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本书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组织策略探析
摘要
关键词
整本书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组织策略
正文
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当然是与我们的母语息息相关的,虽然它只是一些文字,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文字之中竟然真的蕴含了"魔法",会为每个阶段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都会逐渐打下坚实的现代语文教学基础,并且比过去更加的的注重对每个阶段学生相关知识综合阅读能力的基础知识进行培养。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已经逐渐发现了通过整本书的理念,注重学生阅读教学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整本书的理念最早是由叶圣陶先生所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应当只局限于去看教材,还应当去阅读更多的书籍来丰富自己,在今天,人们也逐渐发现了其具有的重要性,并逐渐实施。
一、整本书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加强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一直都是十分关键[1]。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存在着一定的"魔法",这让每个人可以感受并得到不一样的魅力,所以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能够有一定不同程度的综合提高,阅读就是最好的培养方式之一,通过语文阅读可以去直接激发培养出一个学生的潜能,为一个学生在未来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就会打下一定的基础。除此以外,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理念下面还可以培养其他很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语文写作方法思维特点模式的综合培养,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写作方法思维特点有一定不同程度的综合形成。当教师在布置相关任务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写作特点等进行一定程度的体现,并把这些内容写出来。学生通过整本阅读的方式不仅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对于阅读来说,教师应当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应当多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助于小学生整体观念的树立
对于处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都在一个发展的成长过程当中,语言文化功底上还是处于一个萌芽期,而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在平常的语文学习过程当中整天所要面对最多的就是一本语文教材课本。但是对于目前语文教材课本中已经存在的一些文章来说,大部都还只是选取了原著其中的一部分。对于名著课文的一些相关教学内容来说,学生在整个的阅读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只是按照名著原文的具体顺序开始进行阅读学习。由于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教学内容都还只是文学名著原文中的一个节选部分,所以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在引导学生开始进行阅读时,不仅仅只是要做到让一个学生完全掌握语文课本上的一些知识,还应当注重让学生去对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去进行整本的阅读,让学生对其有一个熟悉的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对学生整体观念的树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有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来说,其中的内容都是比较简短精炼的,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就感觉这些知识就好像是突然就在那里一样。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有一定的掌握而且在对其进行运用的时候可以更加显的得心应手。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在日常学习语文的这个过程当中应该将小学课本中的一些知识点内容进行一定的相互串联,通过对在小学课本中学习中得到的一些相关语文知识与日常语文阅读习惯进行一定不同程度的相互融合,让学生在以后的日常学习语文过程中中也可以逐渐形成一个较为良好的日常阅读思维习惯。
二、基于整本书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组织策略
(一)做好整本书导读活动
整本书的理念就是通过阅读一整本书的课外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就需要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来通过自己去完成关于一整本书的阅读,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就需要去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教师去针对整本书的阅读进行一定的导读活动,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为学生介绍关于图书背后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在脑海当中对文化常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性。然后,对于教师来说也要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根据图书中存在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情景的一定创造,从而去激发出小学生关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从内心对图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好奇性,最后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够自己可以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所以导读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三毛流浪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这本书去安排一个导读课,能够很好的去激发出学生对《三毛流浪记》的阅读兴趣。首先,因为《三毛流浪记》存在着许多优秀的动画影视作品,教师就可以首先通过《三毛流浪记》的动画来创造出一个课堂情景,通过这样的情景可以让学生看到一个穷苦可爱善良的形象。然后,教师就可以恰当的提出一个问题:“三毛为什么不能像我们现在一样坐在教室里面上课?”笔者询问:“对于这一个问题来说,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有的学生会认为因为他没有和我们生活在一个时代;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因为三毛太穷了没有钱读书;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因为三毛没有爸爸妈妈等等。对于这样的现象,教师不能直接把答案讲给学生,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为学生讲述,在三毛的身上有着现在很多孩子身上存在着的东西,但是他经历过了许多现在孩子没有经历过的东西,而至于对于三毛来说他为什么不读书,就需要学生通过阅读《三毛流浪记》从中去找存在的答案。接着,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首先观察《三毛流浪记》的封面,先解说了关于三毛的人物形象,同时会朗读一小段《三毛流浪记》中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对三毛的形象首先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相信学生对《三毛流浪记》的阅读兴趣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而教师后面对学生介绍《三毛流浪记》的目录构成和作者的简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阅读这本书的期待性,也让学生能够自己去制定关于自《三毛流浪记》的整本书阅读学习活动。
(二)制定弹性的整本书阅读计划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参与行为直接影响着阅读课的教学效率,也关系着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2]。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要制定一个计划的基础上就与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息息相关的。想象一下,如果对于一本书的阅读时间比较短,但是这本书阅读起来难度会比较大,对于学生来说就不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每天应该读多少,对于学生来说就会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最后就会导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重视,随便看一下就可以,没有体现出阅读的真正价值。所以对于教师而言,从学生本身出发来分析学生的阅读水平,然后在图书难度的基础上去设计出一个整体的阅读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学生在阅读水平的表现上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无法去制定一样的阅读计划,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要通过分层的弹性阅读计划来帮助学生完成一个制定的阅读任务。
例如,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这本书中存在的阅读难度然后去为学生制定出相关的弹性阅读周期。首先,《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众所周知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存在的神话的一些故事,虽然可能看起来有点长,但是其中的每一个神话故事情节都是十分有趣的,而且语言比较朴实无华语言,充满想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对其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去阅读这本书。然后对于学生来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已经能够自己去对文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一定的整合能力,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不会那么吃力。所以,教师对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阅读周期就可以先设置成两个周的时间。然后,对于学生来说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去分配自己每天需要阅读多少。如果学生在前面的阅读过程当中感觉到比较吃力,那么就需要及时地反映给教师,然后教师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延长。同时,如果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以很快的阅读整本书,而且剩下的时间还能够很充足,那么对于阅读的时间就可以进行一定的缩减,由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而做出一定的调整。
三、结束语
基于整本书理念的小学阅读教学已经正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对培养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整本书理念下小学阅读教学的组织策略,首先分析了小整本书理念下小学阅读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两个策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总结。
参考文献:
[1]王琪.基于整本书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组织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06):41-42.
[2]吕华英.小学语文构建自主阅读课堂的教学组织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