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档案文化价值及其建设方法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陈家辉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委宣传部 山东省 临沂市276017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制度转型的背景下,事业单位逐渐认识到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重在通过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来提升单位的外在形象,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营与发展。现阶段,档案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的基础性工作。因其能够促进各项工作高效开展、推进事业单位文化建设,所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档案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挖掘和利用档案资源,通过档案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为此,事业单位需要明确档案文化的价值,并且加大建设力度,探索更加有效的建设方法。

一、事业单位档案文化价值

(一)能够推进社会文化记忆构建

在社会文化中,档案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在社会文化记忆中,涵盖多元化内容,包括学习、传承、实践、研究等。这些内容都会与档案相呼应,表明档案属于文化的记忆要素。在事业单位当中,档案不但能够对单位发展的情况进行直观反映,体现出单位发展的历史,还能够实现对社会文化的积累。近些年,有很多事业单位都会注重强化对档案信息的挖掘。经过对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实现对单位文化记忆的保存,以此凸显出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功能,推进社会文化记忆的构建。并且,事业单位通过对现代化传播手段加以运用,还能够实现对单位档案记忆的开发以及利用,实现对档案文化建设价值的宣传,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事业单位在建设档案文化的过程当中,会注重结合档案记忆构建的理论,凸显出红色记忆资源开发、城乡记忆工程建设等特点。由此可说,事业单位档案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事业单位工作者可以通过社会文化记忆的保存,来发展自身专业能力,并且获得经验认知,进而使得档案文化得到传承。

(二)能够满足多元文化休闲需求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并且逐渐延伸到精神层面的需求。而对事业单位的档案来说,属于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化产品,档案文化将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而发展,从而使人们在接触和了解单位档案文化的过程中,获得愉悦和启迪。这样便会放大事业单位档案的休闲文化价值,满足人们的多元文化休闲需求。由于文化创新属于建设事业单位档案文化的动力源泉。所以,事业单位通过对档案文化建设方式进行创新,便能够运用先进技术为大众提供档案史料。如此,就能够便于大众借助档案对相应的信息加以查询,进而获得档案文化产品,满足求知的欲望。并且,在具体对档案进行编研的过程当中,通过将碎片化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并且融入编研工作人员的主观意识,便能够体现出档案文化建设的创新性价值。可以说,事业单位档案文化在满足多元文化休闲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可以结合事业单位档案中的内容进行创新,通过去粗取精,进而实现档案文化的创新,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

(三)能够积淀以及传播社会文化

对文化来说,属于对已经发生现象的符号化积淀。档案自身就属于文化的一种积淀,能够凸显出对社会文化进行积淀以及传播的价值,事业单位的档案文化也不例外,能够实现对历史、科学技术的延续,其价值能够凸显出永久性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价值会与商品的使用性具有紧密联系。如果商品失去自身的使用价值,商品价值体系便会消失。不过,事业单位的档案文化却能够帮助人们提升对世界加以认识以及改造的能力,进而强化对社会文化的积淀传播。在事业单位中,档案室不但能够对历史的记忆加以保存,还会将历史与现实进行衔接,以此实现对社会历史文化的传播。并且,档案的记录能够凸显出原始性的特点,据此可以成为对信息进行传承的载体。事业单位所保存的档案不但会对历史文化底蕴加以反映,还会实现对社会文化活动的有效记录。对档案的利用便属于档案的传播。事业单位档案文化在实现传播价值的过程当中,主要就是依靠档案的编研以及档案的查阅所实现。事业单位档案文化价值,在特定阶段虽可通过量化手段进行衡量,然而鉴于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其实际价值远不止于此。随着单位的持续进步与发展,档案文化所体现的价值会日益全面和深入,能够实现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且也会成为科技更新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助力。

二、事业单位档案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全面系统原则

事业单位在对档案文化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应注重遵循全面系统原则,也就是要求事业单位在档案文化建设中,要有全局性的视角,确保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到利用,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得到充分地重视和精细地管理。同时,档案文化建设应当与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规划紧密相连,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进而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档案文化系统。

(二)开发服务原则

近些年,在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档案文化逐渐凸显出自身作用。为此,事业单位在建设档案文化时,就需要注重遵循开发服务原则,也就是要求档案文化建设应当以满足利用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档案资源,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档案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宝贵的信息资源,相关人员需要注重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档案资源,为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参考、业务支持和知识服务。

