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汽轮机组节能降耗技术探讨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李冬明

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 大连 116400

摘要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用电需求持续攀升,这就需要火电厂持续、高效、安全的生产运营,提供更多的电能,满足实际需求。但对火电厂运行实际情况予以了解,汽轮机组能耗较高,与我国提倡的节能环保理念不符。对此,需要火电厂加强汽轮机组节能降耗技术研究与应用,尽可能地降低能耗。以下本文将从概述火电厂汽轮机组的工作原理及能耗特点展开,分析和探讨火电厂汽轮机组节能降耗技术。


关键词

火电厂;汽轮机组;节能降耗;实施策略;

正文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节能降耗已成为各行各业面临的重大课题。火电厂作为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和能源消耗问题亟待优化。汽轮机组是火电厂的核心设备,对其运行特点和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火电厂汽轮机组的工作原理及能耗特点

(一)汽轮机组的工作原理

火电厂汽轮机组是电力工业中的重要设备,它负责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火电厂中首先需要通过燃烧过程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燃料,通常是煤炭,在燃烧室内燃烧,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热能。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随后进入锅炉,通过与锅炉中的水进行热交换,使水加热并转化为蒸汽。高温高压的蒸汽随后进入汽轮机,促进热能转化为电能。汽轮机这是汽轮机组的核心部分,它是由多个旋转叶片和固定叶片组成,这些叶片交替排列在汽轮机的转子周围。当高温蒸汽进入汽轮机时,它冲击并驱动旋转叶片,使转子旋转,而转子的旋转动力随后传递到发电机,以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在汽轮机中,蒸汽的压力和温度逐渐降低,从高压缸到中压缸,再到低压缸。在每个缸中,蒸汽都通过一系列叶片和喷嘴,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随着蒸汽在汽轮机中的流动,其压力和温度逐渐降低,最终排出汽轮机,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排出汽轮机的低温低压蒸汽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使蒸汽冷凝成水。冷凝水随后被泵回锅炉,重新加热并转化为蒸汽,从而完成一个热力循环。总之,火电厂汽轮机组的工作原理涉及燃烧、蒸汽轮机、冷凝器和发电机等多个环节,通过燃烧过程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在汽轮机中驱动转子旋转,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转子的旋转动力进一步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从而实现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1]

(二)汽轮机组的能耗特点

汽轮机组是一种常见的能源转换设备,其能耗特点为:

1)高效能耗。汽轮机组的能源转换效率一般较高,特别是在大型发电厂中使用时,能够实现较高的能源利用率。这主要体现在热效率的提高,应通过优化设计和运行参数的调节等做法,促使汽轮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较高水平。

2)部分负载能耗。汽轮机组在部分负载运行时,其能耗特点可能会发生变化。在低负载运行时,汽轮机组的效率可能会下降,而在额定负载以上运行时,效率可能会有所提高。因此,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负载匹配,以达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果。

3)燃料种类影响。不同类型的汽轮机组使用的燃料种类不同,燃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能源的消耗情况。汽轮机运行过程中采用煤、燃气、石油等燃料,其能耗特点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燃料类型。

二、火电厂汽轮机组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

火电厂汽轮机组是通过燃烧燃煤、燃油等燃料产生热能,利用汽轮机转换成机械能,再经发电机转换成电能。在整个发电过程中,汽轮机组是关键设备之一,也是消耗能量最多的设备之一。因此,实现汽轮机组的节能降耗对于火电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节能降耗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火电厂燃料成本占据了大部分生产成本,而汽轮机组是燃料转化为电能的媒介,通过提高汽轮机组的效率和降低能量损耗,可以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发电成本。其次,节能降耗有利于环境保护。火电厂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其排放对空气质量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通过提升汽轮机组的效率,可以降低燃料的消耗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最后,节能降耗对于延长设备寿命也具有重要意义。汽轮机组是昂贵且重要的设备,通过降低运行过程中的损耗和磨损,延长汽轮机组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综上所述,火电厂汽轮机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还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整体发电效率,提升火电厂的竞争力。

三、火电厂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存在的问题

(一)汽缸效率低

对火电厂所应用的600 MW超临界汽轮机组运行实际情况予以了解,其长期运行的过程中也容易受某些因素影响,发生异常现象或者故障现象,导致汽轮机运行效果不佳。目前,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汽缸效率低,不仅会影响电能转化,还会增加能耗,与我国所提倡的节能环保理念不符。经进一步分析,造成600 MW超临界汽轮机组运行期间出现汽缸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通流部分结垢、气封间隙汽缸大等,这需要相关维修人员予以检修处理。如若检修后汽缸效率依旧未能显著提升,此时就需要检查隔板和叶片,判断是否存在隔板或者叶片制造工艺不良,存在缺陷,难以与整个汽缸相匹配,进而影响汽缸的运行效率[3]

(二)背压高

600 MW超临界汽轮机组运行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汽轮机热效率较低的情况,而造成此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主蒸汽温度、压力和再热蒸汽温度、背压不在标准范围内,其中背压的影响程度最大,这是因为凝汽设备、循环水系统影响所致。冷却器的冷却水来源于循环水,未经过任何加工工序的处理,水体当中存在的杂质较多,包括水生物或者贝壳等,容易造成冷却器或者真空泵堵塞,导致其无法正常且高效运转,降低其处理效果。此外,设置的胶球清洗系统效率偏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循环水的优化空间,那么传热、凝气循环的通畅性将会大大降低[4]

四、湿冷汽轮机组存在的问题

湿冷汽轮机组是一种常见的发电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进一步转换为电能。然而,湿冷汽轮机组实际运行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应用价值大打折扣。具体而言,湿冷汽轮机组容易出现运行效率低、腐蚀结垢严重等问题。

