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素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生活素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用
正文
引言
生活素材是指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提取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物品或现象。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加强对其重视,积极挖掘生活素材,并且结合实际合理落实,以便为高效美术课堂的构建提供助力,促进学生学习成长。
一、生活素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时期,基于生活素材合理进行美术创作,能够很好激发学生的美术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动物、水果等,之后让学生应用自己的想象就这些物品进行夸张、变形或者组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这样不仅能很好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
(二)帮助学生理解生活的美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生活素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美。生活处处都有美,只是我们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研究【1】。而合理引入生活素材进行美术创作,便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自然景观,之后让学生采用绘画、摄影等方式,将这些自然景观表现在美术作品中。这样能够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应用自身所学将其记录下来,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活素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很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美术创作而言,实践能力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引入生活素材,能够让学生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使学生美术能力提升的同时,还能发展实践素养。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一些废旧物品合理利用起来,如纸盒、塑料瓶、布料等,然后基于此进行手工制作或者雕塑创作【2】。这样能够很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二、生活素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是十分重要的。生活素材是指从日常生活中提取的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或景象,合理引入小学美术课堂,能够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3】。在具体选择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他们比较熟悉的玩具、食物以及动物等素材,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选择一些更具挑战性的素材,如传统文化、社会现象等,以便有效锻炼学生的审美素养与思考能力。除此之外,小学美术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基于此合理选择生活素材。例如在教授色彩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生活物品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在教授绘画技巧时,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场景或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逐渐实现绘画技巧的提升。
(二)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生活素材的时候,教师还得注重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4】。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进行教师环境的不足,如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作品被重视和认可;也可以将生活素材摆放在教室的角落或桌子上,让学生随时观察和触摸,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穿着与语言进行良好生活氛围的营造,如穿着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服饰,如传统服饰、民间艺术服饰等,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美术课堂上,最终实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学生进行生活物品的制作、绘画、摄影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美术知识,同时增强他们对生活的感知和表达能力,这样便能充分发挥生活素材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三)引导学生观察和收集
引导学生观察和收集生活素材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观察和收集生活素材能够很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助力学生更好的掌握美术知识。为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认清这一点,引导学生合理进行生活的美的观察,如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仔细的观察自然景观、建筑风格以及人物形象等,并将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如玩具、食物以及衣物等,并应用自身所学分析其色彩、形状等特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素材合理收集起来,如让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照片、书籍等,分享给大家并用于美术创作【5】。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废旧物品的改造,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收集废旧物品,并将其变废为宝,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美术能力更进一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认清这一点,合理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助力美术教学更加有效的落实。如在教授绘画技巧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描绘自己熟悉的家庭成员或朋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绘画技巧。又如在民间艺术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剪纸、泥塑等传统艺术品,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除此之外,在生活情境中,教师还得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组织学生进行想象画创作,让学生描绘自己心中的理想家园、未来世界等。与此同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各种名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与分析名画中的色彩、构图以及技法等,进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力,助力教学目标更加高效的达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生活素材十分有必要,能够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认清生活素材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以便充分发挥生活素材的作用,促进学生美术能力与素养的提升,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玉琳.生活素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启迪与智慧(下), 2023(12):0094-0096.
[2]林珊.生活素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山海经:打拼(下), 2019, 000(008):P.56-56.
[3]杨闻.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 2021(7):148-149.
[4]安成玲.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16):1.
[5]朱云逸.生活素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 2023(6):179-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