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小学英语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韦慧芳

宾阳县洋桥镇中心学校 530413

摘要

在任何一门学科中,思维导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就小学英语学科来说,英语学科的思维导图应当包含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讲述的重点以及英语的相关单词符号,这样可以更直观地概括小学英语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英语知识并提高英语学习成效。因此,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重要性;运用策略

正文


前言:

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让枯燥无味的课程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将一些复杂问题进行简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给学生更大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为小学英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也叫做心智导图,是一种比较简单而有效表示发散性思维方式图形化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重视图文并茂的教学方法,将各个层面的主题用相互的包含层级图表示,并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形成记忆链接。通过运用记忆阅读规律,开发人的头脑。而思维导图,就是将自身想法具体化的一种方式。人类的思维能力是无穷无尽的,每一份信息,都会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思维的核心,然后以此为核心,不断地向四周扩散,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数据库。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很好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新的知识。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将大量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总结,便于学生学习,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上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教师更快把握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促进教师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自动筛选,从而能够更容易、更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并且通过思维导图,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结构,从而能够更快地整合知识。实现教师教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就学生而言,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模仿教师使用思维导图学习新知识,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有助于其对英语知识点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各个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再局限于基础知识的讲解,需要每一位教学工作者积极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尝试采用更加有效、新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增加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在教育教学时向学生传授学习技巧。在小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虽然学生的知识主要来自教师的教导,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践中,教师让学生模仿其所采用的知识总结方式,并结合自身想法对思维导图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这样就可以让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当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时,教师要把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技巧都告诉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去归纳,从而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1] 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较为活跃,若一味的采用文字形式让学生进行学习,难以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而采用思维导图形式,学生根据自身的想法和喜好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实现其学习质量、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的提升。

(三)有助于训练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思考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处于初级阶段,其能否掌握英语知识学习的细节将对其学习效率以及后续进阶知识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使小学英语的学习方式得到改进,能使原本被忽视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呈现,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并能开启个人化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的适用范围很广,并不局限于一种固定的学习方式,可以随着课程的进展不断地调整,从而达到教师教学目标。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有助于学生找出更好的学习方式从而推动个体化学习。例如,根据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序,划分为三个等级,对于英语知识积累较为薄弱的学生则以基础巩固为主,对于学习情况处于中等水平的学习,则适当的增加英语学习难度,实现突破。对于英语知识掌握牢固,成绩优异的学生则推荐其阅读英文读物,使其脱离课本,在外文书刊中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按照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训练其英语学习思考方式,实现整体学生英语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中对于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应用应当渗透至各个阶段,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对思维导图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英语以及其他其他科目的学习中灵活应用思维导图,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思维导图模式的应用涉及以下几点:

(一)在英语学习预习中带领学生良好运用思维导图

学习预习是个十分关键的过程关系到这一节课要讲授的知识点和内容。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明确的认识到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以便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假如没有预习,就会导致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学生会觉得非常混乱搞不清楚教师什么。这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使学生因此,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如果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使学生在预习时能更有效一些任务,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每次开课之前,教师都要提前通知学生,并询问学生是否做好了预习。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明确学习内容,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有基础的认识,能够使其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更加顺利的跟随教师授课节奏,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The days of the week”教学中,教师可以抽问学生本文主要教的内容是什么以及有没有做出一套思维导图。如此一来,学生会形成种紧迫感并生怕自己在课堂上回答不出来教师提问的问题,这就会使学生自主的进行预习了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检查目标的选择应当做到科学合理,不可为了节省授课时间而单一的检查自觉性较高的学生,也不能为了确认每一位是否都做了课前预习而抽检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应当穿插检查。对于预习情况较为优秀的学生,教师可让其分享预习思路,向其他学生传授预习经验,分享是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课前预习中的,对于预习情况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应当做出指导建议,引导其进行改正,从而实现其预习质量的不断提升。每一次讲完知识之后,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去预习下一章节的知识。同时安排几个做好上课之前预习内容,以及几个基本的思维导图学生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教师所要讲述的内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2]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单词教学中的运用

