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曹敬敬

海原县第五中学 宁夏 中卫755200

摘要

新课标强调初中数学需要在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数学课堂上通过采取有效教学策略,以促进初中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有效教学中,应当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确保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带来保障。因此,本文在研究中将围绕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展开深入分析,并且结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提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以实现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提高初中数学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正文


一、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素质教育的落实,强调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上需要通过构建有效教学模式,以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通过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等形式,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满足新课标的教育发展要求[2]。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当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核心素养为关键要素,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进一步构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课堂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

二、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初中数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技能的关键学科,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学校积极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然而从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落后、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教师教育理念落后等问题,也难以保障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3]。首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传统应试理念深入,没有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很低,也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探讨中,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也不够扎实。其次,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丰富,目前大部分教师都是依赖教材进行数学教学,并且数学内容偏向于考试知识,并没有将数学文化、数学思想等内容融合到课堂中,使得学生接受到的数学知识面狭窄,进而影响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除此之外,教学评价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视度较低,没有完善的评价指标,评级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大多都是通过数学考试的形式进行评价,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指标,没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进而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创设多元课堂情境

为了更好地增强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数学知识点内容,创设多元教学情境,借助图片、视频、角色扮演等形式,以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数学学习的逻辑性很强,通过情境创设的形式,能够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更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确保在课堂上掌握到更加扎实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4]。在情境创设中,创设多媒体情境、实物情境等多种类型的情境内容,科学引入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例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教师周围布置一些立体图形,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邀请同学分享他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并且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典型特征。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通过感官、触觉,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立体图形的特点,更好地理解记忆立体图形形状,根据不同的图形特征,对立体图形进行分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图形思维。通过丰富的实物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点线面体的不同特点,感受他们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意识。

(二)设置问题启发思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设置数学问题,通过问题探究启发学生深度思考,进一步构建深度学习课堂,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问题的设置应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确保学生在问题探究中能够产生新的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根据数学知识点联系,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促进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中,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在教学中设置启发型教学问题,比如什么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在问题探究中启发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思考。同时也可以结合生活,引入实践性的问题,比如““现在你有一根10米的铁丝,你需要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要比宽多1.6m,那么你知道长和宽分别为多少吗?你能用方程来表示吗?,通过生活化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他们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三)小组合作深度探究

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互动性,活跃课堂的氛围,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中,积极发挥学生优势,共同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调动学生数学知识探究的下积极性,更好地赢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数据调查分析的主题活动,各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数据收集,例如全班学生的身高、全班学生的体重、期中考试成绩、家庭用水量、用电量等,小组合作分工完成数据收集工作,根据数据收集结果,计算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等,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更好地增强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四)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是衡量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内容,为了确保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应当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关键内容,设置评价指标,创新教学评价形式,进一步确保教学评价的全面性,更好地为数学教育以及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指导[5]。首先,设置全面的评价指标,针对数学的学习,综合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数学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态度、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思维能力等,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以指导数学教育的高质量落实。其次,要创新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形式,在数学教育中全面落实过程性评价,综合采取同伴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形式,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情况,及时加强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我认知,教师也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从多个角度出发,挖掘数学教学内容,增强数学课堂价值,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需要通过创设多元课堂情境、设置问题启发思考、小组合作深度探究、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等策略,构建高质量数学课堂,确保学生准确理解记忆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严夏连.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4,(14):99-101.

[2]申发利.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路径[J].天津教育,2024,(14):56-58.

[3]王家仪.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3,(10):61-63.

[4]姜萌.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4):30-32.

[5]赵圣才.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09):54-56.

 

作者简介:曹敬敬 1989.12.03  宁夏海原  本科 中教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 初中数学教育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