(三)动态管理原则

事业单位档案文化的建设不但属于静止化的物态展示,也会呈现出档案文化元素的动态化积累、扩散、流通的特点。所以,档案文化的建设应遵循动态管理原则。档案文化管理应当是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变化。这要求事业单位在档案文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档案的保存和保护,还要关注与其他文化的整合,以此衍生新型内涵,使档案文化在动态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四)系统发展原则

在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工作中,档案文化属于重要组成部分,与事业单位的整体文化体系紧密相连。因此,档案文化建设应遵循系统发展原则,与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战略和文化规划相协调,共同推进事业单位文化的发展。系统发展原则要求事业单位在档案文化建设中,要有长远的眼光,注重档案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使档案文化能够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为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三、事业单位档案文化建设方法

(一)强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事业单位在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中也应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强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以此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当中,事业单位应注重结合信息技术的专业化以及信息化特点,实现对专业档案管理系统以及档案工作平台的建设。并且,应注重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做好设施设备的配置工作。结合系统以及平台的运行需求,对更加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服务器进行配置,以此成立具有较强综合性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室。通过结合动态监测系统,以此对档案的传递情况进行监控。这样,便能够实现硬件设施的建设。而针对软件方面的建设,事业单位可以选择依靠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辅助,实现对优质APP的开发。通过借助相应的软件,进而提升档案的服务质量,形成档案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这样,也就可以高效地对事业单位档案资源进行开发以及运用,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准,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二)拓宽档案资料传播渠道

事业单位要想实现对档案文化的建设,发挥出档案文化价值,就需要注重强化对档案信息传递平台的打造,借助平台来对档案资料的传播渠道进行拓宽。这样就能够为档案资源的利用者提供档案获取的渠道,在更加便捷的条件下实现档案信息的传递。在此过程当中,事业单位应注重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例如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应用程序等渠道,将档案文化内容推送给更广泛的受众。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举办档案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增强档案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借助声光电形式,对早期的平台档案展示限制加以打破,借助互联网来实现对影音档案信息的传递,以此提升档案的传播速度。不过,在对档案信息进行传播的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应注重简化传播的手续,合理分配档案应用的权限,以此发挥出各种档案的基础性服务价值,对基层业务工作的档案使用需求加以满足。通过拓宽档案资料传播渠道,不仅能够提升档案文化的社会认知度,还能够增强事业单位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种互动与交流有助于事业单位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从而进一步优化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三)注重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对档案文化产品来说,主要指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挖掘、整合、加工与创新,形成一系列具有文化价值和市场潜力的产品。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能够将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和经济优势,进一步推动档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开发档案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紧密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资源优势,找准文化产品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编写档案史料、制作档案影视片、开展档案主题展览等方式,将档案中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文化传承等元素进行提炼和呈现,打造独具特色的档案文化产品。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积极探索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领域的合作,开发更具市场潜力的档案文化产品,推动档案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在开发档案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还需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确保档案文化产品的原创性和独特性,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积极寻求与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合作,加强对档案文化产品的登记、保护和推广,进一步提升档案文化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扩大对事业单位档案文化的宣传。

(四)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事业单位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的支持。因此,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是提升档案文化建设质量的关键。在此过程当中,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信息技术、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专业素养。通过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档案管理技能,提高档案整理、编研、保护和利用的能力。并且,事业单位还应注重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服务精神,积极鼓励员工在档案文化建设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活动。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针对档案文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档案管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如此,不仅可以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档案文化建设队伍,为事业单位档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加强档案文化阵地建设

档案文化阵地是事业单位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档案文化阵地建设,可以更好地展示和传播档案文化,增强档案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在加强档案文化阵地建设方面,事业单位应注重实现对专业档案部门的建设,借助专业的档案馆来对档案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并且,充分利用现有的档案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档案文化展览。通过定期举办档案展览活动,向公众展示事业单位的档案珍品和特色文化,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和参与。事业单位还可以结合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时机,推出专题档案展览,增强档案文化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应加强与当地文化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档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与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合作,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共同打造档案文化品牌,提升档案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在加强档案文化阵地建设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当重视激发公众与单位职工对档案文化的参与热情,让其成为档案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通过举办档案文化讲座、开展档案知识竞赛、组织档案文化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吸引公众和单位职工参与档案文化的建设,以此实现对档案特色文化的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档案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通过运用上述建设方法,能够帮助事业单位逐步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档案文化体系,实现档案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并且,还能够提升事业单位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不过,随着社会以及事业单位的发展,档案文化建设势必会面临挑战。唯有加强对档案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档案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才能够为事业单位档案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提供保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