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处于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应该具备的能力
摘要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能力提升
正文
引 言:在融媒体时代,传媒出版行业百花齐放,其中包含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等形式。在大数据交错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信息,此时需要新闻编辑人员在工作中,在其中精准地把握能为国家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提供助动力的信息,并将其内容进行优化,并广泛传播,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支撑。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新闻编辑人员在工作开展时,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发展和信息的命脉,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优化工作效能,以此为大众生活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新闻信息。
一、融媒体的特点
融媒体主要为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发展的媒体形式,其中包含纸媒、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是各种形式的媒体载体能信息技术引导下,不断地进行融合与利用,进而提升媒体的价值和功能。融媒体具有媒体信息的交互性、实时性、协同性和集成性。其具体表现如下:其一,媒体信息的交互性:由于融媒体时代下能够进行多种媒体形式的共存,因此,信息的创博这和接受者能够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控制、编辑等,而其具有的交互性不仅能有效促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个性化意愿进行问题的解决,还能借助此方式进行沟通,以此提升实际的工作效能。其二,媒体信息的实时性:在人体的感官系统下,能够及时进行媒体信息的交互,进而将音频、影像等进行实时性的连续传播。其三,媒体信息的协同性,融媒体属于多种媒体的融合,因此其具有各个媒体传播发展的特性,但是又由于各个媒体形式自身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因此为提升发展的有效性,在融合中加入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时空的协调,以提升实际传播的协同性。媒体信息的集成性:融媒体本身属于多种媒体形式的有机集成,能够将媒体进行全面的融合,在融媒体中覆盖了多种媒体信息,且覆盖面广、技术手段全,受众传播面大,因此,集成性较为明显。
二、处于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立足于国家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融媒体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各类信息以惊人的速率快速传递。而在此过程中,由于因特网的流行,新媒体使用者逐步增加,信息传出后将很快被许多人接受,并且对个体乃至整个社会有一定的影响[1]。消息传递之后会带来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它的内容是否与社会主义价值关系相契合。新闻信息传递过程中对观众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编撰者,其在进行信息编辑期间在其中蕴含着怎样的价值观,其在呈现给人们期间,就会影响人们怎样的价值取向,在人们进行浏览的过程中,则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新闻编辑在融媒体时代应发挥好自己的正面作用,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质,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上,新闻编辑在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用自己的语言来传递正面的消息,引领人们的思想,从而对整体的社会风尚起到正面影响的作用[2]。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少儿方向的信息传播期间,由于大部分受众是孩子,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没有独立自主的思维,且未具有良好的判断力,极易被外界的消息所左右,因此新闻编辑在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还应尊重幼儿自身的情况,并在其中融合大量的正能量、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以此对观众的准确传达正面的舆论导向和思想的引导,以防止负面效应的产生。
(二)批判式接收传统,具有专业知识和政治素养
在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为提高新闻媒体编辑素养,需要进行批判性地接收其中的信息,进行主流信息的挑拣和筛选。尽管在各种新兴媒体大数据时代的盛行下,新闻编辑所牵扯到的数据内容和信息也日益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工作方式被各新型工作方式所替代,但这并不代表着传统的编辑素养没有半点可取价值,其中在传统的编辑基础素质中,包括许多关于编辑工作者的个人价值品质、法律性原则和文化传承等,在当今融媒体时代环境下,仍旧具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3]。因此,要想在融媒体环境下,更好地提高新闻编辑个人素养,促进自身不断地发展,首先要批判式接受传统媒体编辑工作中存在的有益元素,并将其与自身的需要相融合,以此进行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虽然我们要在某种意义上接受传统的编辑素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素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滞后的因素,这要求我们从各个角度来检讨传统编辑模式中的素养,在融媒体时代和社会环境下进行自信的辨别和整合。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注意的是,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一改传统的直接运用可取因素形式,而是进行多方面的审视和整合,并在审视和整合的过程中为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素养提升提供助推力。以批判为手段进行传统编辑素养的审视,需要相关人员在反思中继承和进步,在融媒体时代条件下,对传统要素优化与时俱进地发展和调整,唯有将更多的时代性因素加入传统的编辑素养之中,使其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素养,才能够在当今融媒体时代的环境下,进一步提高新闻编辑素质。
基于此,在融媒体条件下,新闻编辑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思想素质。所谓的专业知识,是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编辑人员应当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而所谓的政治素质,是能够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时事政治进行及时、准确地理解。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运用语言表达立意饱满的文体,防止出现一些低端的、无谓的编辑失误,以减少人们对新闻品质的质疑。其次,要充分利用新闻栏目在社会上所起到的导向作用、传递正能量、推动建设和谐、美丽的社会生活,作为一名新闻编辑者,必须对当前新闻信息、时政热点等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继而使其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4]。如此方能在防止出现失误的同时,新闻编辑人员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还能体现出一个编辑自身的内涵和水平,以促使编辑在撰写稿件时,所撰写的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对当下的时事热点进行全面的解读。此外,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的同时,应注意将两者有机结合,确保文字的流畅性,浅显、自然,使观众易于接受,也更易于了解。
