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杨金艳

海原县第五中学 宁夏省中卫市 755299

摘要

近几年,随着语文教育课程的不断深入改革,语文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与创新,为了顺应社会人才的需求方向,我国教育部于2022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的颁布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课程改革打开了新思路,语文学科作为义务教育中重要的人文语言文化学科,应当以新课标为导向,创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新课标的导向下,“全面育人”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核心要义,全面育人教育目标促使着语文教育活动从课时教学转向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已经成为未来教育教学的主流趋势。基于此,研究以初中语文课堂为背景,详细探讨了大单元教学在创新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创新的对策措施,以期为课堂相关研究活动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初中语文;新课标;大单元教学

正文


一、引言

“大单元”教学与“单元”教学是两种概念,“大单元”教学是可以囊括单元教学但是又不拘泥于某一个单元的教学模式,在大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他的教学资源整合在教学中开展学习,以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大单元教学需要有正确的课标解读、深入研读文本的能力,只有将知识点、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整合在一起,重构教学知识体系,才能够更便于大单元教学的开展[1]。大单元的教学是一种立足于教学整体的教学模式,关注将学科知识点有逻辑的联系在一起,在语文学习中,大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真实的语言情境,解决问题;因此,实施大单元教学符合当前新课标改革教学的方向,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塑造学生思维品格上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效果。

二、大单元在创新教学中的作用

(一)重组学习内容

大单元教学强调整体思维,注重单元内部文本之间的联系教学,在大单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审视评价单元教材内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发学习资源,对单元教学的内容进行重新架构,制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从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来看,教学主要侧重于“教师教什么”,需要以教师的教学意志为主,开展教学设计,无法完全适应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2]。而在大单元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创新教学模式,重组学习内容,是一种以学生主要意志为主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学什么”,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全面育人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意义。

(二)开放学习任务

在大单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资源的整合,分化学习任务,用逐个学习任务来推动大单元整体的教学活动完成。大单元以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活动开展,学习任务立足于单元学习内容但是又超越于单元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学科知识相关技能,同时也可以增强学习的体验,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单元知识以一种开放式的状态展示在学生面前,拉进学生与学科知识的距离。

三、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创新对策——以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一个突破性的改革就是以“学习任务群”构建语文课程的内容与呈现方式,这种方式打破了单一的、独立的教学内容,实现了复合课堂的创新教学,使语文教材中的单元课文变成有机的整体,便于学生思维品质的锻炼和培养。为促进大单元教学创新的应用,本文以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分析了大单元教学的创新对策。

(一)精确目标体系,找准单元学习任务

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由《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四篇课文以及“抓住细节”的习作板块构成。本单元从大作家笔下的“小人物”出发,着重加强了学生对细节的描写与细节的分析。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其他的教学资源,并围绕单元核心概念,遵循可操作性原则,拟定大单元学习主题,并确定学习目标,细化学习任务。

例如,教师可以将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回忆我的母亲》、《纪念白求恩》等课文纳入本单元的学习中,合并相关资源,确定教学主题。这些阅读文本主要是针对人物、细节的描写,因此,教师可以设置教学主题:“走进大作家——探寻人物细节描写的形象与意义。”结合主题可以设置教学教学目标与目标任务,设计示例如下表1所示:

目标

目标任务

语言目标

1、学会提取与人物塑造有关的句子,赏析原文语句,重点分析有关动作、神态有关的人物描写的句子。

2、抓住人物描写塑造的要点,进行模仿写作。

思维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课文中人物塑造的技巧与办法,并灵活运用。

2、多角度赏析与人物塑造有关的语句,注意用字用词。

价值目标

1、感受人物的性格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体会文章主旨思想,感受文章内涵。

1 走进大作家——探寻人物细节描写的形象与意义主题学习目标

(二)巧设学习任务,重组单元学习内容

在确定了单元学习目标以后,就可以将单元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设计学习任务,完成学习目标。

1)任务一:语言目标任务——品析词句,体会人物写作技巧。

任务一的主要任务活动就是对大单元所收录的相关文章词句进行体会品悟,从中体会到人物写作的技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学习,发布任务,让学生小组根据单元学习中收录的文章,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原文中关于人物形象描写的字词或者句子,结合自己对其的理解,为其制作“人物卡片”,在小组内进行小组介绍,由小组成员进行综合评分。以“长妈妈”人物为例,“人物卡片”制作如下表2所示:

名称

长妈妈

原文摘录

“皮肤发黄”、“身材矮胖”

性格缺点

迷信、唠叨、有许多繁重的礼节。

光辉性

善良、朴实、通情达理。

2 “长妈妈”人物卡片

在完成了对课文人物卡片的制作以后,教师还可以发布拓展任务,让学生结合教材中收集到的一些人物刻画写作办法,用600-800字写描写一个人物,与组内搭档互换,并制作“人物卡片”,对人物卡片进行介绍,由人物描写的作者对人物卡片制作的情况进行打分评价。

2)任务二:思维目标任务——对比分析,体会人物塑造差别。

任务二的主要任务活动就是结合任务一中的人物刻画写作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细节品味分析,可以结合不同的人物写作技巧,对比分析人物写作技巧的异同之处。例如,教师可以发布任务,让学生以自己在任务一中选择的人物为基础,另外选择一个单元课文中介绍的人物,对两篇课文中人物刻画写作的办法进行对比分析;例如,可以以“长妈妈”人物与“老王”进行对比分析,制作人物鉴赏思维导图,如下图1所示:

 

1 “长妈妈”人物与“老王”人物鉴赏思维导图

通过这样思维传导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的写作手法,更进一步的掌握人物细节写作技巧。

3)任务三:价值目标任务——感知内涵,体会人物个性情感。

价值目标就是对人物个性情感以及文章的整体主旨进行把握理解学习[3]。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结合自己的理解,为人物确定一个字,然后以这个字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进一步的赏析,制作赏析卡,以“长妈妈”人物为例,赏析卡制作示例如下图2所示:

 

2 “长妈妈”人物赏析卡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引入大单元的教学概念是新课程标准教育的必然需求,也是全面育人的教育根本要求。在语文教育学科中,通过精准的教学目标设定,趣味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可以更好的从细节中着手,逐步形成大单元的学习观念,品味大单元的核心要义,掌握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语文学科的整体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颖.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语文大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J].语文新读写, 2022(14):76-78.

[2]王孝礼.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方案设计及审视 ——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J].语文建设, 2022(13):3.

[3]陆琴.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3(9):56-58.

 

作者简介:杨金艳 1988.10.27  宁夏海原  本科 一级 海原县第五中学 研究方向: 初中语文教育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