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正文
1 建筑给排水工程实施重点与难点
1.1建筑给排水工程实施重点
当前建筑工程建设规模增大,在实际运营期间的用水量提升,排水量集中。仅采用传统给排水方式极容易出现管道系统静压力增大等问题,使管道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在建筑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给排水管网竖向区域划分工作,合理设置管道井水压力值。建筑给排水工程实施期间也需要与建筑消防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好给排水管网及消防系统的有效衔接,切实满足建筑消防用水需求。
1.2建筑给排水工程实施难点
在现阶段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由于没有与土建工程密切配合,导致给排水管道的预留质量不佳,经常会在给排水管道施工期间出现管道预埋深度不足、孔洞预留位置不精准问题,导致后期给排水施工难度增大,施工变更现象频繁出现,严重影响到工程整体施工进度与施工效益。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大部分设置在地下室中,导致地下室处管道种类多,不同管线交叉冲突,切实增加了给排水管道施工难度。
1.3工程设计图纸审核
施工图纸审核是工程施工高质量开展的基础与关键,需要通过对施工图纸内容的充分分析,了解工程的设计要点以及施工关键点,以便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施工管控,保证每一环节的工程建设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所以需要通过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的方式,掌握建筑施工结构以及施工工艺等各项内容,保证涉及的各环节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及时对存在的设计问题做出调整,确保工程施工进度能够得到可靠保障。
2通病问题的有效防治措施
2.1管道堵塞预防
为有效预防堵塞问题,在进行给排水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对管道进行临时封口处理。需要采用密封性理想以及容易移除的材料,作为管道的封口材料,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泥沙堵塞管道的状况或者其他杂物掉落到管道中的情况。在进行管道安装之前,也需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对管道进行前期的清洁处理。如果发现已经存在堵塞问题,需要及时通过截断管道或者其他方式进行维修,以免堵塞问题对后续的管道施工与使用产生不良干扰,需要展开多个堵点顺序排查,并在完成排查之后进行施工验收,确保不会出现堵塞隐患。
2.2管道渗漏预防
管道以及接头出现质量问题,是导致渗漏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设计规划内容对管道的质量以及规格等各项情况进行审查。同时,做好管道的保护工作,需要对预埋管道进行管道保护层的设置。在户外所使用的管道,需要对其耐久性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在外界环境作用之下,不会出现腐化等方面的问题。对管道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处理,避免与其他预埋管道发生冲突。定期对管道质量展开检查,及时对因为外力或温度等因素作用下的变形问题进行处理,从而将渗漏问题发生可能性控制在最小。
2.3沟槽泡水预防
在进行沟槽开挖之前,需要对周边的地质情况以及水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掌握地下水的分布以及地下其他管道排布情况,对软土地质进行处理,对施工管道的具体安排位置进行合理设置,及时避开不利地区保证沟槽渗水问题能够得到妥善预防。同时,需要对开挖顺序进行合理控制,防止沟槽开挖施工对周围土壤硬度以及管道结垢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枯水期阶段进行沟槽施工。避免沟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之中,做好土层保护工作,及时对泡水问题的沟槽进行抽水处理,避免严重泡水问题对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4管道噪音预防
为妥善解决噪声问题,首先需要对给排水管道的设置位置进行合理规划,要避免管道设置位置离起居室的位置过近,保证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的噪声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控制;其次需要对管道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通过将其设置为中空管道的方式,利用橡胶圈密封进行连接,同时通过对减压阀以及橡胶垫的应用,对给水管道和支架的连接位置进行处理,做好噪声的控制工作;最后通过在管道外部包裹隔音棉的方式,或者使用其他的隔音材料,保证管道的噪声能够得到合理控制。
3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3.1建筑给排水技术分析
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的重要步骤,其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特点为管线预留、管道安装、试压和灌水和系统调试等。给排水系统中的技术要求和技术参数有助于达到最后的验收结果,因此总体的工程质量应以施工过程为基础,系统化调控施工图纸的相关内容,进而结合实际建筑施工工作内容,对整体性的施工技术应用进行分析,这对于施工团队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3.2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准备工作分析
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准备过程中对于图纸的理解及审核应尤为关注,通过对图纸的解读与分析,提升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而部署好施工的各个环节。由于建筑给排水主管道施工主要位于地下部分,按照实际工程参数的需求,分析工程中所能够体现出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3提升供水资源利用率
针对高层建筑,其给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及一次、二次供水系统的建设,给排水的整体供水方案提升了新的技术要求,同时在供水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应结合新型技术的要求,分析供水系统的主体和配套设备,应确保水箱及水泵的整体化应用,提升整体泵组及辅助性泵结构系统中给排水系统的合理化应用及分析。
3.4给排水管道的严密性
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管道的严密性,这样才能够依据管道来检测水压,同时结合水压及满水试验来检测给排水管道是否漏水,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最为常用的检测方式是根据管道周围是否存在积水,从而确定对应的外部环境,在施工和输水的过程中,在管道内部预留一部分的水量进行试验和测试,确保在测试的过程中能够依据实际的工程内容进行主体结构的分析,在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过程中应结合主体结构完成的情况,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细节性内容与实际的具体措施具有一定的应用性,从而确保和完善工程要求。
3.5有序开展材料质量检测
为从根本上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实施质量水平,需要有序开展施工原材料质量检测工作。派遣专业人员全程参与到材料采购与质量检测环节。对比分析原材料供应商、生产能力、信誉度,要求选择的施工材料必须具备完整的出厂合格证以及质量检验报告,确保施工材料质量以及应用效果与建筑给排水工程实施要求相符。
3.6着重处理施工安全隐患问题
细致分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隐患,并基于此信息安全隐患制定有效解决方式。具体而言,在施工设备安装及管道加固工作开展期间,必须关注支架安装工作,细致分析设备承载力,保障接口稳定性。建筑给排水工程支架会采用型钢支架,由于此种支架的稳固性更高,不容易在长期运行期间出现锈蚀问题,对保障工程建设期间的安全效益意义重大。
总之,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的专业性强,监管难度较高,如没有加强施工期间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力度,极容易引发各类问题,导致建筑工程实施期间综合效益受到不利影响。因此为保障建筑给排水工程顺利开展,需要依据工程建设要求,组织各部门有效沟通协作,分析并解决存在于给排水工程实施期间的难点问题,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实施全过程均能够得到全面管控。
参考文献:
[1]赵建伟.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通病与预防[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4):190-192.
[2]梁安.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通病及防治[J].门窗,2019(21):44.
[3]杨晓艺.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通病及防治[J].四川水泥,2019(10):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