(三)提高新闻敏锐度,能不断推动新闻内容创新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内容变革是一种必然的发展方向,这需要编辑者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始终保持着对新闻的敏感,始终保持着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在融媒体条件下,编辑人员工作重点已不仅仅是对新闻稿件的挑选与修订,其功能还涉及对信息的过滤与编辑,对新闻的真伪进行鉴别,在一定程度上还涉及报道[5]。新闻编辑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兴起,用现在面前的信息较为庞大且内容复杂、繁复,因此其应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和政治素养,进而能在海量的新闻资讯中,抓紧其中较为热点且能满足人们需要的资讯。因此,新闻采编必须从读者的视角出发,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所接受。同时,还应准确把握政治导向和舆论引导,保证所收集到的新闻信息及报道内容与国家政治方向、舆论宣传导向相一致。因此,要做好新闻报道,需要对信息进行深入的解读,并具有深刻的了解,同时具有准确的定位,以此促使其能进行创新性的新闻报道,且新闻具有层次性、深入性,如此才能让新闻更有价值、更有影响力。
(四)紧随环境的发展,具有应变能力与表达能力
随着融媒体的发展,对编辑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在融媒体的持续发展中,信息的传递渠道也日趋多样化,例如广播电台、现场直播、移动应用等。多样化的信息交流方式导致信息的复杂性和突发性。比如广播电视,由于收听人数众多,出现的意外情况常常无法完全避免,对编辑人员的要求是要具备弹性和适应性。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多样化的大环境中,现场实况转播更是得到大众的认同与青睐,并逐渐成为融媒体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新闻传播具有不可逆的特点,在传播之后若是遇到某些问题,根据强大的应变能力,编辑人员能够迅速地制定出相应的应对计划,如此方可在新闻的编撰中“妙手回春”。总之,新闻信息的编撰与整理成功与否,与编辑人员的随机应变能力的如何是分不开的。其次,良好的表现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良好的表现形式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进而传递出关键的内容,也能增强新闻的传播力。在融媒体发展的背景下,编辑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编辑人员必须有很强的写作能力。在发布消息期间,编辑要确保消息的真实性,之后要坚持按照新闻六大元素的要求,降低错误率,对语言和内容进行精练,努力做到准确、简洁。语言的运用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艺术。对于编辑来说,拥有一颗对自己工作充满激情的心,用强烈的责任感来激励自己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五)融合当前时代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不管是融媒体时代背景,还是新闻编辑素养,其最重要的交汇点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的整理和运用,也就是说,融媒体时代背景,是有关的媒体工作者,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或在各种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地区性的发展氛围,这是所谓的“融媒体”。从这一特征不难看出,在这一特征中,信息技术手段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要在融媒体时代下,要不断地提高新闻编辑的素质,并探讨工作相关的创新途径,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持续地提升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传播中运用信息化工具的水平,只有强化其技术运用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达到创造更多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人们获取信息要求,及时进行动态发表、可持续发展的新闻信息。根据调查可知,在信息技术手段逐步普及的时代,尽管接触到信息技术的人越来越多,但对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仍然存在着一知半解的问题。在新闻编辑过程中,许多新闻编辑工作者,由于过分注重工作中的快捷方式,通常只是运用部分成效较好的方式对有关新闻工作进行编辑和处理,而这些依靠于便捷式技术获得的成品效果或者有关手段实行的信息整理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导致新媒体的编辑工作者对这些内容过于依赖,而且这种依赖,只是一种模糊的认知,但是一旦养成习惯,会在一定程度上却会出现信息的高度相似和类型相撞,若此时再进行内容和形式的转变,则在此种情况下,新闻编辑很难及时地进行自我调节,进而对他们的工作指标和新闻编辑的素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新闻编辑人员对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原则和现实认识,是确保新闻编辑素质得到更大发展的基础,对于新闻编辑人员工作素养以及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建立数据处理与整合意识
在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要想提高新闻编辑的素质,要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形势、国家发展方向以及人们的兴趣取向,对新闻编辑的有关行为或工作岗位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势进行规范和要求。在融媒体时代,对新媒体数据工作者和编辑人员的需求是要具备更强的数据处理与整合意识,伴随着各种信息平台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在对数据进行整理期间,出现大量的、鱼龙混杂的数据流,逐步对新闻编辑有关的行动和工作顺利开展造成障碍,因此对新闻编辑工作者提出更高的数据处理意识和整合意识,才能让新闻编辑工作者能够在海量的数据信息流中,收集自己所需的有关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和编辑。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要在融媒体环境下,在新媒体环境下,促进新闻编辑素质的发展,寻找相应素质的提高和创新途径,此时应要考虑的是新闻编辑工作者的数据处理和整合意识的构建,如此方能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新闻信息的需要。
(七)立足于融媒体环境,提高学习强国供稿编辑能力
随着融媒体发展,要想提高新闻编辑的素质,增强新闻编辑的职业能力,使其能不断根据社会发展主流进行稿件的编写,并提升自身的思想应及时和职业素养,应以移动终端为立足点,时刻借助短视频,如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多种形式进行思想的提升,不断地进行当前政治思想的解读和深化,并将其呈现在稿件中,以促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深入了解当前国家的形式,并紧跟国家的步伐不断前进。此种方式不仅能优化编辑的能力,还能强化编辑自身的工作效能,使其撰稿能力、稿件能力都有质的提升,进而搭建融媒体环境的新生态,争做社会主流媒体,为国家发展战略、民族精神、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与深化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融媒体时代作为当前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新闻编辑人员应在此过程中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地进行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并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应做好信息筛选和信息过滤的工作。同时,新闻编辑应立足于社会的发展,时刻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念,进行专业知识和政治素养的优化,并提高信息的敏锐度,紧抓当前时事热点、真实的新闻,并在新闻编辑中,融合信息技术和时代发展需要,进行数据的处理和整合,汲取资源中的精华呈现给大众,为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如涵,白顺阶.智能媒体时代的新闻策展:基于对传统媒体新闻记者把关实践的观察与访谈[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06):95-104.
[2]朱秀文.融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与改善策略[J].新闻文化建设,2020(18):150-151.
[3]崔岩.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4):157-159.
[4]宋晓薇.媒体融合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J].记者摇篮,2020(12):124-125.
[5]王菊萍.新媒体环境背景下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探析[J].大陆桥视野,2020(12):9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