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变动度和回归分析的内分泌科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北省某三甲医院为例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闫春秒通讯作者 孙雷

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8

摘要

目的:分析内分泌科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北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内分泌科2020—2022年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采用秩和检验对三年的数据进行比较,运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贡献率等指标,分析医院综合改革前后内分泌科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情况。结果:内分泌科患者住院费用总体结构变动度为10.23%。药品费、医技费和耗材费用是引起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三者累积贡献率达89.18%;药品费呈持续负向变动,护理费、医技费、耗材费呈持续正向变动。结论:本研究发现住院总费用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不同费用类型的变动趋势有较大差异。医院应在明确住院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医疗费用结构,真正有效地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就医问题。


关键词

住院费用;费用结构;内分泌;医院综合改革

正文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城市化与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内分泌代谢疾病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的流行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上升。其中,糖尿病患病率从2002 年的2.7%上升到 2022年的12.8%[1],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从2009年的8.4% 增长到2021年的13.3%[2]35~74岁成年人中血脂异常成人患病率从2002年的18.6%增长到2021年的46.1%[3]。不断上涨的患病率增加了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经济负担,其中住院费用是经济负担的最主要组成部分[4-5]。近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医用耗材加成、DRG付费方式改革等综合改革措施来控制住院费用的上涨,但是不同病种和科室之间住院费用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6-8]。然而,当前仅有部分研究对于单一病种的住院费用进行了分析,国内外学者尚未开展医药综合改革对内分泌代谢病这种多伴有并发症的疾病住院费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9-10]。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分泌科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优化医疗费用结构以及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河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HIS系统内提取的2020—2022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住院费用、诊断治疗等信息。将病案首页收费项目中的24项住院医疗费用按照DRG收费分为医疗费用、护理费用、医技费用、药品费用、耗材费用、管理费用共6大类。

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2016对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1)数据预处理。剔除数据缺失、住院天数低于2天或高于60天,住院费用低于500元或高于10万元,住院各单项费用之和与总费用不一致的极端病例。

2)统计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和构成比等对2019—2021年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及费用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

3)统计分析。结构变动度分析法从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贡献率三个角度来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程度、方向以及对总体变动的影响[2-3]

2 研究结果

2.1住院总费用变化情况。

2021年内分泌科各类例均费用相较2020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降幅比较大的为医疗费用下降18.43%,其次为药品费用下降10.86%,医技费用下降10.10%。2022年相较于2021年出现了缓慢回升,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耗材费用12.80%,其次为医疗费用2.99%、医技费用2.09%,其他费用仍然是负增长。

2.2各项住院费用占比分布情况。

2020年和2021年内分泌科患者住院费用中,占比最高的前三位分别为药品费用、医技费用、医疗费用。2022年医技费占住院费用的比例超过药品费居于首位,医技费、耗材费的构成比持续增长,药品费所占比例持续降低,护理费和管理费所占的比例较低,且变动幅度较小。由于各费用之间不符合正态分布,本研究先采用正态转换方法使各类费用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费用数据进行比较。医疗费用、护理费用、医技费用、药品费用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费用、耗材费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分析。

2020—2022年内分泌科住院费用总结构变动度为10.23%,2021—2022年结构变动度较大(9.56%),2020—2021年结构变动度较小(2.31%)。药品费呈持续负向变动,表明药品费所占比重逐年下降;护理费、医技费、耗材费呈持续正向变动,表明构成比逐年上升,见表1。2020—2022年结构变动贡献率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药品费、医技费和耗材费,是引起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三者累积贡献率达89.18%,见表2。

1  2020—2022年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值和结构变动度

年份

结构变动值

结构变动度(%)

