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正文
引言
新课改要求教师重新定位师生角色,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出发点及落脚点,理顺小学数学教学思路,调整教学方向,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知识印象,确保学生能够以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出色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成为课堂中的主人。但是受传统育人理念的影响,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认知不够深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投入的时间比较有限,过多关注教学任务以及机械记忆,忽略了课堂合作以及学生自主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阻力较大。基于此,数学教师需要颠覆传统,理性审视教学行为,整合多元教学策略和手段,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启学生的数学学习大门。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后所应具备的思维能力和思想品格,关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以及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具有较强数学核心素养的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视角自主分析数学知识的本质及原貌,不再过多关注个人的数学成绩以及解题技巧,而是以活跃的思维和良好的分析推理能力抓住数学重难点知识[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着手,主动放远眼光,带领学生站在数学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尝试数学化表达,灵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实现活学活用和举一反三。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逻辑性较强,关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理性思维的培养。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意识到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可视化课堂,转变固有的学练式教学模式。但是有的数学教师教学经验比较有限,对核心素养的认知不够深刻,实质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佳,存在诸多的棘手问题。
首先,教师将教学目标聚焦于教学任务上,没有结合小学生有限的生活实践能力以及学习经验适当拉长战线,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距较远,学生很难调用个人的生活经验,唤起已有的知识印象,深入感知生活中的数学身影,数学思维停滞不前。其次,教师没有主动创新教学对策,仍然按照学练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讲解数学知识,数学教学进度和节奏较快,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认知比较片面,难以深入感知数学问题情境并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要领[2]。最后,教师站在宏观发展的视角,结合教学经验以及主观判断进行授课,没有理性分析基本学情,用学生思维设计教学方案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成为了“知识的容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局限于浅层,活学活用的能力不足,数学核心素养得不到培养。
三、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对策
(一)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相比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知判断能力有待提升,在学习数学这门逻辑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时,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只能够依赖于有限的生活经验分析数学知识的表象,难以实现透彻理解和活学活用[3]。对此,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情,做好摸底工作,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元素融入课堂,逐步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铺路。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分析学生的数学知识积淀,在与学生交流沟通中把握基本学情。其次,教师应深度剖析课程标准,罗列教学重难点,围绕教材目录简单介绍数学知识点,理顺学生的思路。确保学生能够对所需学习的核心数学要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知,形成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学会自主规划个人的学习时间,合理分配学习精力,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应将学生容易理解和能接受的生活案例融入课堂,深入浅出地剖析重难点数学知识,讲解数学解题思路,抓住解题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和记忆重点概念、重点公式和数学性质、定理。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分数乘除法时,有的学生经常忘掉约分。教师则应高度重视约分,调整题目讲解思路,不断重复约分这一关键步骤。为了避免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犯错,教师可以整理和归类不同的分数乘法解题方法,适当拓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理性对比以及剖析常见的数学例题和应用题,如时间问题、速度问题以及行程问题。这些问题在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很多学生感同身受。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调用生活经验分析数学知识的魅力及奥秘,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理应应用于生活,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以良好的数学思维出色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二)创设问题情境,推动数学教学创新
单一僵化的问题教学尽管能够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但是比较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底,如果教师难以把握好问题教学的“度”,就会引发学生的负面情绪和抵触心理。对此,教师可以优化问题教学模式,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将问题与情境相结合,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情境,自主分析数学问题,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时,教师需要深度分析学生的问题思考过程,不再机械性地按照课前预设灌输数学知识内容,而是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采取提问的形式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印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问题情境,全面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认真回答问题,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实现高效学习及快速吸收。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因数与倍数”时,教师应深度挖掘这一章节的关键知识点,结合教学经验科学设置因数与倍数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同桌分享心得体会。在设置多元问题时,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分析学生的思维短板,设置难易适中的问题链,保障问题的基础性,借助教学情境呈现数学问题,扫清学生的认知障碍,鼓励学生认真回答,全面把握课时内容。在学生自主回答问题时,教师需要扮演聆听者和学习顾问的角色,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自主感知问题情境,分析情境背后的数学问题,了解问题的根源,认真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坚持以生为本,组织自主探究活动
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撼动,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时,教师应重新定位师生角色,给予学生方向指导和技巧点拨,将课堂打造成学生的舞台,积极组织自主探究活动,确保学生能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首先,教师应正视学生在数学学习时遇到的困难,理性分析学生的思维短板,主动拉长战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确保学生能够经历数学知识探究的全过程,学会自主复习数学知识,实现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其次,针对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教师应理顺学生的学习思路,鼓励学生自主对比和分析数学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更新学生的知识库,促使学生自主迁移新旧知识,留下良好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生活中的分数,简单描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学会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最后,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需要肯定学生的不同意见,表扬学生的出色表现,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说出个人的不同想法,与学生共同剖析出错的原因,进一步补充学生的知识框架。确保学生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驱动下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及真谛,形成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四)开展小组竞赛,丰富数学教学形式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品质课堂,教师可以设置合作学习小组,采取小组竞赛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比如在围绕圆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以优带差,合作攻克圆的重难点知识,全面把握主要知识。在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后,教师可以提前发放白纸,简单罗列与圆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共同作答。每一个小组成员只能做一道题目,看哪一个小组的成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答完最多的题目,同时确保正确率。这种基于小组竞赛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求胜欲,学生可以在“你追我赶”的课堂学习氛围中主动攻克难关,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不再过多依赖于外界,逐步形成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竞争意识。教师需要在课堂结束之初进行总结点评,表扬优秀小组并给予落后小组相应的鼓励,通过“开小灶”的形式弥补学生的思维短板,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确保学生主动向优秀小组看齐,实现扬长避短和优势互补。
(五)整合优质资源,强化学生知识印象
传统黑板板书的数学教学模式弊端日益凸显,教学手段比较简单,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学生很难理解数学知识并实现学以致用。在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时,教师应从多元渠道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之外的知识,全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鼓励学生自主迁移多元知识,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框架和体系[4]。在设计教学内容前,教师应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结合“互联网+”教育的基本要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学生容易理解和能接受的数学知识内容。多媒体是非常典型的教学工具,实现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的有效融合,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呈现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用动态化内容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提升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确保学生全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着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自主观看,标注自己不太明白的地方。学生发现视频中的内容非常新颖,大部分是对称的,教师可以顺势导入轴对称图形的数学概念,借助动态化知识讲解新课内容,引导学生自主画对称轴。在主动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数学资源支持,所接触的数学知识非常生动和形象,学习能动性较足,学习效果也可以得到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时,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坚持创新导向,抓住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结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打造生活化课堂,根据重难点知识设置多元问题情境,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数学教学改革的始终,定期开展小组竞赛活动,有效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数学教学模式,组织自主探究活动,丰富数学教学形式,全面强化学生的知识印象,确保学生能够对数学这门课程有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
参考文献
[1] 次仁.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传奇故事, 2023(31):53-54.
[2] 赵真真.放飞思想 张扬个性——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11):108.DOI:10.32629/jief.v2i11.2467.
[3] 李淑明.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2018.
[4] 王玉梅,段文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31):104-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