和保鲜袋收集气体,教师用一个瓶口较大的瓶子作为集气瓶,并用一个密封性能好的泡沫块作为瓶盖,在泡沫上插入两根吸管,吸管长度不同,一根较长的吸管深入集气瓶底部,将另一端露出距离瓶盖10厘米,短的吸管只需要穿过泡沫瓶盖即可,在泡沫盖外面绑上一个充气的保鲜袋,当学生吸较长的吸管时,瓶子内部气体进行学生身体,保鲜袋的气体就会补充进瓶子里,保鲜袋会瘪,当学生呼出气体,袋子就会变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明显观察到空气的流动。这个实验过程并不复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或是四人一小组进行实验过程,教师做好辅助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困难。在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对知识需求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空气重要作用。教师要意识到动手实践对年纪处于增长阶段的学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很好调动学生参与科学课堂积极性,在动手实践中加强对科学理解,对世界进行深层次探索。

3.4 开展科学实验

在学习进阶理论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科学实验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动力小车》这一单元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首先,老师要把相关的资料准备好,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自行设计和制作一辆动力小车。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设计成果进行检查与评估,选出组中跑得最远的动力小车,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动力小车竞赛,看哪种设计的小车能跑得最远,然后再对自己的小车做一些改进,使其越走越远。同学们成功地自己动手制作了一辆动力小车,既能体验到科学知识运用的成果,又能让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科学实验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今后全面发展。

在作业设计中开展科学实验,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周围广泛存在的科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启发,从而提高作业质量。在学习了《植物的生活》这一单元后,教师可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种植一种植物,做好养护记录,记录自己照料植物的经验,总结如何使植物茁壮成长。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发芽和生长环境,同时也可以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增长生活常识,同时也能让学生从植物的生长中获得自豪感,体会到掌握科学知识的成果。

3.5资料收集

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组织、总结能力,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或是进行相关实验,提高学生对科学自主探究能力。在学习《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能量作为导入:“家里的电灯使用原理是什么?工作的时候能量又都去了哪里?”学生:“电灯使用的是电能,在开灯的时候就变成了光和热。”教师:“那家里除了最常使用的电还有哪些能量呢?”学生:“燃气、汽油”教师:“这两种物质分别是在哪里使用的呢?”学生:“燃气灶、汽车”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在工作过程中将能量分别转化成什么:“燃气灶是使用天然气进行燃烧的,属于化学能量一种,在燃烧过程中会出现火,发光发热。生活因为有了这些能量的存在才将生活变得逐渐美好,但是在燃气使用过程中需要避免燃气泄漏,避免危险问题的产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因为煤气泄漏导致爆炸的场景,让学生对于各种能力产生警惕心理,在家里将课堂上所学到知识讲授给家长,进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安全意识。在掌握相关科学知识后,教师可以用调查家里能量使用情况,当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思想意识也在逐渐成熟,调查活动可以让学生将书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拉近学生与课本间的关系,推动学生用所学知识探索世界的兴趣。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家中最常使用的就是电能,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出家庭用电量最多的家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得到有效锻炼,达到跨学科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目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讨,生活中电、燃气等能力是否可以再生,学生讨论电能存在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但是燃气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科学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爱护资源意识。在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教师要从传统的科学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表现、认知能力采取不同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发展过程中对知识需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对学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在进阶理论指导下推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每个阶段的成长差异性,利用实践活动推动学生认识世界,当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时,锻炼学生总结、收集资料的能力,在进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营造学生所能理解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科学课堂教学积极性,在参与中对世界产生新的认知,愿意利用相关科学活动对世界、生命等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伟兰.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精准教学实施策略[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21,38(09):52-54.

[2]顾建锋. 学习进阶:科学单元项目化学习设计策略[J]. 小学教学参考,2022,(27):77-80.

[3]杨新瑞. 基于学习进阶的核心概念学习——以小学科学为例[J]. 湖北教育(科学课),2022,(07):14-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