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研究
正文
引言
建筑作为城市化推进的重要标志,建筑可以有效实现空间资源的高效化利用,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建筑物投入使用过程中,消防设施是建筑物安全防护的首要,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建筑,一旦内部发生火灾问题时,消防设施作为第一道防护屏障,避免火灾的蔓延,保障人们人身及财产安全。但是从建筑消防设施来讲,其所存在的设计不合理,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安全问题产生危险。对于此,必须深度挖掘出消防设施存在的显性问题及隐性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技术及管理措施,构筑出更为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以提高建筑运行的安全性。
1建筑火灾特征
1)疏散困难。建筑一般需要电梯出行,极少有人走楼梯,而火灾发生时禁止使用电梯,导致楼梯成为主要疏散通道,对于高楼层居民而言十分不利,也无法保证生命安全;2)烟囱效应,建筑内部所用材料比较易燃,而建筑电梯一般都是采用垂直竖井结构,进而导致烟囱效应,火灾蔓延加速;3)毒害较大,建筑火灾事故中,中毒窒息导致的人员死亡率达到70~80%,其中浓烟是致死根本原因。
2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
2.1防火分区的划分
按照其本身的作用来划分,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部分。横向分区来阻止火灾向着横向扩散;纵向则是根据火灾垂直蔓延的形式所涉及的防火分区。一般建筑物垂直方向要求其楼底板需要具备较高的耐火程度,上层与下层之间的窗户距离不能小于标准要求。且建筑物内的管线和井道不能在一起放置和设计。管井内部的材料选择难以燃烧或者是非燃烧材料,并且需要和楼板一致的材料进行区分。还需定期检查防火卷帘,保持其时刻处于启动的状态。在发生火灾期间能够结合手动控制来将其闭合。也可采取一些如高级灭火器或者是自动喷淋设施来减少火灾蔓延的范围。另外也可引入独立的防火单元或者是亚安全区域。如现有的大型商业商场的设计过程中,在疏散的宽度和距离上很难去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且其底层空间较大,进深长,底层部分的疏散楼梯不能直接对外开放,这给予其疏散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这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设计中,可以引入“亚安全区”的概念,该概念是指基于建筑内部一些特定区域的划分来提升该区域的安全程度和加强该区域安全设施的设置与布置,在人们被疏散到该区域期间,被认为相对安全。随后再通过此区域将人员向外疏散,进而实现安全疏散的重要目标。
2.2防火分隔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2.2.1防火墙
防火墙是防火分隔技术在建筑中的主要应用方案之一,一方面是由于防火墙是建筑防火工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层建筑当中十分常见,主要分为防内防火墙,防外防火墙以及独立室外防火墙,并且防火墙主要是依附于钢筋混凝土的框架之上,并非是单独存在的,消防救援人员在应用防火分隔技术展开火灾救援的过程当中,可以随机采用建筑内的防火墙,并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采用建筑防火分隔技术,来实现最火势的有效控制。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防火墙本身就是由防火性能较好的材料构成,送过合理利用防火墙,就可以有效的阻挡火势的蔓延,再加上消防救援人员的专业性,就可以达到一个良好的救援效果。所以在目前运用防火分隔技术的过程当中,主要以防火墙为主来制定救援方案,来实现防火分隔技术的最大化利用。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有一点需要消防人员着重加以注意,在通常情况下,防火墙上并不能开设任何的孔洞,例如窗孔或者洞口等结构,否则很容易在救援的过程当中火势顺着洞口来威胁到消防人员自身的人身安全,而如果在建筑楼梯附近应用防火墙则需要预留出门的位置,来保证逃生路线的顺畅。
2.2.2防火门窗
防火门窗是传统防火分隔技术主要采用的运用方案之一,而且由于门窗的大小有限,只能适用于火势较小的情况下或者应用于楼梯或走廊等范围相对有限的区域内,但门窗的防火分隔作用仍不可小觑,而且在目前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人们多用卷帘门的方式来代替门窗,这进一步加大了防火分隔效果。针对传统的防火门窗来说,防火门窗属于平开类型,在通常情况下常常处于关闭状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需要将门窗的开放位置朝向疏散通道位置,来达到快速逃生的效果。但是从传统的防火门窗应用来看,在门窗关闭之后无法达到自动开启,只能由消防救援人员手动进行打开。在实际的应用流程当中,防火门窗将处于关闭状态,并预留防火门,一方面是为了留有逃生通道,能够实现快速逃生,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好的控制火势,避免火势蔓延。但是在防火门,窗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有一点需要消防人员着重进行注意,防火门窗会随着火势温度的变化而造成变形,扭曲等现象,导致防火门窗会失去效用,消防人员需要考虑到防火门,窗的这一特点合理的进行运用。而针对防火卷帘来说,更加适用于低层建筑或者单层建筑,主要是由于防火卷帘门主要安置于底层建筑当中,取材较为方便,适合短距离的防火分隔应用,而另一点则是因为防火卷帘门相对于防火墙来说应用更加灵活可以将火势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
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在建筑工程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非常关键的基础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报警装置、触发装置以及辅助部件组合而成。在发生建筑火灾时,利用设置的传感器能实现对火灾状况的分析,及时给予警报,督促工作人员落实正确的火灾扑救方案,保障火灾得到科学控制,减少因火灾出现的破坏。设置的自动报警系统中可以融合建筑内部的具体情况,针对火灾发生情况进行探测,其中探测包含着红外探测、温度感应以及烟雾报警装置等等,在火灾报警信号的发出过程中,同时下达给自动消防设施内部其他系统相应的指令,满足火灾的扑救,落实科学的火灾广播与应急照明,利用火灾警报装置能够起到对人员的警示作用,提醒居民及时逃离,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财产不受损失。除此之外,自动报警装置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提醒消防管理人员,利用最短的时间设置相应的火灾防控方案,及时开展灭火救援工作。随着建筑的发展,对建筑火灾报警系统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设置的火灾报警系统与消防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在发生建筑火灾时报警,信号会在第一时间传输给消防部门,而消防部门能够及时落实相应的调度与指挥,做好消防救援工作,降低建筑火灾引起的不良影响。所以说,在建筑火灾防控方面,需要进一步落实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保障火灾救援工作的优化,减少因火灾造成的损失和伤亡。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消防安全隐患也备受重视。建筑设计使消防设计十分重要,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开发要求和消防设计规范从总体布局、结构、消防通道、防火系统等方面科学合理设计消防系统,为火灾预防逃生、救援、止损提供保障,进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利益。
参考文献
[1]莫晓亚.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3):38-39.
[2]刘伟.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4):7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