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孙海静

荣成市实验中学 山东威海 264300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初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叙事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咨询技术,其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叙事疗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叙事疗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用

正文


引言

叙事疗法是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麦克·怀特提出的,它以人的生命故事为工作焦点,通过理解个体的经历来促进个体的心理成长。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面临着各种心理困惑和压力。叙事疗法以其独特的人本主义理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自我,更好的处理心理问题。为此,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应该认清这一点,将其合理落实,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助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叙事疗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意义

(一)促进学生自我认知

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合理应用叙事疗法,能够很好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在具体应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经历和内心世界,把握自身不足和优点,然后针对性的调整与改进1】。同时,在具体讲述中,还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并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这对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叙事疗法还能帮助学生清除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学会表达和处理这些情绪。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并学会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如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使学生一直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促进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只顾着理论知识的教授,缺乏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2】。而合理落实叙事疗法则能很好弥补这一缺陷,有效发展学生的社交能力,为其今后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清晰与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除此之外,在叙事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会表达自己,还能学会认真倾听与理解他人的故事,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交能力。

二、叙事疗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具体措施

(一)叙说故事,探索问题

叙事疗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主要就是通过个体叙述生活故事的方式来探索和理解个体的问题3】。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叙事疗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有效解决学生内心的困扰。在具体应用中,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空间,为叙事疗法的有效落实奠定扎实的基础。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到放松,进而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主性充足的尊重,不对学生的叙述做任何评判,只是认真的倾听和理解。这种无条件的接纳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使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故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挖掘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你在什么时候感觉到不开心?”“你可以告诉我,让你感到困扰的事情是什么吗?”借助此,能够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自身问题,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的落实做好铺垫。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得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找寻合适的解决方法4】。这样,便能很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更上一个台阶,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解构叙事,角色扮演

在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后,教师便可以着手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解构叙事,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以便找到更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扮演问题中的不同角色,如自己、家人、朋友等,让学生尝试从这些角色的立场出发,重新理解和解释问题。如某位学生和父母沟通不畅,这时,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让他们从父母的角度去看待和审视问题。这样便能让学生发现父母的立场和自己是不一样的,这是自己之前没能考虑到的,进而更加理解父母,并在今后与父母沟通的时候采用合适的方法,而不是对着来。

(三)故事改编,由薄及厚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面临的问题。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从而对其有更全面的认识。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故事改编,使学生从原有的问题基础上创造一个更加生动、有希望的故事5】。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果问题发生了某些改变,会发生怎样的情况?”然后鼓励学生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积极进行创造。借助此,能够帮助学生从问题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在故事改编的时候,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通过增加新的情节、角色和解决方案,使故事更加丰富和有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技巧,实现跨学科教学,提高故事的吸引力,助力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的落实。在改编完成之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与讨论,使他们主动交流自己故事改编过程和心得体会。这样,便能让学生更好的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

(四)问题外化,现实分离

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应用叙事疗法的时候,教师还得注重问题外化,将个人问题描述为外在的、客观的事件,帮助个体从问题的困扰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客观地看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得注重现实分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并不代表事实,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正确有效的管理他们。如某位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无聊和困惑,他可能会认为这种感觉是永久的,并且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导致的。这时教师便可以合理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感觉知识暂时的,并且可能课堂环境或个人情绪状态有关,而不是他个人能力的反映。这样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健康的自我形象,并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自主调整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上,实现有效的学习与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合理应用叙事疗法十分有必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自我,有效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为此,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需要加强对其重视,正确面对现存问题,然后基于此探究有效的实施路径,以便充分发挥叙事疗法的作用,助力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朱雅勤.叙事疗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应用与思考--以"我和压力的故事"一课教学为例[J].现代教学, 2020(20):3.

[2]梁臣凤,耿春华.叙事疗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 2023(22):8-10.

[3]吴正慧,程族桁,王洁莹,等.叙事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 2023(4):205-207.

[4]徐燕.叙事疗法在初中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J].大众心理学, 2023(9):21-22.

[5]寇艳.叙事疗法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成效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 2023(12):100-10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