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护士-营养师一体化的营养支持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医生-护士-营养师一体化;营养支持疗法;钙磷代谢;营养状况
正文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一种肾替代疗法,可通过半透膜原理将体内毒素及多余水分排出体外,纠正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患者残余肾功能,减轻肾脏损伤[1]。但在患者MHD治疗期间,受机体炎症、透析不充分、食欲不佳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机体蛋白质与能量缺乏,出现营养不良,增加病死风险[2,3]。医生-护士-营养师一体化开展营养支持疗法,能够利用各自所需知识与专业特长对患者进行营养质量指导与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4]。因此,本研究探讨医生-护士-营养师一体化的营养支持疗法对MHD患者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3年2月~2024年1月,选取于贾汪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MHD治疗的86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盲选法分为支持组(n=43)与常规组(n=43)。纳入标准:⑴具有MHD治疗指征;⑵接受规律透析,每周透析3次,持续透析3个月以上;⑶可正常沟通,有自理能力,能够配合完成护理及问卷调查工作;⑷病历资料完整;⑸患者充分知晓本研究方案,书面同意参与。排除标准:⑴伴恶性肿瘤者;⑵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⑶伴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⑷伴营养消耗性疾病者;⑸伴全身感染性疾病者;⑹同期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支持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3~76(58.71±9.46)岁,透析时间3~27(12.64±2.47)个月。常规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6~78(57.43±11.84)岁,透析时间3~29(13.19±2.7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透析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干预等。
1.2.2 支持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患者医生-护士-营养师一体化的营养支持疗法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所示。⑴构建护理团队:成立营养支持护理小组,选择1名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为组长,选择科室1名主治医师、1名营养师、2名主管护师、4名责任护士作为组员,开展组会共同讨论,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责任与内容。在开展护理工作前,对组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MHD知识、营养风险、营养支持措施、一体化理念等,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与操作技术考核,确保组员具备实施护理方案的能力。⑵风险筛查:在患者入院时,采集其年龄、身高、体重丢失情况、基础疾病等相关资料,采集血样本检测其营养相关指标,使用营养风险筛查简表(NRS-2002)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筛查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分为I级、II级、III级,I级代表患者无营养不良风险,每周进行1次营养筛查,由护士指导患者常规进食,II级代表患者可能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每周进行2次营养筛查,由主治医师指导患者进行营养干预,III级代表患者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情况,每周进行3次及以上营养筛查,有主治医师与营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营养状况共同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方案,护士负责落实具体工作。⑶营养知识宣教: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对患者进行营养知识宣教,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宣传视频、开展营养知识讲座等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MHD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对疾病的不良影响、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营养支持措施等,提高患者营养知识水平及重视程度,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促使患者积极参与到自身营养管理工作中。⑷制定营养方案:根据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结果及病情变化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方案,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选择低磷/高蛋白比值的食物,合理搭配谷物、肉类、蔬菜水果、奶类等,确保每日蛋白质摄入充足。⑷饮食日记:向每位患者发放饮食日记本,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透析时间、基础疾病、标准体重控制、日需能量、三餐用量、加餐食物及份量、零食水果等,由责任护士督促患者正确填写,并教会患者或家属正确分析食物成分,进行食物热量换算,计算自己每日所需热量,由护理团队根据患者的饮食日记,分析其饮食中存在的不足,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1.3.1 钙磷代谢 在护理前后,采集两组患者早晨空腹肘静脉血5mL,置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管中抗凝,经TG16-WS医用台式高速离心机离心处理(转速:3000r/min,时间:20min,离心半径:13.5cm),分离血清置于-70℃冰箱中保存待用。采用TOSHIB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钙、血磷水平,计算钙磷乘积。
1.3.2 营养状况 取上述血样本,采用迈瑞Mindray BS-2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营养指标,包括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水平。采用NRS-2002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营养不良风险,评分≥3分,提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评分越高,营养状况越差[5]。
1.3.3 生存质量 在护理前后,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测评,共有4个领域及24个条目,采用1~5分计分法,各领域为百分制计分,评分越高,生存质量越高[6]。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钙磷代谢指标比较
与常规组比较,支持组患者干预后的血钙、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明显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钙磷代谢指标比较()
组别 | 时间 | 血钙(mmol/L) | 血磷(mmol/L) | 钙磷乘积 |
