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一数学作业设计管理的实践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崇广

湖北省通山县实验初级中学 437600

摘要

在初中数学教育领域,作业的设计依旧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教师评估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也是学生深化理解、增强自我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作业的设计与评估往往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其过时的设计理念和单一的评价体系,正逐渐使作业在学生心中失去其应有的地位。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初中数学作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双减”背景下初一数学作业设计管理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双减”政策;数学教学;作业设计

正文


引言

2021724日,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其核心目标是显著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同时优化作业管理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1]。初一阶段作为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期,其数学学科的学习不仅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还涉及到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因此,如何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合理设计初一数学作业,既保证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成为当前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初学数学作业教学现状

(一)作业模式僵化

由于对学习认知的误解和应试教育的压力,作业设计往往陷入重复性的机械劳动,过分强调通过大量练习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而种“题海战术”不仅逐渐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二)与现实脱节

中学数学教育应注重情境化教学,然而,当前的家庭作业往往局限于抽象的数字和图形,缺乏趣味性和生活关联性。这种单调乏味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感到厌倦,长期下去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抄袭和敷衍了事的行为。

(三)评估方法单一

目前,作业的评价方式通常采用“统一批改、统一评讲”的模式。然而,不同背景的学生拥有各自独特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心理状态。采用“一刀切”的标准来评价所有学生,可能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双减背景下初一数学作业设计管理策略

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作业设计和管理策略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所有目标的设定都应当在一个宏观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所有子目标都与其保持一致[2]。在设计作业时,应明确各项任务的优先顺序,并确保这些任务在整体上呈现出一致性。作业中的任务应展现出层次分明、内容多样且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制定明确的作业要求,以便学生能够自行检查并评估自己的完成情况。如下图一所示:

 

1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框架

(一)明确作业达成目标

在过去,教师普遍认为作业仅仅是课堂知识的延伸,依赖市场上现成的教辅材料来布置作业。这种“轻松无压力”的做法导致了家庭作业的设置不尽合理,尤其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这种做法显得不合时宜。此外,教师们很少深入思考作业的目的和预期效果。如果能够按照课堂教学的逻辑来设计作业,并在每个学习阶段都有针对学生学习与思考的详细计划,那么整个教学体系将变得更加完善,教学质量也将得到提升。因此,在设计家庭作业时,首先应增强教师对作业目的的认识,明确作业的实际效用和目标。同时,应详细规划实现目标的步骤,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难点相结合,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在制定作业目标时,应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基础水平,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教师在设定作业目标时,应同时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在基础、提升和拓展三个层面进行详细的目标细化,以便于后续的分层作业设计。

(二)丰富作业内容形式

过去的作业往往局限于教室内的基础巩固练习,不仅让学生感到乏味,还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许多学生仅仅将知识应用于课本,而忽视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因此,作业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多样性。首先,作业内容不应仅限于课堂知识,而应融入与生活相关的元素。例如,在数学作业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三维几何,思考这些形状的设计原因。此外,作业内容可以跨学科,结合体育、品德、音乐等,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促进其整体发展[3]。其次,作业形式也应多样化,不仅包括书面作业,还应涉及资讯科技、手工等实践性作业,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现代科技的理解,还能通过手工作业锻炼学生的思维和综合能力。此外,作业设计还可以采用与实际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设计函数这一单元的作业时,教师可以引入体育与思政的元素,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在跳绳时每分钟的跳绳次数,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跳绳2分钟、3分钟,甚至是n分钟,跳绳的次数会如何变化?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还能促进数学与体育的融合,丰富学生的课外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探索生活中的函数实例。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绘制最近一周内疫情确诊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如何观察和分析函数的变化趋势,还能结合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在疫情期间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

(三)采用多样完成方式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被视为数学学习的催化剂,如同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能够促进数学知识的吸收。然而,初中阶段的数学作业往往充斥着单调乏味的练习题,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教师需要对作业进行创新,引入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在享受数学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设计观察作业、调查作业、课题探究作业以及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的作业,旨在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数学基础,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理解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并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技能。

例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后,可以利用相关知识测量学校建筑物的高度,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在学习勾股定理后,设计一个实验操作任务,让学生通过拼板游戏,利用面积相等的原理验证勾股定理,并在过程中探索相关信息。在学习统计调查后,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份关于家庭垃圾袋使用的问卷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跨学科理解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学科之一,数学在初中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数学素养和学习动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如何设计和管理初一数学作业,成为了当前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本研究的实践探索,期望能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推动初一数学作业的优化与改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春梅."双减"背景下初一数学作业设计管理的实践研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1):70-72.

[2] 程庆虎."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35):5-7.

[3] 艾华.减负提质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研究[J].智慧少年, 2023(15):0083-0085.

 

作者简介:黄崇广 1972.01.05  湖北省通山县  大学本科 中教一级 湖北省通山县实验初级中学 研究方向:初中数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