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刘秀平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铺镇中心小学 252100

摘要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的教学,可以明显看出目前农村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对此教师要能够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就以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为中心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对策

正文


引言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教育从“知识本位”逐渐转变为“素养本位”,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其体育品格和思维,促进其核心素养地发展。所以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教学做出改善,以此来加强教学建设,构建高效体育课堂,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相对应教师也应该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育提出的挑战,将此作为新的机遇,不断学习和提升,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积极探索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1.教育理念滞后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农村小学普遍将体育教育视为次要科目,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体育教育往往被边缘化,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教学组织和指导,学生一般处于自由活动状态,长时间如此,整体体育教学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无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当然这种滞后的教育理念不仅存在于教师和学校教育当中,一些家长和学生也普遍持有这种重文化轻体育的观念,认识不到体育教育的价值所在,通常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标准,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体育教育在农村小学中的边缘化地位。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并且要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下手,以此来推动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2.课程安排不合理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当中,课程安排不合理是现存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体现在课时安排、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农村小学将更多的教育时间投入到文化课当中,体育教育课时被严重压缩,这就有可能导致体育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课程内容上的课程设置也不合理,缺乏科学的教学计划和系统的课程设计,许多小学的体育课程只是简单地重复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如跑步、做操等,缺乏对学生运动技能、体育知识和锻炼习惯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激发。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进一步结合当下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合理设置课程,丰富课程内容,提高体育教学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3.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教师的主导者,对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农村小学体育教育,要想构建高效体育课堂,首要前提就是需要综合素质强的教师,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实效性。但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小学专业体育教师匮乏,甚至出现体育教学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现有的一些体育教师由于长期缺乏专业的培训和进修机会,其教学理念和方法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需求,这种专业素养的不足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也制约了体育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成长。面对这一现状,学校要联合教师共同努力,及时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大对体育教师的招聘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对策

1.更新教育理念

对于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来看,更新教育理念应当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断去向教师、家长及学生传递新的教育理念,使其主动参与到体育教育当中,从而加强体育教育的建设,提高体育教育的有效性。对于学校来讲,要能够认识到体育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对其心理素质、社交能力等多方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所以学校要将体育教育纳入整体发展规划,确保体育课程的正常开展,并在资源分配上给予适当倾斜,以提升体育教育的地位。同时学校也要承担培养师生的体育意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体育教学研究和创新,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要去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他们的锻炼习惯和运动兴趣,使得体育教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长也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和学生普及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逐步改变家长和学生重文化轻体育的观念,激发他们对体育教育的兴趣和动力。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当下小学体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加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建设,就必须去建设一个强大的体育教师队伍,以此来满足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以及学生教学的需求。对此学校要去加大招聘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到农村小学任教,这可以去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等方式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现有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工作,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邀请体育专家举办讲座、开展体育教学研究等方式,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体育教师参加由教育部门或专业机构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最新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师自身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和提升,多去参加一些教学研讨会和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高教学水平,还要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的支撑,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思维与能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因此教师要能够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往教师更多的是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还有就是让学生进行自由运动。但对于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开展,需要教师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引入游戏化教学,将体育知识与趣味游戏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例如利用“接力赛”“捉迷藏”等游戏,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多媒体教学工具也可以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如投影仪、电脑等,向学生展示体育运动的精彩瞬间和技巧要领,使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体育知识。

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案等方式,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不足与优势,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激发其潜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教育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4.合理设置课程安排

合理设置课程安排也是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有效手段,从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合理设置课程安排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下手。第一是要确保体育课程的课时充足,学校要能够确保每周的体育课程时间达到规定标准,这样一来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满足他们身体发展的需求,例如体育课程可以从以前的一周一节改为一周三节,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第二是要去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不仅要具备跑步、跳远等基本项目,还要去引入一些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当地一些特色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如挑担子比赛、扔秧苗,在提高体育课程的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

结束语

总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只有不懈地努力和创新教学,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学生去参与其中,从而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真正乐趣,这也是现代教学模式彰显的魅力,对于促进体育教学在农村小学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舒鹏,黄知,杨鑫.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诉求和创新路径探究[A]2023年高等教育科研论坛桂林分论坛论文集[C].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德风文化艺术中心,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3.

[2]娄旭.乡村振兴进程中皖北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23,12(03):103-108.

[3]董伟刚.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和对策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3):128-1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