医疗费用

护理费用

医技费用

药品费用

管理费用

耗材费用

2020-2021

-1.14

0.55

0.28

-0.02

0.00

0.32

2.31

2021-2022

0.82

0.23

2.04

-4.78

0.00

1.69

9.56

2020-2022

-0.32

0.78

2.33

-4.80

0.00

2.00

10.23

2  2020—2022年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

年份

医疗费用

护理费用

医技费用

药品费用

管理费用

耗材费用

2020-2021

49.28

23.86

12.32

0.72

0.16

13.66

2021-2022

8.56

2.41

21.39

50.00

0.01

17.63

2020-2022

3.14

7.64

22.76

46.86

0.05

19.55

3 讨论

研究发现,住院总费用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医技费用、药品费用、耗材费用所占比重较大。然而,2021年内分泌科各类费用相较2020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降幅按大小排序为医疗费用、药品费用和医技费用。2022年各类专业费用相较于2021年出现了缓慢回升,增长幅度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为耗材费用、医疗费用和医技费用,其他费用仍然是负增长,说明当前医药卫生综合改革措施对住院费用结构有影响[11-12]。通过各费用占比分析,可以发现,医疗费用、护理费用、医技费用、药品费用之间的差异具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这说明当前医院在提升医疗、护理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综合改革政策是有明显效果的,而药品费用逐年降低说明医院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医技费所占的比重居于住院费用占比的首位,其结构变动值相对较大且为正向变动,说明医技费占比在逐年增加,且增加的幅度在所有住院项目收入中较为明显,其结构变动贡献率仅次于药品费,也是引起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随着医院不断引进先进的医疗器械设备、高值耗材使用量增加等原因,医技费、耗材费增长幅度明显加大,这与我国当前医药卫生综合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13-14]。药品费在三年内持续负向变动,占比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可见在国家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采取了各项措施控制药占比,如扩大药品集中采购范围和力度,加强合理用药监管和处方点评,有效遏制了药品比例的过快增长,取得一定成效。但结构变动贡献率排首位的还是药品费,说明药品费所占比例虽在下降但引起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仍是药品[6]。目前药品所占比重仍然较大,仍需要持续关注合理用药指标。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医用耗材实行集中采购、“零差率”销售,耗材费由利润点变成成本点,需要对耗材进行精细化管理,尤其是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耗材的供应和使用管理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随之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15-17]。虽然耗材总费用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但是其占比变化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医院改革并未带来耗材费用的增长,同时也可以发现,这两年来对于耗材费用的控制效果并未得到明显成效,这与其他学者的一些研究有一定差异,可能与该医院的改革方式与力度有关[18-20]

4.结论

本研究发现住院总费用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受到医改政策影响,费用结构变化较明显。医技费用、药品费用、耗材费用占比较大,但是逐步呈现稳定或下降趋势,医疗费和护理费虽然占比较小,但是持续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医院应在明确住院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医疗费用结构,逐步改变靠外延性做检查、开药品等扩张性增加收入的模式,逐步降低药品、医技检查、医用耗材的消耗,提高医疗费、护理费,实现医疗服务能力上台阶、医疗技术上水平,进一步促进医疗资源优化,真正有效地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就医问题。

参考文献:

[1]Federation I D. 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ition. 2022: 2023(08.24).

[2]天猫健康等. 2021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趋势白皮书[D]. 2022, 2023.

[3]胡盛寿.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D].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2.

[4]Liu J, Liu M, Chai Z, et al. Projected rapid growth in diabetes disease burden and economic burden in china: a  spatio-temporal study from 2020 to 2030.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3, 33: 100700.

[5]Wang S, Guo Y, Maitland E, et al. The economic burden of hospital costs on familie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children: the role of medical insurance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2022, 10.

[6]牛犇,张红卫.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某院医疗及住院费用的影响[J].中国病案,2021,22(10):57-60.

[7]陈芯田,陈涛.北京某三级医院2017年4月医改前后一年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动情况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11):1380-1382.

[8]曾豪,方源,李谦,等.DRG对住院患者费用的影响——以河南省开封市某三级医院为例[J].中国医疗保险,2023,(07):74-79.

[9]向贵圆,伍渊麟,甘岚澜,等.DRG支付下某院恶性增生性疾患分组效果与住院费用分析[J].中国药房,2023,34(13):1637-1641.

[10]陈方云.按病种分值付费对内分泌科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疗保险,2022,(11):92-94.

[11]李春厚.北京某三级公立医院医保费用结构调整及控费机制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78.

[12]陆婷婷,章舒琦.新医改背景下四川省公立医院费用结构变化研究[J].卫生软科学,2022,36(11):52-55.

[13]应飞凤,李娜.北京医改政策对住院费用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23,39(10):1791-1794.

[14]孙文俊,苏明阳,刘晓云,等.北京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医疗费用及医院服务和收入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2,22(09):1033-1040.

[15]郑函,韩昱,许涛,等.北京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公立医院经营状况的影响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11):29-31.

[16]牛犇,张红卫.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某院医疗及住院费用的影响[J].中国病案,2021,22(10):57-60.

[17]佟朝霞,吴朝阳,陈颖.基于病种组分析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大血管疾病住院费用的影响[J].中国医院,2020,24(10):39-41.

[18]柳淑婧,黄卓,马超琼,等.基于差异性分析的骨科手术DRGs医用耗材调查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23,44(05):81-85.

[19]杨阳,张煜琪,朱豫虹,等.DIP付费下公立医院耗材费用精益管控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22,41(04):78-83.

[20]刘艳亭,孟琳.低值医用耗材费用管理与控制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03):149-150.

基金项目:1)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项目“医院综合改革后患者医疗费用结构变动研究”(编号:20231949);(2)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项目“基于分布式微服务业务中台的互联网医院架构研究”(编号:20231948);(3)河北省医疗保障研究课题“基于DRG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研究”(编号:JYB23002);(4)河北省医疗保障研究课题“基于业务中台的医院医保支付体系研究”(编号:JYB23064)

通讯作者:闫春秒(1987-),女,汉族,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从事医院卫生信息化,卫生经济研究。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