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究
摘要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幼儿园;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未来已来,行则将至,信息技术将成为未来课堂重要的教学工具。为了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园在尊重幼儿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综合利用电脑、Ipad、交互式电子白板、投影仪、教学软件App等信息化
手段,搭建起交互教学平台,发挥人机互动信息呈现及时、信息量大、动态、反馈及时、能够长期保存等优势,服务幼儿的学习与活动。
一、互联网+教育资源,优化教学环境
“互联网+教育”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等)而基于教育工作的统称。在幼儿园教育中,利用互联网全力打造幼教生态圈,开放整合教育资源,连接一切优质幼儿教育资源,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前教育的逆袭创新。在“互联网+教育”的数智时代大背景下,我园积极探索新的“未来教育场景”模式,通过对智慧教室、创客教室的探究和运用,努力为幼儿创设充满童趣的育人环境,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1.在幼儿园管理设备中融入科技元素,实现智能化管理
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应用示范园建设,通过智能管理系统,以人为本,逐步建立科学民主、求真务实、安全第一、勇于担当的管理体系,是我园近年来的办园目标。近年来,我们通过引入物联网智能手环系统,让每个孩子入园/离园佩戴智能手环,家长就可以实时在手机上查看到孩子在园的一日流程和活动情况了,包括:入园时间晨检体温、喝水次数、拉大臭次数、心率数据和心率曲线、午睡时长、小舞台表演短视频、老师给孩子的点赞鼓励、离园时间等信息,家长不仅仅可以看到当天的实时数据,还可以看周报告和历史数据,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各项生活、健康、行为数据和信息。
2.在幼儿园教学设备中融入科技元素,实现智慧化教学
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从以前的“传统教育”到现在的“互联网+教育”,从以前的“以教师为主体”到现在的“以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这其中的转变更进一步证实了互联网+的重要性,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些都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我园利用创客教室3D打印机、植物无土栽培室、“未来教室”和“智慧教室”平台等智能化设备,让孩子在探索、体验、游戏的过程中了解科技、感受科技的魅力,并能在运用科技的过程中发展智慧与创新能力。同时,凸显“AR互动”元素的智慧科探所:AR智慧课程、3D互动体感沙盘、STEAM智能分类垃圾桶、奇幻水流软件、魔法投球多元运动地面、全息沉浸式通道等;体现“科技搭建”理念的城市建构馆:大颗粒编程建构积木等等,推动学前创新素养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二、互联网+课堂教学,促进幼儿健全发展
当代幼儿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互联网+教育”的是为幼儿的学习而服务,要思考如何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应立足“互联网+”,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幼儿的特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入手,个性化的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新媒体传播技术,打造教师魅力课堂,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1.依托互联网+教育,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幼儿的学习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一个人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乐在其中。然而,学习并非天生就有,需要经过后期的适当引导与培养才能得以形成。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爱玩、好动,他们喜欢一些有趣的、新鲜的、刺激的事物,利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既易于幼儿接受和理解,而且也能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我们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的教学方式,运用扫描软件、PPT、电视一体机、希沃软件、VR技术等多技术手段,巧妙地设计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维信息相融合的课堂游戏课件,让幼儿的体验可视化,可分享,可互动,使其能更直观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大班美术活动《魔法线条》中,我们根据幼儿想象力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希沃、flash、视频编辑,手绘动画等软件制作了多媒体动画,动画中创设了变幻莫测的线条,线条里不规则的图形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不断变换的图形就像是一个个问号,不断的唤起幼儿的想象力,开拓幼儿想象的空间。生动有趣的动画将平淡的导入环节变得生动有趣,将单一匮乏的想象环节变得创意无限。此外,将音视频技术和动画技术结合起来,创设了传统教育无法实现的直观形象的动画情境,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深度融合。又如,在中班健康活动《刷掉!牙细菌!》中,利用AR互动技术,让幼儿在活动中尝试绘画、编剧、配音、配乐,三人合作制作AR动画,了解牙细菌带来的危害,学会正确刷牙的方法。这样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集图片、动画、人机互动体验于一体,创设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有趣情境,能够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2.依托互联网+教育,培养幼儿学习能力
