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高效管理——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的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继霞1 刘俊波2

泗水县中册小学 273200

摘要

在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的构建备受关注,这一模式符合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的初衷,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应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努力创设人文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转变学生评价模式,激发学生多元发展潜能,理性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改革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学校则应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及负担,为教师营造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确保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贯穿于小学教学管理的始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


关键词

以生为本;高效管理;小学教学管理;以人为本

正文


引言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提出的基本教学要求,在小学教学管理中,教师应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植于心并落实到实践行动中,理性分析基本学情,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素质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努力探索新的教育路径,稳步提升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通过教学管理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确保小学生能够自觉接受学校的教学管理,形成较强的自律意识,学会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以人为本”教育新模式的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教育新模式是一种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个性、学习需求以及成长需要,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及发展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以深化学生人性,实现学生人生价值为基本目标,高度关注学生的生存问题和个体差异性,将学生作为一个有自然生命的独特个体,在维护学生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潜能。在小学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的践行非常有必要,揭示了教书育人的本质及真谛,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大有可为。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的身心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与教师的交流和互动更加频繁及和谐,个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二、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的实践对策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国提出了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全面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但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仍然面临较重的学习负担及压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落实以人为本时,学校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及压力为目标,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确保学生以平稳的学习心态,高涨的学习情绪以及良好的认知水平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主动攻克学习和生活中的难关[1]。首先,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前,教师应与学生交流沟通,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其中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新的小学学习环境比较感兴趣,学习能动性比较足。高年级学生则面临较重的学习负担,学习压力继续上升,有的学生缺乏娱乐时间,对学习存在抵触情绪。学校应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影响,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比如校园艺术节、课本剧大赛、英语演讲比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拥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意识到自身的长处,进而重拾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学习顾问,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转变学生固有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确保学生能够轻松上阵。在对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因为所设定的学习目标过大过远,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有限,学习能力不足,出现了较强的落差感,最终产生了心理焦虑。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谈心,和学生一同分析现阶段的学习目标,逐步细化宏远目标,用小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确保学生始终保持正能量,做到迎难而上和乐观积极。

(二)创设人文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处理人际关系

学习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以及整体的教学管理质量,学校应创设人文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首先,在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时,学校应放远眼光,在顶层设计中优化学校环境,改善学校教育条件,逐步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努力打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主动释放天性。比如学校可以适当增加操场中的凳子,为学生的早读提供便利,改善学校食堂条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饮食需求,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营造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让学生在充满文化气息和人们关怀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其次,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家长、教师和同学。在校园学习中,学生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和接触比较多,受同学的影响较为直接,如果学生能够与同学建立和谐友爱的同伴关系,和教师建立互相尊重关爱的师生关系,就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业,发挥自身的潜能[2]。教师应扮演学习顾问和人生导师的角色,主动“蹲下身”来与学生交流沟通,拉近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友爱的学习交流氛围和育人环境,鼓励学生主动跳出自己的“小世界”,学会和他人友好相处,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公平教育尤为关键,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较为直接。在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时,教师应充分尊重、理解和包容学生,做到视如己出,不再戴有色眼镜或直接给学生贴标签,平等对待优等生、学困生,始终保持一颗师爱,多和学生聊天交流,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放松学生的身心压力。

(三)转变学生评价模式,激发学生多元发展潜能

受传统育人理念的影响,“唯分数论”的教学评价模式存在诸多历史遗留因素,学生的学业压力和负担过重,身心健康成长及发展备受阻碍。在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时,教师应打破传统,转变固有的学生评价模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确保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能够顺利落地。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在评价学生时综合考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了解学生的差异性,放大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全面发挥学生的潜能。其次,教师应拉长教学评价的时间,提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率,以持续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为主导,综合考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表现和成长进步,了解学生的特点,理性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通过教学评价激励学生、鼓舞学生。

(四)分析学生认知水平,改革传统教学管理模式

学生是教学管理的主要对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层次、思维习惯以及最近发展区直接决定着教学管理的思路及方向。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视角思考和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主动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3]。确保教学管理对策、手段以及内容能够契合学生的认知习惯,为学生的良性成长及发展助力。首先,教师应加强师生互动,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尽量选择学生容易理解和能接受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师生良性互动和交流活跃学生的思维。

其次,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让学生获得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最后,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开发学生的认知领域,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设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全面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后,教师应坚持创新导向,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设立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计划,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简单讲解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学生自我总结和补救,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五)减轻教师工作压力,营造和谐舒适工作环境

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教师对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能动性,促使教师出色完成教学管理工作,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应站在教师的视角思考和分析问题,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全面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动性和热情[4]。首先,学校应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为教师提供放松身心的机会,确保教师能够轻松上阵。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开展教师团队合作活动,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其次,学校应为教师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教学氛围,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鼓励,确保教师能够以平稳的心态、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丰富的教育经验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中发光发热,实现人生理想。最后,学校应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优化教师激励机制。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以及教学管理意识直接影响着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成果。学校应避免直接用数据考核约束和激励教师,而是在尊重教师的基础上构建人性化管理制度,了解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教学管理要求和未来职业发展计划,将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给予教师施展才华、实现人生理想、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确保教师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全程参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构建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时,教师应意识到自身的责任重担,理性分析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个体差异性,从教学环境着手,整合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和谐民主、宽松友爱的人文学习环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坚持激励教育和激励教育,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的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调整教学管理模式,通过教学管理为学生的良性成长及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施建刚.对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 2008(27):1.DOI:10.3969/j.issn.1672-7894.2008.27.075.

[2] 高元俊.对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的研究[J].考试周刊, 2015(92):1.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5.92.158.

[3] 徐金妹.对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 000(019):83.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8.19.081.

[4] 李金凤.对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分析[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 2014(4):1.DOI:CNKI:SUN:XDFN.0.2014-04-1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