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简析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钊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校409900

摘要

本论文以历史核心素养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基于核心素养的提问策略。通过对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论体系构建和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方面,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历史教育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提问策略

正文


0引言

历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一环,在当代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历史教育的关键理念之一,强调了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养。提问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教学手段之一,既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探讨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基于历史核心素养,探讨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旨在为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1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

1.1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论体系构建

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论体系构建涵盖了多个关键要素。它强调了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并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历史核心素养包括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价值观念,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态度。历史核心素养强调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应用于解释当下社会现象,拓展历史学科的应用价值。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获取历史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形成独立观点。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论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历史学科的深入理解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强调了历史教育的整体性,不仅包括了对历史事实的了解,也包括了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鼓励他们在历史学科中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究,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创新能力。历史核心素养也强调了信息获取与分析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获取历史信息,并进行批判性评估,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扮演着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科素养的重要角色,为培养具有历史思维与历史文化认同的优秀公民奠定了基础。

2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2.1提问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

提问在历史教学中具有深远的作用与重要的价值。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历史教学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变成了主动参与的过程。提问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讨论,拓展他们的认知广度与深度,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提问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与错误观念,有利于教师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纠正,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问也可以促使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提问作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使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2.2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包括几个关键要点。提问应具有针对性与导向性,旨在引导学生思考特定历史事件、人物或现象,促使其深入探讨与理解。提问应具备启发性与开放性,鼓励学生展开自由的思维与表达,避免简单的死记硬背,从而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与热情。提问应注意合理安排提问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对历史知识体系的认识,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提问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不同形式的提问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问应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引导其从多维度、多角度去理解历史事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这些基本原则将有助于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全面理解与应用。

2.3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特点与分类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与分类。其特点之一是问题的启发性与引导性历史课堂提问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过程。提问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提问形式可以是开放性问题,也可以是闭合性问题,可以是具体事例的分析,也可以是对历史概念的探讨,从而满足不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需求。提问还具备针对性与导向性,能够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理清思路,使历史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就分类而言,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可以分为知识性提问、思维性提问和情感性提问知识性提问主要测试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事件、人物、时间等基本信息;思维性提问则侧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讨论;情感性提问旨在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历史情感与价值观。这些分类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多层次教学格局。

3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

3.1基于历史事实的开放性提问策略

基于历史事实的开放性提问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提问策略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激发其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通过开放性提问,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由表达观点,促使他们形成独立见解,进而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深度与广度。这种策略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其能够准确把握历史事实,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与多维度性开放性提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历史教学中保持积极参与的态度。基于历史事实的开放性提问策略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历史学科的学习效果。

3.2基于历史源材料的分析性提问策略

基于历史源材料的分析性提问策略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关键方法之一。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文献、图片、地图等原始资料,这种提问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源材料中的信息、主题、立场等,促使他们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内涵,从而理解事件的复杂性与多面性。此外,这种策略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历史研究方法,使其具备辨别真伪、评价价值的能力。通过分析性提问,学生将在历史教学中建立起批判性的思考模式,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历史学科素养,为深入学习历史奠定坚实基础基于历史源材料的分析性提问策略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水平和历史思维能力。

3.3基于历史思维技能的引导性提问策略

基于历史思维技能的引导性提问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技能,如因果分析、比较思维、变与不变的认识等,来深入解读历史事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根本原因,了解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因果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引导性提问,学生被鼓励对历史事件进行比较研究,帮助他们理解历史的相对性与多面性,提升了他们的比较思维能力。

引导性提问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中的因果关系,让他们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历史的发展趋势。通过深度思考,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这种策略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中的变与不变,从而使他们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多角度的分析,培养了变与不变的历史意识。

基于历史思维技能的引导性提问策略不仅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比较思维等历史思维技能。通过这种策略,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历史,提高了历史学科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为他们将历史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供了有力支持,促使他们在历史学习中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4结语

历史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石。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使其具备辩证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使其形成独立见解基于历史事实、源材料和思维技能的提问策略,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也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 何正.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40):127-131.

[2] 杜高高.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简析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J].新课程,2022(04):35.

[3] 丁玲玲.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46):43.

[4] 梁俊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初探[J].高考,2019(11):250.

[5] 张志丽. 基于深度教学的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23.DOI:10.27216/d.cnki.gysfc.2022.0003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