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华佳怡

​昆山市玉山中学

摘要

分层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其以分层概念科学调整教师教学策略,将学生置于最近发展区进行针对性教学,提升英语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贴合性及整体教学有效性,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呈现出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原则,随后结合学生发展需求,提出了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具体措施,以期为促进分层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分层教学;初中英语;教学实践

正文


 

为什么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其原因在于,我们在教学中接触到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客观、独立的个体,其不能以教师的意识为转移。而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大多数时间都在采用统一化、“一刀切”的教学手段,忽视了每个学生体现出的独特性,因而无论教学如何统一,学生的学习成效也始终会存在差异[1]。分层教学则是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差异性,并以这些差异为基础,为每个学生创设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都能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一、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原则

首先,分层教学应坚持主体性原则。指教师教学期间应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建议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围绕学生的理念,将促进学生发展视为主要教学目标,以学生需求设定教学计划、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分层、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创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其次,要坚持机动性原则。该原则指的是教师要保证分层的灵活性,以此促进分层科学性。简单来说,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且各个阶段学生学习质量、状态、成效都可能存在差异,教师则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变化,及时对各层次学生成员加以调整,保证每个学生始终在自己最适宜的层次当中。

最后,需坚持发展性原则。该原则强调教师分层教学视角要拓宽,除了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以外,还需要关注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知识、能力、思维、品质等多个方面,以分层教学、科学设计为驱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具体措施

(一)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划分学生层次

分层教学的首要环节就是对学生层次进行科学划分,然而科学划分的前提除了要确定层次以外,还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全体学生实际情况,如此才能以此为基础明确每个学生应该在哪一层次。为此,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反馈、日常交流、学生成绩、各科教师咨询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结合学生的表面呈现,来分析学生内在发展情况,主要可分析学生英语基础、学习状态、英语综合学习能力等几个重要方面[2]。在了解清楚各学生具体情况以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以下三个层次:

A层次:该层次学生可为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单词、句式等的掌握不够清晰,英语综合学习能力提升空间较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对学习英语热情不高,对大部分英语知识都难以理解,上课期间容易溜号、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学习成绩较低;

B层次:该层次学生可为英语基础较为扎实,能够理解并记忆基础性单词、句式,能够翻译简单的英语文章,英语综合学习能力持平。这部分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对待英语的态度比较中立,稍感兴趣但谈不上热爱英语,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按部就班完成学习任务;

C层次:该层次学生可为英语基础扎实、学习思维活跃、口语及写作等能力较强,能快速掌握单词、句式等新知识并加以运用,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很强。这部分学生大多是教师眼中的“学优生”,其通常对英语充满兴趣,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且能针对英语知识提出更多见解,乐于、善于学习英语,其能接受一些高阶性内容。

在对学生分好层次以后,教师可观察一段时间,分析分层是否科学,做到实时观察、实时调整。还需结合各层次学生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设计,进而提升教学科学性,促进分层教学与初中英语的深度融合。

(二)结合学生层次划分,针对性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也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结合各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并依照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如此才能做到“教学评一致性”,为后续教学过程的实施及教学评价的科学落实奠定基础[3]

以教学目标而言,三个层次学生可进行如下设计:

A层次:由于该层次学生英语基础较差,那么教学目标应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兼顾学生初级学习能力、意识、兴趣的培养;

B层次:该层次学生英语基础较为扎实,但相比之下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因此教学目标中首要依然是基础部分,可是适当加入一些进阶内容,但在综合学习能力上可提出更高要求;

C层次:该层次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已经非常扎实,因此在这一方面不必花费较多时间,而是专注于高阶题型、创新思维、能力突破等各方面加以培养,促进学生更上一层楼。

(三)结合不同层次教学需求,设计分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设计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呈现,在分层教学之下,教师也需结合各层次性教学需求,设计分层教学方法,以此辅助分层教学目标的达成[4]。以“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结合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创设一下分层教学方法:

A层次:该部分学生需以基础部分为主,且自主、独立学习能力较差,教师需予以更多帮助,并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学习,鼓励其尝试运用语言进行互动,关注学生对“watch、look up、read”等单词及“watch English TV  programmes ”等句式的掌握,基础知识掌握以后,结合生活化教学逐渐融入时态知识,随后可通过分小组对话的形式,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考查其对基础知识及时态的运用;

B层次:该层次学生基础较好,独立学习意识及能力较强,教师可让学生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探索,适当给予其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理解、运用知识,并在合适的时间为其提供适度点拨。结束后让学生自主总结学到的内容,锻炼其口语表达及逻辑思维,结合其总结成果提供进一步学习指导。

C层次:该层次学生是相对而言教师最“省心”的学生,教师可在教学前期让学生自主运用微课视频学习基础知识,包括单词、句式、时态等,并结合任务教学法为其发布学习任务,如自主总结时态的结构、特点、应用方法,运用时态描述即将、正在以及过去发生的事情,可形成一篇小短文。还可向学生提出一些创新性问题,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如“Do you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等开放性问题,既能促进学生思考,又能引导其运用自身知识储备创设更多内容。

由以上分层方式我们可以看出,从A到C层次学生所采用的方式呈逐渐放松趋势,A层次学生明显要得到教师更多帮助,而B、C层次学生则大多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自主学习,且教学中要求大有不同,教师需结合学生情况进行科学设计。

(四)结合教学情况,为学生设计分层课后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内化、拓展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分层教学之下,教师也需要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让学生在课后也能被分层次推进,充分发挥作业育人价值。以“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如此设计作业:

A层次:复习并背诵本节课单词及重点句式,通读全文并记录下自己的问题,尝试运用英语去表达自己对地球的理解;

B层次:复习本节课重难点内容,运用本节课内容以“Our earth”为主题这一篇英语短文;

C层次:复习本节课重难点内容,观看《流浪地球》影片,并用英语写一篇读后感。

(五)完善分层次教学评价,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

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能通过教学评价分析各层次学生实际学情,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后续教学计划,学生也能通过教学评价了解自身不足,并在教师引导下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在分层教学当中,教师实施教学评价可坚持“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结合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及学习成果,还要围绕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品质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评价主体上也可适当拓宽,比如促进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师生互评相结合,以评价主体的拓宽提升评价全面性,让教师站在多元视角了解学生,减少评价纰漏[5]。总之,教授要重视分层教学评价,结合评价为各层次学生提供针对性教学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的运用具有重要价值,初中英语教师应加强对该教学方法的重视,坚持主体性、发展性、公平性以及机动性等原则,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深度融合分层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推动初中英语课程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虎平.分层教学法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3(34):133-135.

[2] 张瑞.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3(35):156-158.

[3] 金蕾.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10):70-71.

[4] 朱巧华.个性化教学视角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3(38):89-94.

[5] 冯玉金.分层教学法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分析[J].校园英语,2023(35):130-13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