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
摘要
关键词
牙周炎;牙周联合正畸治疗;疗效;牙周临床指数;牙周功能
正文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严重程度可以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牙周联合正畸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手段,受到广泛关注并应用于牙周炎患者的综合序列治疗中[1]。牙周联合正畸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在牙周基础治疗之后,综合评估患者口腔情况配合正畸矫正牙齿位置,改善牙周环境,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和再生,从而缓解牙周炎症状并控制病情进展。通过调整牙齿位置和咬合改建,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可以降低牙齿与牙槽骨之间的牙周袋深度,减少龈沟深度,改善牙周组织的紧密度和稳定性,进而影响牙周组织的形态和功能从而达到改善牙周状况的目的[2]。相较于传统的牙周治疗方法,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具有更为全面和持久的疗效,能够有效地减轻牙周炎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对于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在改善牙周炎患者疗效以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展系统性的研究,深入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和机制,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支持和临床指导。
一、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选取符合条件的50例牙周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以下是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照组:包括15名男性和10名女性,年龄范围为18至35岁,平均年龄为(25.12±7.05)岁。实验组:包括10名男性和15名女性,年龄范围为19至36岁,平均年龄为(26.25±7.12)岁。经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这两组具有可比性。入选条件如下:①根据《中国牙周炎诊断指南及特定群体牙周病治疗原则共识》[5]的规定,需满足牙周炎的确诊标准;②患者需拥有20颗以上可正常发挥功能的牙齿,并表现出对正畸的需求;③年龄需达到或超过18岁;④参与者需具有不同程度的牙龈出血和疼痛问题,伴有典型牙周袋形成,X光检查显示牙槽骨有不同程度的骨吸收,伴有咬合压力导致的牙周损伤和间隙扩大现象;⑤未曾接受过正畸治疗;⑥并且在研究期间能保持稳定的随访。排除条件包括:①排除因遗传因素导致的牙齿发育缺陷;②以及任何可能影响正畸治疗进行的全身性疾病。
1.2护理方法
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牙周治疗与正畸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治疗措施包括:①针对牙周炎的治疗:首要步骤为牙周基础治疗+龈下刮治及根面整平术。这些治疗旨在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和牙石,减少炎症刺激,从而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②选择合适的固定矫治器:在进行牙齿矫正时,对于牙周炎患者,选择适合的固定矫治器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中选用的直丝弓金属托槽。③强调牙周保健:在整个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并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包括刷牙、使用牙线、漱口等,以保持牙齿和牙龈的清洁。④定期随访复查:在牙周炎患者接受牙齿矫正期间,定期进行随访,评估牙周状况,以确保牙齿和牙周组织的健康。
1.3评价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牙周临床指数(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等)、牙龈出血指数及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牙龈指数降低,探诊深度减小,附着丧失减少;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牙龈指数有所降低;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以P值小于0.05作为判定统计差异的重要标准。
二、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由表1数据可知,实验组的疗效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其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1 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治疗有效率 |
对照组 | 25 | 10(40.00) | 5(20.00) | 10(40.00) | 15(60.00) |
实验组 | 25 | 20(80.00) | 4(16.00) | 1(4.00) | 24(96.00) |
χ2 | — | — | — | — | 10.698 |
P | — | — | — | — | <0.001 |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牙周临床指数
由表2数据可知,实验组的牙周临床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牙周临床指数对比(`c±S,分)
组别 | 例数 | 牙龈指数 | 菌斑指数 | 探诊深度(mm) | 附着丧失(mm) |
对照组 | 25 | 3.01±1.02 | 2.90±0.75 | 4.43±0.61 | 3.56±0.58 |
实验组 | 25 | 1.57±0.58 | 1.05±0.51 | 3.30±0.32 | 1.02±0.25 |
t | — | 6.521 | 4.555 | 8.985 | 5.258 |
P |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2.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龈出血指数
由表3数据可知,实验组的牙周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牙周功能指标对比(`c±S)
组别 | 例数 | 牙龈出血指数(%) |
对照组 | 25 | 40.21±2.13 |
实验组 | 25 | 24.33±3.12 |
t | — | 23.024 |
P | — | <0.001 |
三、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其病因主要与牙菌斑和宿主免疫反应有关。牙菌斑是一种由细菌和其代谢产物组成的生物膜,它在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形成,当牙菌斑长期存在时,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会引发宿主免疫反应,导致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牙周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牙龈红肿、出血、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移位等,严重的情况下,牙周炎可导致牙槽骨吸收甚至牙齿脱落,对口腔健康、全身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3]。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青少年群体中牙周病的检出率仅为6.5%,而在35至44岁的成年人群中,牙周问题的检出率高达87.4%。牙周病的发生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相关性,尤其在35岁以后患病率急剧增高,在55岁左右达到峰值。男性相较于女性,以及吸烟者相对于非吸烟者,牙周病的发病率更为显著。牙周病初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易被患者忽视,在临床治疗策略上,牙周病主要采用局部疗法与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主要包括针对牙周病症状的干预措施,如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整平及牙周袋处理。而全身治疗则强调不仅要治疗牙齿本身的病变,还要关注它可能引发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牙周治疗与口腔正畸治疗在牙周病局部治疗中的应用日益频繁,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这种结合治疗模式得益于牙周治疗能为正畸治疗提供一个优化的基础环境,正畸治疗可以降低牙齿与牙槽骨之间的牙周袋深度,减少龈沟深度,改善牙周组织的紧密度和稳定性,从而促进受损牙周组织的再生和牙根周围的修复过程。
