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绿化技术与森林经营管理策略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彭大海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河北省 承德市 068450

摘要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森林资源的保护显得非常重要。造林绿化技术与森林经营管理策略研究是希望可以分析现代林业技术与管理策略的最新发展,进而更好地应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挑战。本文首先研究了造林绿化技术与森林经营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造林绿化技术,最后探讨了森林经营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造林绿化技术;森林经营;管理策略

正文


造林绿化技术与森林经营管理策略的研究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森林作为地球“绿肺”的作用愈发突出造林绿化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但是传统的造林方式和经营管理方法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方面存在诸多挑战所以要重视研究并推广科学有效的造林绿化技术和森林经营管理策略
一、造林绿化技术与森林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一)生态环境改善

森林具有强大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可以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显著增加所以全球气温逐年上升通过造林绿化将大量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可以减少温室效应的影响。同时森林植被的根系能够稳固土壤,防止土壤被雨水冲刷,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植树造林有效地防止山体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的发生植被覆盖还能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森林是许多动植物栖息和繁衍的场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利用造林绿化才能恢复扩展森林生态系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别是在一些物种濒临灭绝的地区,使用科学的造林措施就能恢复这些物种的生存环境,促进其种群的发展[1]
经济效益的提升

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就可以做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可以应用于建筑、家具、纸张领域利用造林绿化增加森林资源的储量,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森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优美的森林景观、清新的空气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这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地方经济收入增加。与此同时,森林还提供了许多副产品如野生蘑菇、药材、野果等,这些副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学会合理开发利用就能为当地居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在造林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苗木的种植、抚育工作,这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实施造林项目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大提高
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提高碳汇能力,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而缓解气候变暖的趋势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可以缓解极端天气的频发,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风险。造林绿化还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增强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做好种植多样化的树种和植被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单一物种或单一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尤其是在一些气候变化敏感地区,利用造林绿化才能改善局部气候条件,降低气温波动,缓解干旱和洪涝这类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
二、造林绿化技术

(一)人工造林技术

人工造林技术的核心在于苗木的选择和种植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作为成功造林的基础在选择树种时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生态环境因素,以此来做好树木能够在造林区域内健康生长同时采用优质种苗和先进的育苗技术如基因改良和组织培养等,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增强苗木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在造林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科学规划种植密度,避免过密或过稀的情况出现因为过密的种植会资源竞争加剧,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反之又容易降低林地的利用效率,无法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要注意同树种的合理配置通过混交造林提高森林的抗逆性,增强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因为植树方法的选择苗木的成活率有直接联系,传统的植树方法穴植、沟植和带状植树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优缺点穴植法适用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区域,若是使用沟植法就要注意该方法需要应用在坡地和丘陵地区,通过挖沟种植提高水土保持效果现代造林技术还会及时引入机械化植树设备提高造林效率。
自然恢复技术

自然更新技术在使用时需要有一定植被基础的区域,减少人为干扰才能保护现有植被和土壤结构,促进天然种子发芽以及幼苗生长保护现有的母树和灌木,避免砍伐过度,提供稳定的种源才能促进自然更新自然更新通过适度的人工辅助来增强效果如在适当的季节进行人工播种,才能增加土壤湿度和肥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环境条件更加适宜自然更新技术的优势成本较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并能维持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但是相应地该技术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强,而且恢复速度较慢。封山育林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恢复技术,该技术在使用时需要通过限制人类活动保护生态系统,使其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自然恢复这一技术可以用于生态环境严重退化、需恢复植被的大面积区域封山育林的核心在于设立保护区,禁止或限制砍伐、放牧、开垦这样的破坏性活动,减少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同时还需要结合使用一些辅助措施如设置围栏、建立巡逻队,防止非法侵入和破坏[3]

在实施自然恢复技术时要重视考虑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生态需求气温、降水量和季节变化这些气候因素会对植被的生长和恢复速度带来很明显的影响,所以要注意在选择自然恢复技术时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恢复时间同时要注意结合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如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来为自然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恢复过程中要定期监测植被的生长情况通过建立生态监测系统收集分析相关数据,为自然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还可以结合宣传教育提高当地居民对自然恢复的认识,鼓励他们积极支持恢复工作,进而有效提高自然恢复的效果。
混交林技术

