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英语;教学效率;提高方法
正文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发展,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新课改倡导开放、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再次,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探讨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有助于促进我国初中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师生互动不足
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中,教师通常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通过灌输式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往往处于话语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则缺乏表达和思考的机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以及课程内容繁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深入交流和讨论较少。学生缺乏表达意见和想法的机会,教师也未能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师生互动不足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缺乏参与决策、合作探究的机会,无法在知识获取和构建中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缺乏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批判性思考能力,阻碍了他们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引入更多互动性强、鼓励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和环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教学缺乏与生活实际联系
教学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目前英语教学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教学内容偏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缺少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语境和场景。这导致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也无法感受到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因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缺乏关联,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学生很难自发地愿意探索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他们对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受到影响,难以建立起对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设计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和需求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模式保守,教学形式单一
教学模式保守和教学形式单一导致了教学效果的局限性,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板书讲解法,即依靠教师口头讲解并书写内容梳理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互动和参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教学模式保守,教师缺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缺少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等,学生学习的途径单一,无法全面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营造活跃学习气氛,激活初中生思维
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思维的活跃,从而更有效地吸收和掌握英语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设情境,通过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际场景中,使学生在模拟的交际环境中运用新学的语言点,如问候语和日常对话。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同步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英语水平,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Good morning!》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学生在学校互相问候的情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以及“How are you? I'm fine/OK, thanks.”等交际用语。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英语问候的实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英语口语,同时通过互相指出不足之处,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进步。
(二)立足初中生学情,综合应用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之一是立足初中生学情,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由于初中生在英语基础、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法,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励初中生主动质疑,同步提升质疑能力。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What's this in English》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他们分为高层次和一般层次。对于一般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教学,如使用教室中的水杯、学生的学习用品等,帮助他们掌握基础词汇和短语,如“a cup, a pen, a key, a jacket”,并指导他们正确朗读课文。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朗读课文后进行全文翻译,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趣味的英语问答游戏,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搭配成小组,鼓励他们在游戏中积极互动,主动探索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质疑能力和英语水平。通过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组织合作学习,培养综合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之一是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策略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朗读能力、口语能力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可以布置探索、阅读等任务,让学生在合作探讨的方式中深入学习英语。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What color is it?"》一课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准确认读和翻译颜色单词如“red, green”,还要让他们能够运用新学的知识进行英语交流。在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并将微课分享到每个小组。学生可以结合微课自主学习颜色单词和语法知识,然后应用这些新知识进行英语交流。通过合作自学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深入到实践应用中,提高英语交流能力。最后,教师再开展系统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达到培养初中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通过组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同时培养自学能力、朗读能力、口语能力等综合能力。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利用思维导图,提升阅读理解教学有效性
由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传统的说教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不愿参与至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英语阅读理解学习中。引入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快速构建知识框架,将阅读理解的不同知识点进行分类,使整个阅读学习更具层次感。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2“This is my sister”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复杂多样,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教学开始前教师对本堂课教学的各个知识点分类,并用思维导图来呈现,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观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上新课之前,能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了解。教师在课堂上搜索与“Family”相关的文章,与学生一起阅读。教师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领会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将文中知识点标记出来。再次,教师对阅读文章中的各个知识点逐一讲解,这样能够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对文章的重点词汇进行理解,同时,掌握这些词汇的运用环境。比如文章中有“I、he、she、they”的人称代词,教师可以将这些分类讲解,然后举例说明,让学生能够知道他们的语法特点,使整个阅读理解更有效。
结语
在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师开展课堂教学首先要为初中生营造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丰富课堂教学过程。其次,教师要依据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基础等因素,将分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灵活整合到教学实践中,同时引导其积极展开自主探索学习活动,让其综合能力全面发展,才会使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并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永秀.试析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论文集(三十二).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娄庄中学;,2023:2.
[2]吉湘山.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校园英语,2022,(52):139-141.
[3]钱宇莲.试析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校园英语,2022,(43):160-162.
[4]张清勇.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浅谈[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学;,2021:2.
作者简介:刘学 1969.10.02 男 四川遂宁 汉 英语本科 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 英语教育教学(人教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