1)运行效率低。对湿冷汽轮机组运行效率低这一问题予以深入分析,其诱因较多。比如直接湿冷汽轮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冷却水,如若冷却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和微生物,它们会在冷凝器和管道中沉积,导致热阻增加,降低冷却效果,从而影响机组的效率。比如直接湿冷汽轮机组的管道系统复杂,一旦发生管道泄漏现象,不仅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还会降低机组的冷却效果,进而影响机组的效率。比如冷凝器是直接湿冷汽轮机组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工作效果直接影响到机组的效率。但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受水质、运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冷凝器热阻增加,降低冷却效果。

2)腐蚀结垢严重。直接湿冷汽轮机组运行过程中的水质是影响腐蚀和结垢的重要因素。如果水质中的杂质、氯离子、硫酸根等离子含量过高,会加速机组的腐蚀和结垢速度。机组运行环境如温度、压力、流速等也会影响腐蚀和结垢的发生。比如在高温、高压、低流速的环境下机组内部的金属表面容易发生氧化和腐蚀,同时水中的杂质也容易沉积形成结垢。

设备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运行过程中的维护管理也是影响腐蚀和结垢的重要因素。如果设备制造过程中存在缺陷,或者运行过程中维护不当,都会导致机组腐蚀和结垢问题的加剧。

五、火电厂汽轮机组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

(一)优化运行参数

从节能降耗的角度来讲,火电厂汽轮机组运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运行参数设置不合理。为了能够改变此种局面,真正实现汽轮机组节能降耗的目的,需要明确汽轮机组的运行参数,比如锅炉燃烧参数、蒸汽参数、循环水系统参数等等,对以往运行参数设置实际情况予以了解,明确参数设置不合理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管理和调整各项参数,优化汽轮机组运行[5]。就以某火电厂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为例,它标配了两台循环水泵,冬季使用一台水泵,春夏秋三季使用两台水泵,这使得循环水泵能耗较大,占总能耗的7%左右。在火电厂领导遵循上级要求,加强节能降耗管控的当下,相关技术人员从循环水泵入手,以冷端实验和凝汽器理论为基础,对不同负荷、不同水文条件下循环水最佳适用量予以计算,进而优化调整循环水泵的运行参数,如此即可满足实际需求,还能够节能降耗,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节能效益十分明显。

(二)设备改进与更新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火电厂汽轮机组的节能降耗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设备性能。具体的做法是:1)改进锅炉系统。提高能源效率是火电厂锅炉系统改进的首要目标。通过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如富氧燃烧、低氮燃烧等,可以显著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热能损失;同时优化锅炉的热力系统,如采用回热技术、提高蒸汽参数等,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环保性能是火电厂锅炉系统改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烟气脱硝、除尘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锅炉排放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粉尘等污染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提高锅炉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是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通过优化锅炉的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可以提高锅炉的调节精度和响应速度,使其更好地适应电网负荷的变化。2)优化汽轮机。需要相关设计人员通过改进汽轮机的热力设计,提高蒸汽参数、优化叶片型线、改善汽封结构等,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采用先进的材料、制造工艺和结构设计,减轻汽轮机重量,提高转子的临界转速,以适应更高的运行参数;引入先进的控制系统和智能化技术,实现汽轮机的自动控制和优化调度,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此外,结合烟气脱硝、除尘、脱硫等环保技术,降低汽轮机的排放浓度,实现清洁生产。

(三)热力系统整体优化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火电厂汽轮机组热力系统的整体优化变得尤为重要。热力系统的优化不仅可以提高火电厂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还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当然,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根据火电厂的实际情况,建立热力系统的优化模型,之后利用仿真软件对热力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分析系统的运行特性,找出系统的瓶颈和优化潜力。在此基础上根据仿真研究的结果,制定具体的优化方案,包括设备改造、系统升级、控制优化等方面,组织相关技术人员逐步实施优化措施,确保优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完成热力系统优化过程中,要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不足之处,予以调整,确保优化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四)智能控制与监测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火电厂汽轮机组的控制与检测已经由传统的方法向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转型不仅能提高汽轮机组的工作效率,也能大幅提升安全性,减少人为错误。传统的汽轮机组控制主要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能,但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下,人为操作的误差和延迟可能会导致机组性能下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而智能控制系统则可以通过精确的算法和快速的反应,实现对汽轮机组的精确控制。实际应用中,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收集汽轮机组的工作数据,包括温度、压力、转速等关键参数,然后通过先进的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机组的运行状态,并提前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此即可大大降低机组的故障率,提高运行效率。与智能控制相对应的是智能检测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汽轮机组检测主要依赖于定期的人工巡检和定期的设备维护,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难发现一些隐蔽的故障。而智能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则可以通过安装在机组各部位的传感器,实时检测机组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就会立即发出警报,以便相关维修人员能够了解故障位置及故障类型,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结束语:

面对当前我国火电厂汽轮机长期运行中可能受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导致其热传导效果不佳,能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浪费资源,同时威胁生态环境,比如温室效应等等。对此,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节能环保的政策要求,加强汽轮机组节能降耗技术研究与应用,保证汽轮机组持续且良好地运行,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同时有效节能。

参考文献:

[1]郭庆杰. 关于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 [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 (20): 1-3.

[2]王旭. 火电厂汽轮机运行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 [J]. 集成电路应用, 2020, 37 (08): 76-77.

[3]刘阳. 火电厂汽轮机组节能影响因素及其降耗对策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2019, 21 (23): 241.

[4]石洪强. 火电厂汽轮机组节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降耗对策 [J]. 装备维修技术, 2019, (04): 198+186.

[5]裴天意,王浩.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组的节能降耗方法论述 [J]. 设备监理, 2019, (06): 30-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