混交林技术在使用时要注意做好对树种选择与配置不同树种在生长习性、生态需求和功能上存在差异,合理的树种组合才能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选择树种时考虑其生物学特性如生长速度、树冠形态以及对光照、水分和土壤的需求考虑树种的抗病虫害能力混交林可以更加健康发展使用多样化的树种减少单一树种林分的脆弱性,提高森林对病虫害、极端天气的抵御能力。在树种配置方面,常见的混交模式可以是乔灌混交、针阔混交或是选用异龄混交比如乔灌混交需要将乔木与灌木混合种植,形成多层次的森林结构,森林的垂直多样性增加,这种配置方式能高效利用空间资源,提高森林的光能利用效率混交林技术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比如混交林能够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不同树种的组合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以及食物来源,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高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一般都具有更强的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可以应对气候变化、病虫害而且混交林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不同树种的根系在土壤中形成复杂的网络,土壤的孔隙度和透水性增加可以帮助水分和养分的循环。而在经济效益方面,由于不同树种的生长周期和用途不同,可以用科学配置来做好对林产品的多样化生产快速生长的树种就需要在短期内提供木材或燃料,而生长较慢但木材质量高的树种就需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4]
三、森林经营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森林火灾的防护

现代技术如遥感卫星可以做好监测森林火灾的潜在风险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定期获取大面积森林的热红外影像,及时发现异常高温区域从而实现早期预警这些监测手段相结合可以构建起全方位的火灾预警网络。在造林和森林经营过程中需根据地形、植被类型和气候条件因素合理规划森林布局注意设计防火隔离带,将大片林地分隔成若干独立的防火单元,以此来阻止火势蔓延防火隔离带可以是天然的河流、湖泊,也可以是人工开辟的宽阔通道,甚至是用耐火植物种植的隔离带与此同时合理控制林木密度就能减少可燃物的积累和火灾的发生概率结合适度的间伐、修枝和清理枯枝落叶等措施降低林内的可燃物载量,从而减少火灾的燃料来源同时还要注意建立专业的森林消防队伍,配备先进的消防设备和器材如高压水枪和灭火剂喷洒装置以此在火灾初期迅速展开扑救行动并注意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协调性。
加强林业立法力度

首先要审视现有林业法律法规体系,识别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系统性修订补充所以要求法律做好规定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特别是对于现代林业中的新问题如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森林碳汇管理等,应及时纳入法律框架中,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制定林业法律法规时也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林业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操作性的法律条文法律条文应明确具体、易于执行,避免过于笼统以免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落实同时要求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及时吸纳各方意见,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得到保障此外,要求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各种违法行为做好严厉打击和处罚,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力同时还应建立定期的执法检查评估机制,对执法工作做好科学评估,提高执法效果[5]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执法人员作为法律法规执行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和最终的执法效果直接相关,因此应加强执法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注意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执法人员并提供系统的培训,使其掌握林业法律法规、执法程序还要注意建立执法人员的激励保障机制,其在执法过程中能够公正、无畏地履行职责。注意集合使用遥感、无人机技术来做好对森林资源的全天候监控遥感技术需要使用卫星影像来做好对监测大面积森林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变化及时报警无人机需要做好对重点区域高频次巡查,发现非法活动后就要迅速拍摄取证结合使用这些现代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执法的精准度使得非法活动难以逃脱监控。再结合定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注意集中力量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行动,如打击非法采伐专项行动或是通过保护湿地专项行动通过集中执法形成高压态势,对违法者产生强烈的震慑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加强跨部门协作,与公安、环保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执法合力,以便提高执法效果。
合理分配与利用森林资源

结合详细的调查研究了解森林资源的类型、分布和质量,评估其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为后续的资源分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工作要注意综合运用地面调查和采样分析手段,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保障。通过采取生态修复、退耕还林等措施恢复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在使用生态保护措施时要注意建立生态保护红线以及推广生态补偿机制从而保护关键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措施在使用过程中则需要结合天然恢复、人工修复技术手段恢复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能力。此外还要结合现代林业技术和管理方法优化森林资源配置结构,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注意定期做好林木调查和监测同时合理规划好林业规划设计结合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达到对森林资源的长期保护。除了传统的木材生产外,还可以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增加森林资源的附加值提高整体的综合利用效益发展多元化的经济利用,森林资源的多功能性表现出来

结语:综上所述,探索造林绿化技术与森林经营管理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保护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对现代林业技术的理解,可以发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为了促进对森林资源的利用,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管理体系完善进而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吴桂春, 张军, 范长荣, 刘敏. 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J]. 中国林业产业, 2024, (03): 91-93.

[2]刘龚庆. 乡镇森林培育及经营管理措施研究——以老窝镇为例[J]. 林业科技情报, 2024, 56 (01): 155-157.

[3]廖堂清, 王竹信, 方道友. 基层森林培育及经营管理方法[J]. 中国林业产业, 2024, (01): 66-68.

[4]李树云, 翟军峰. 优质造林绿化苗木培育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 (11): 103-105.

[5]杜金屏. 造林绿化后期技术保障工作浅析[J]. 山西林业, 2023, (05): 16-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