支持组 (n=43) 常规组 (n=43) |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 2.72±0.66 1.61±0.50αβ 2.75±0.62 2.14±0.57α | 2.93±0.71 1.43±0.51αβ 2.91±0.68 2.17±0.62α | 79.70±4.67 23.02±2.39αβ 80.03±4.93 46.44±3.88α |
注:组内比较,αP<0.05;组间比较,βP<0.05;下同。
2.2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与常规组比较,支持组患者干预后的ALB、Hb、PA水平明显更高,NRS-2002评分明显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组别 | 时间 | ALB(g/L) | Hb(g/L) | PA(mg/L) | NRS-2002(分) |
支持组 (n=43) 常规组 (n=43) |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 28.34±2.17 34.52±3.32αβ 28.16±2.09 31.27±2.83α | 82.57±4.82 113.26±6.49αβ 83.03±4.17 97.33±5.63α | 171.94±7.97 214.66±9.82αβ 172.28±7.74 196.76±8.63α | 4.22±0.76 2.46±0.49αβ 4.35±0.71 3.16±0.64α |
2.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与常规组比较,支持组患者干预后的WHOQOL-BREF量表4个领域评分明显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分)
组别 | 时间 | 心理领域 | 生理领域 | 环境领域 | 社会关系领域 |
支持组 (n=43) 常规组 (n=43) |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 64.12±4.61 78.57±6.49αβ 64.74±4.82 71.36±5.18α | 60.72±4.88 74.25±6.74αβ 60.19±4.16 66.53±5.32α | 66.48±5.34 81.12±7.82αβ 66.05±4.97 73.59±6.32α | 69.24±5.16 85.49±8.31αβ 69.67±5.47 77.13±6.85α |
3 讨论
营养不良是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透析会导致机体丢失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与氨基酸,加速全身肌肉蛋白水解,出现低蛋白血症,同时透析会导致机体出现微炎症状态,加快机体脂质与蛋白质代谢,增加能力消耗,使得肌肉减少,内脏器官受损,加之在透析期间患者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身体技能下降,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发生,增加患者病死风险[7]。在早期识别营养不良风险,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对其实施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风险[8]。
医生-护士-营养师一体化的营养支持疗法是一种新型的营养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医护人员与营养师组成护理团队,根据患者营养评估结果与存在的营养风险,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提高科学、合理的营养护理服务[9,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组比较,支持组患者干预后的NRS-2002评分、血钙、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明显更低,WHOQOL-BREF评分及ALB、Hb、PA水平明显更高(P<0.05),与韩智等[11]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在于此干预方案选择医生、护士、营养师共同组建护理队伍,各自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对患者进行营养诊断、营养评价,掌握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需求,从而制定有效的营养支持计划并实施,通过营养知识宣教增强患者认知水平,帮助患者树立健康信念,促使其重视营养管理,并通过饮食日记控制进食行为,限制磷摄入,改善机体钙磷代谢,增加机体营养状况,有利于改善其生存质量[12]。
综上所述,对MHD患者实施医生-护士-营养师一体化的营养支持疗法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降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护理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汤春荣,刘岩.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治疗研究进展[J]. 右江医学,2021,49(5):321-326.
[2] 刘雪琴,刘晓辉,平智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列线图模型及在线计算器的构建与验证研究[J]. 护理学报,2023,30(16):12-18.
[3] 张舒,包云,陈芳,等. 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标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5):48-53.
[4] 柴春丽,刘松梅,赵丹丹. 医护-营养师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CKD-MBD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21):3216-3221.
[5] 刘怡均,林向英,张燕. 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用于终末期肾病的信效度验证[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1,42(4):635-641.
[6] 徐文珠,陈小凤,周慧,等. 不同营养评估工具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22,37(4):306-311.
[7] 唐惠军,王李胜,童辉.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不良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21,19(27):3790-3792,3844.
[8] 蒋云华,万俊煜,杨朝敏. 营养支持疗法对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4,28(7):48-50.
[9] 农永丽,滕海英,莫艳珍,等. "三师一患"一体化营养管理在慢性肾脏病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22,36(14):2566-2571.
[10] 孙晗. 医护-营养师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2):108-111.
[11] 韩智,刘东伟,王沛,等. 医护-营养师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对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血磷水平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5):2233-2237.
[12] 曾巧,黄江明,石宏斌,等. 医护-营养师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对高磷血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的影响[J]. 临床肾脏病杂志,2020,20(3):218-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