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王红梅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育才学校 2722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单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大单元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法治意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首先对大单元教学的概念与特点进行了详细解读,提出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建议,希望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优势;应用策略;

正文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对于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单元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概念在于通过有机整合、结构化设计,将学科中的多个主题和内容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出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的学习过程。首先,大单元教学是一个整体性的教学过程,大单元教学强调以整体为导向,将学科中的多个主题和内容整合为一个连贯的、相互关联的学习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大单元教学深度和广度的兼顾,大单元教学不仅注重对知识的深入挖掘和理解,还强调对知识的全方位了解和掌握,使学生有机会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全面学习知识。此外,大单元教学还注重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大单元教学提倡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多种活动和课程设计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如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外延方面,大单元教学涵盖了从教学内容的设计、组织到实施、评价的整个教学过程,强调通过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大单元教学的应用可以将多个传统教学单元集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教学单元,涵盖的知识面更广,逻辑性更强,有助于更好地整合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大单元教学的时空跨度一般较长,涉及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广,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发展和演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单元教学的教学内容分层次地编排,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体系的结构和层次,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开展大单元教学更能体现出学科的本质和特点,充分体现学科的特征,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科的内涵,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

二、大单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必要性

1.适应课程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注重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能够将课程内容按照主题或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教学单元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大单元教学,可以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道德与法治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符合认知规律,提高学习兴趣

大单元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索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可能会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感到难以理解而大单元教学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情境,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大单元教学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推动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大单元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推动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大单元教学,可以推动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课程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求。同时大单元教学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推动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大单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整合与连贯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单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应当体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育人价值,即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确保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知识,如法律常识、道德规范等,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上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要求精选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将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与控制上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是大单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成功实施的关键。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2.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

大单元教学这一教学策略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有机的教学系统,深入挖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题,同时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与活动。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广泛,包括法律知识、道德规范、公民意识等多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将教材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分析,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整合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单元主题的明确性和针对性,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其次,要注重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合理的过渡和衔接,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最后,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调整单元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除了整合教材内容外,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还需要优化教学资源。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入更多的课外资源,如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实际应用和现实意义。

在优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要注重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要关注教学资源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资源,确保其与当前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紧密相关。

3.创设情境任务,引导学生探究

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和深度性,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创设情境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在设计情境任务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要贴近学生生活:情境任务应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第二,体现道德与法治知识:情境任务应融入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知识点,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第三,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情境任务应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成长。

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创设以及实践任务设计等方式进行知识传。在问题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寻找答案。例如,在讲授“法律与秩序”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提出“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在实践任务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也可以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等角色,了解法律程序和规则。通过情境创设与实践的探究过程,学生将对知识有更全面与系统理解。

4.注重实践教学,增强学习体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门注重学生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基于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将知识点与生活的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对学生法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合理的实践教学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制约和保护作用,从而加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大单元教学不仅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整合,更是以学生的真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整合学习资源、设计大问题和大任务,实现教学评三位一体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模拟法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案例,让学生在模拟法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法官、检察官、律师、当事人等,亲身体验法律的制约和保护作用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增强其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

社会实践是另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与法治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实际运作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大单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该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大单元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法治意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大单元教学模式,使其更好地适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郭继荣. 浅析大单元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3, (12): 55-56.

[2]卢纯瑜. 依托大单元教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探析——以“富强与创新”为例 [J].中学课程资源, 2023, 19 (12): 36-40.

[3]邵莉. 探究大单元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开展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3, (35): 75-77.

[4]陆新忠. 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的结构化合力研究 [J]. 中学课程资源, 2023, 19 (11): 39-41.

[5]何书丽,刘勋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下册“人民当家作主”一课为例 [J].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 (11): 28-30.

[6]侯婴俊. 大单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2, (32): 11-14.

[7]吴维.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22.

[8]张文芹. 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J]. 求知导刊, 2021, (30): 37-38.

[9]江嘉儿.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教学应用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10]王姗姗. 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案设计思考 [J]. 智力, 2020, (28): 145-14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