牙周联合正畸治疗是一门多学科联合治疗方法,旨在解决牙周问题的同时改善牙齿排列[4],,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达到改善牙周恢复咬合功能及口腔健康的目的:(1)减轻牙周炎患者的不适感: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缓解龈沟周围的炎症,改善口腔环境,同时口腔正畸治疗能够调整牙齿的排列,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减轻合创伤分散咬合力,利于牙周组织的恢复与再生。(2)改善牙周临床症状:遵循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原则,采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方法,牙周临床指标可得到显著改善。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指数及牙周功能,使牙周炎病情得以控制,为后期进一步的牙周手术提供更好的条件。(3)改善咀嚼功能:通过正畸治疗调整牙齿排列减轻合创伤,重新建立新的咀嚼单元,分散咬合力,改善咀嚼功能的同时部分改善美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牙周基础治疗配合正畸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状况,使牙齿排列整齐,为牙齿清洁、菌斑控制创造条件;通过严格的菌斑控制和牙周健康维护,可降低牙齿松动脱落的风险。同时牙周临床指标可得到明显改善,牙龈炎症、出血等症状得到缓解,炎症反应基本消失,防止牙周炎进一步恶化[5]。因此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利于牙齿清洁、菌斑控制,促进牙周组织的改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整个治疗进程中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顾及患者的舒适度,也要确保牙齿的稳健性,以达到引导受力部位的牙槽骨逐渐适应并促进其吸收,同时支持背对压力一侧的骨质增长,达到动态平衡的目的。从牙周结构的角度来看,正畸的核心目标是逆转因牙周炎症引发的牙齿功能障碍,分散并重新分布牙合力,消除可能的损伤,重建牙齿间协调的互动关系。通过牙周组织的改建稳定松动的牙齿并激发病态牙周组织的再生,以恢复其原有的生理功能。本研究通过对牙周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以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以下将从治疗效果、牙周临床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三个方面展开讨论:首先,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在改善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正畸治疗可以调整牙齿的位置和排列,改善咬合功能,从而减少牙菌斑的堆积利于牙周组织的维护。与单纯牙周治疗相比,牙周联合正畸治疗能够更全面地修复牙周组织的形态和功能,提高治疗的持久性和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牙周联合正畸治疗显著减少了患者的牙周炎复发率和牙齿松动的风险,改善了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其次,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对牙周临床指数的影响值得关注。本研究观察到,在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后,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牙龈红肿指数和牙周袋深度等牙周临床指数均明显的改善。这表明正畸治疗不仅可以通过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来减轻牙周组织的受力情况,还能够促进牙周软组织的愈合和修复,提高牙周组织的稳定性和健康水平。因此,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对改善牙周临床指数具有积极的作用,为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提供有效保障。最后,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对牙周功能的影响也是本研究的重要发现之一,正畸治疗可以调整牙齿的位置和咬合关系,减轻牙周组织的受力情况,降低牙周炎的发生风险。因此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牙周联合正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咬合功能和咀嚼效率,提高口腔功能的稳定性和舒适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口腔健康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尽管本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有普遍性和可靠性,未来研究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来进一步验证牙周联合正畸治疗的疗效[6]。
综上所述,牙周联合正畸治疗对牙周炎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疗效优势。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牙周联合正畸治疗的可行性,并与患者积极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对其他生物学指标的影响,并关注新治疗方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以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牙周炎患者提供更好的口腔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 谷芳,谷荣. 减数正畸联合牙周系统治疗对重度牙周炎错颌畸形患者牙周相关指标及牙槽骨高度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3,38(3):382-385.
[2] 朱乐强,赵晓瑞,史锦坤. 康复新液辅助正畸压低治疗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MMP-2、TIMP-2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103-106.
[3] 栗璞,邹雅琴.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牙周炎致前牙移位患者牙周指标和骨钙素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2023,24(1):51-54,66.
[4] 杜鹤龄. 正畸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龈沟液中TSLP、IL-33水平的影响[J]. 甘肃科技,2023,39(3):118-120.
[5] 邹帆. 探讨口腔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错合畸形伴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89-90.
[6] 李琼,杜娟,张文娟,等.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及对牙周指数、炎症反应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10):2490-2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