学前教育作为儿童的启蒙阶段,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我园紧跟国家政策与时代潮流,倡导主题探究式课程理念,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量身打造涵盖主课程资源、特色课程资源、AI人工智能、AR/VR情景游戏剧场、AR/VR幼小探究学堂以及辅助资源的学习平台,接近真实世界的虚拟化教学场景,开启沉浸式、场景化深度学习,满足幼儿求知、探索、游戏、交流等需求,从小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用游戏的方式认识周围的人事物,架构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例如,在小班的数学活动《咩咩羊的生日会》中,利用AI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幼儿区分“上”、“下”、“里”、“外”的空间方位,引导幼儿用“XX在XX的里面(外面)”进行表述,在游戏环节中通过寻找房子和对应的球、黄色盒子的关系来找到动物的摆放位置,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中班数学活动《小熊探险》中,创设VR情景游戏剧场,小熊一家误入怪物城堡,危机之下,熊弟弟运用了分类知识,成功度过关卡,猜出城堡的主人并救出全家人。在此过程中,通过充满趣味的故事情节,设置了按特征找物品的游戏,将问题难度逐层递增,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解决问题,通过PK比赛,进一步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有趣、有用。由此可见,有效运用“互联网+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幼小科学衔接,助力幼儿品质培养,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三、互联网+家园共育,融通“最后一公里”
陈鹤琴先生曾说:“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的两个重要环境场所,对幼儿的成长影响不分伯仲,幼儿园离不开家庭的支持配合,家庭教育也需要幼儿园的指导和帮助,幼儿园和家庭二者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家园共育需要不断的革新,不断的优化,在新时代“互联网+教育”的浪潮中,我园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借助“互联网+”手段开展家园共育,突破学前教育的时空界限,形成联动发展格局,有效地打破阻挡在家园之间的“一层纸”,融通“最后一公里”。
1.运用新型家园互动云平台,实现家园共育的高效便捷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通过网上论坛、微信平台、幼儿园相关APP等形式的家园共育模式,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互联网+服务”已成为当前信息大潮下家园共育的“标配”不仅能提高教师、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更能拉近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心灵距离,有利于形成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家园共育体系,是一种开放多元的教育创新,为家园共育的转型升级带来契机,实现园所内涵发展、品质发展,有力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区域教育均衡化、家庭教育专业化,让“幼有所育”真正落地。因此,在“互联网+”的形势下,我园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慧心联网、热心服务,建立了幼儿园公众号、网站等家园传播平台,构建了QQ群、微信群等家园沟通平台,有效解决了家园“一层纸”的问题,融通了“最后一公里”。同时,幼儿园还关注幼儿在习惯养成过程中的时代性和趣味性,如挖掘某支付软件小程序里的“小目标”打卡等功能,强化互联网与家园共育的深度融合,努力做到热心服务“不掉线”,跟踪服务“不断档”。
2.巧用新媒体和新技术,创新家园共育网络空中课堂
家园共育,既是一份责任,又是一项使命。当下,很多新生代父母已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观对幼儿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但对于如何科学、系统地进行早教却认知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新手爸妈”更多是选择依靠专业人士或机构的指导和建议。基于这一点,我园围绕提升家长育儿能力这一重要内容,利用大数据分析不同年龄段家长的教育困惑与需求,制定班级“引领家庭成长计划”,邀请领域专家、名师与骨干教师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围绕着“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小班幼儿入园适应、家委会作用的发挥”等主题,线下与线上相结合,运用家园互通APP平台在线直播、录播转播等方式支持家长随时参与培训与学习;开展家教指导工作,录制“家园指导微视频”,遴选日常幼儿学习、活动内容制作微视频发送给家长,采用合作指导的方式促进幼儿成长。让信息技术助力家长培训与学习,实现家长育儿能力的提升,从而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例如,为激发幼儿阅读兴趣,让幼儿亲近绘本,爱上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不同年龄段搜集相关绘本PPT和视频,由老师及家长义工录制故事录音,让幼儿在亲子互动的交流中,享受快乐、收获知识。家长们和幼儿可以在家充分利用资源包进行每天的学习和活动。
在疫情期间,通过家园的沟通交流、支持合作、资源共享,给家长提供有益的教育方法和资源,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推荐书目供家长朋友借鉴和学习;开展“微爱园地”模块,将优秀家长的经验进行分享,确保所有家庭和谐融洽,科学育儿。此外,还设立“健康专栏”,从疫情防控、卫生保健、温馨提示、各类安全教育知识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健康意识、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用每日推送互动的方式,提醒家长和幼儿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同时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家园共筑孩子安全意识防护墙。
结束语:“互联网+教育”为幼儿园现代化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使幼教内容更加丰富、有趣,使幼教活动的形式更加多元,为师幼带来全新体验的轻松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课堂魅力无穷,能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力地推动了幼儿园教学的现代化,使教学资源更丰富,教学模式更自主,教学创意更多样,有利于促进儿童快乐健康、有意义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孙明敏.“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方法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03):216-218.
[2] 郭立生.“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J].中国新通信,2022,24(01):222-223.
[3] 王丽霞.“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多媒体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甘肃教育,2020(06):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