单词对于学生学习小学英语来说是最基础的。但是,教师需要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小学英语单词的数量太多了,并且是按照单元”、“字母”来安排的,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遗忘单词,并且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学英语知识体系。这种小学英语单词的记忆方法是枯燥的单调的,如果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去理解和记忆单词学生会变得反感。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思维导图属于一种将知识信息可视化、图形化的方法,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应用,可以让单词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更加有趣,从而改变了学生对单词学习和理解过程中单调、机械地认识,由于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记忆框架,让学生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词库,从而扩大了学生单词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记忆的效率,还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School ”教学中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与小学相关的单词,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个单元还不太了解,如果只是机械地去记忆相关的单词,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对这些单词的记忆,从而造成记忆混乱,容易忘记,所以,教师可以采用一种新的思路来帮助学生记忆相关单词,这样,经过对相关单词的系统化处理,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单词结构图,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对这些单词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学生英语单词量,这将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单调的、枯燥的方法,以及学生的思维特征和认识程度较弱导致英语阅读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很多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理解的学习依然停留在词汇积累层面,认为只要学习足够多的单词便可以顺利的完成阅读理解,实则并非如此。需要在阅读理解教学中传授学生如何在大量的词汇中寻找关键词,抓住文章的核心所在。小学英语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关注中心图,并从文章中抽取关键词,迅速地了解文章的总体内容,从而构建出一个明确、体系的框架,促进学生对文章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可以在小学英语阅读中采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例如:在Games ”教学中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对游戏是比较感兴趣的。Games主要描述了游戏的特点、游戏的内容尽管这一部分的单词量和内容的长度都不算太长,但是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难度,不能很好地掌握整个结构。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清楚梳理文章的脉络,进而正确、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所制作的思维导图具体如下:在讲解文章的同时,为学生制作这一思维导图,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掌握并更好地整理文章,并利用这些关键词,完成对文章的完整复述,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概括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3] 通过采用思维导图模式,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工作,能够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之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向学生传递如何正确、高效的采用不一样的方式进行英语阅读的学习。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英语写作能力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语言的学习正处于初级阶段,部分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无法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身的意思,理解英语内容而英语学习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又属于重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句型有熟练的掌握,使学生能够有东西可写。在教导学生句型的时候,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通过思维导图来反复强化记忆,让学生对句型有更深的印象。这种方法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无聊,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school life”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搭建一个简单的框架,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句子的结构,也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写作更好地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4] 另外,对于学习情况不同的学习,教师可开展分层化的写作能力培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思维导图框架为基础自由发挥进行作文的写作。学生写作结束后,教师应当认真批阅每一位学生的写作情况,指出学生所需改善的问题。不可对学生进行过于严厉的批评,以免打击学生积极性和自信心。

多媒体中来贯穿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由于思维导图模式是以一个图形为基础,从一个中心词出发,向外发散,层层贯通,层层罗列,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学生都采用的是用自己手写的方式那么,随着科技发展趋势的不断更新,几乎每一间教室都会给教师配备多媒体技术,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思维导图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相比于传统的板书方式,采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加直观、便捷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对于电子版思维导图的设计应当具有多样性,尽可能的结合学生所喜爱的形式设计导图样式,吸引学生,让学生对思维导图辅助学习工具产生兴趣,使其在后续的学习中尝试并逐渐熟练使用思维导图辅助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When is your birthday?”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一个ppt,并通过动画的设计,首先列出中心词,再逐一列出与其相关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思维导图模型和多媒体技术感兴趣,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与教师合作,使用思维导图模型进行小学英语的教学,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六)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课后的应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前、课中对于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所学知识内容,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同时,在课后,思维导图的应用同样重要。在教学工作结束后,很多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很容易遗忘或者产生错误的记忆。因此,在每课时、每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要求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历史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学习,并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归纳的过程中将旧知识和新知识产生联系,实现学生课后巩固质量的提升。另外,为确保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利用思维导图完成巩固学习,教师可应用“慕课堂”、微信等软件向学生以及家长传达课后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认真完成相关的学习,实现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促使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综合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英语知识的有效指导,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打好扎实的基本功,使学生掌握更加复杂和高深的英语知识,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诸多优点,教师应该寻找一条科学合理使用思维导图的行之有效途径,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应用并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逐步建立完善的英语知识框架,并将应用到单词、写作、阅读等方面,使学生能够理顺自己的知识脉络,加强学生的思考与记忆,充分发挥学生智慧潜力,从而使小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丽媛.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 英语教师2022(23)42-4449.

[2] 周婕.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妙用[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4)120-121.

[3] 陈锋玉. 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22(21)29-31.

[4] 邱瑞菊.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中的实践运用[J]. 黑河教育2022(7)56-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