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类大学音乐院校的扬琴演奏技巧与表现力提升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扬琴、演奏技巧、表现力、基础训练
正文
引言
扬琴作为重要的民族乐器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地位关键,提升大学生扬琴演奏技巧和表现力不仅利于个人音乐素养提升,对弘扬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也意义重大。当前大学扬琴教学存在学生基础技巧不牢、高级技巧掌握不足、表现力欠缺等问题,研究如何系统提升综合类大学生扬琴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论文旨在分析现状提出具体训练方法和策略为大学扬琴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一、大学扬琴演奏技巧的现状与问题
(一)现阶段大学扬琴演奏技巧的普遍水平
目前,大学生扬琴演奏的普遍水平呈现出较为均衡的发展态势,多数音乐学院和综合大学的音乐院校均开设了扬琴课程,并配备了专业的教师予以指导,学生们经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以及个人练习,能够掌握扬琴演奏的基础技巧,诸如定弦调音、节奏、手指灵活性和力度控制等。一些优秀的学生还在各类音乐比赛中斩获优异成绩,展现出了较高的演奏水平。整体而言,大学生扬琴演奏的水平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高级技巧和复杂乐曲的演奏,尚有不少学生需要进一步努力,现阶段大学生的扬琴演奏水平相对稳定,但与专业化和高水平的演奏仍存在一定距离。
(二)大学扬琴演奏技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部分学生的基础技巧不够扎实,体现在音准不稳、节奏不准、力度控制不均等,这些问题通常是由于学生在初学阶段未能获得系统的训练和严格的监督所导致【1】。高级技巧的掌握状况不理想,众多学生在演奏复杂乐曲时呈现出明显的技巧不足,尤其是在快速段落和高难度乐句的处理上颇为吃力。部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的训练欠缺,缺乏对乐曲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能力,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了学生个人的演奏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扬琴教育的整体发展形成了制约,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提升大学生扬琴演奏水平的关键。
二、提升大学扬琴演奏技巧的策略
(一)基础技巧的强化训练方法
在大学扬琴教育中,基础技巧的强化训练乃是提升学生演奏水平的根本所在,音准训练属于基础中的基础,为确保音准,学生应当每日进行音阶和琶音练习,借由反复的听觉校正来提升音准感。节奏训练同样不可忽视,学生需要凭借节拍器辅助练习,逐步掌握由简单至复杂的节奏型,以增强节奏感与稳定性。手指灵活性和力度控制是扬琴演奏的重要基础技巧,学生能够应用大量的指法练习以及力度训练来强化手指的独立性与协调性,经过反复练习特定的指法组合,能够提升手指的灵活性,而不同力度的重复练习,则能够培育对音量和音色的控制能力。基础技巧的强化还需注重持久性训练,学生应制定科学的练习计划,保证每天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基础技巧的巩固。
(二)高级技巧的突破与提升策略
高速演奏能力的培养是高级技巧的一个关键,学生能够逐步加快节奏的练习来提高演奏速度,留意保持音准和节奏的稳定性【2】。复杂乐句和高难度段落的演奏也是高级技巧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反复练习这些难点,逐渐掌握其演奏方法和要领。为提高综合演奏能力,学生还应注重乐曲整体结构的理解与把握,对乐曲的深入分析,明确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过渡,从而达成更为流畅和连贯的演奏。高级技巧的提升还需要加强演奏心理的训练,模拟演出和比赛环境,培养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经过这些多的努力,学生能够逐步突破演奏瓶颈,提升演奏水平,最终实现对复杂乐曲和高难度技巧的自如驾驭。
表1:大学扬琴演奏技巧训练方案
训练项目 | 训练内容 | 频率(每周) | 时长(分钟) | 目标 | 评估标准 |
音准训练 | 音阶、分解和弦练习 | 5 | 30 | 提高音准感 | 音准稳定,无明显偏差 |
节奏训练 | 使用节拍器进行各种节奏型练习 | 4 | 25 | 增强节奏感和稳定性 | 节奏准确,无明显错误 |
手指灵活性训练 | 指法组合练习,手指独立性和协调性训练 | 6 | 35 | 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 手指灵活,无明显僵硬或不协调 |
力度控制训练 | 不同力度的重复练习,音量音色控制训练 | 4 | 30 | 培养音量和音色的控制能力 | 力度均匀,无明显差异 |
高速演奏训练 | 逐步加快节奏的练习 | 3 | 40 | 提高演奏速度和稳定性 | 高速段落演奏流畅,无明显错误 |
复杂乐句训练 | 高难度段落的反复练习 | 4 | 45 | 掌握复杂乐句的演奏方法和要领 | 复杂段落演奏准确,无明显错误 |
心理素质训练 | 模拟演出和比赛环境的演奏训练 | 2 | 50 | 培养临场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 | 演出表现稳定,无明显失误 |
三、扬琴演奏表现力的培养
(一)表现力的重要性与影响因素
在大学扬琴演奏中,表现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表现力不单是演奏技巧的延展,更是音乐情感的深度抒发。缺少表现力的演奏,即便技巧再高超,也难以触动人心。表现力的核心在于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借由细腻的情感表达,令听众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内涵与魅力。影响表现力的因素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演奏者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积累。丰富的音乐知识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助力演奏者更优地理解作品的背景和情感,进而更精确地传递音乐的思想。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在演奏进程中,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协助演奏者维持冷静和专注,从容应对各类突发状况。演奏者的身体状态也会对表现力施加影响,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状况能够确保演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外界环境诸如演出场地的音响效果和观众的反应同样会对表现力产生一定的作用。表现力的提升需要综合考量以上多个因素,经过系统的训练和实践,持续积累经验,方能真正实现以情动人。在日常的训练中,要注重对不同风格、情感的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情感内涵,并经过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将其展现出来。积极参与各类比赛和演出活动,在真实的舞台环境中锻炼自己,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逐步提升自己对情感表达的掌控能力,从而使演奏更具感染力,深深触动听众的心灵。
(二)表现力提升的具体方法与实践
音乐作品的深入分析是提升表现力的基础,学生应对所演奏的每一首乐曲展开全面的分析,知晓其创作背景、作曲家的意图以及音乐的结构和情感变化。经过深入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控音乐的内涵和情感,从而在演奏中更为精准地表达出来。情感的培养和投入也是提升表现力的重要路径【3】。学生在练习和演奏过程中,应积极调动自身的情感,尝试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到音乐中,使演奏更显生动和富有感染力。模仿和学习优秀演奏家的演奏是提升表现力的有效方式。观看和聆听大师的演奏,学生能够学习到他们在表现力的处理和技巧,从中获得启发和借鉴。演出实践是提升表现力的关键环节。参与各类演出和比赛,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演奏环境中锻炼和检验自身的表现力,积累珍贵的舞台经验。演奏心理的训练也不容忽视。心理素质的提升,学生能够在演奏过程中保持平稳的情绪,充分发挥出最佳水平。
结语
系统分析大学扬琴演奏技巧和表现力的现状及问题,本研究提出训练方法和提升策略,强化基础与突破高级技巧能提升演奏水平,培养表现力可使演奏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经过分析作品、投入情感、模仿学习和演出实践等途径,学生能提升表现力,实现对扬琴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完美表达,希望本研究为大学扬琴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推动其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邢瑞芳.浅析四川扬琴与广东扬琴之异同[J].艺术大观,2023,(19):25-27.
[2]魏亚琳.扬琴与民族管弦乐队《狂想曲》创作特征分析[D].山东大学,2023.
[3]冯文洁.春光作序万物和鸣[D].山东艺术学院,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