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铁路线路维护养护的措施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铁路线路;维护养护;必要性;措施;建议
正文
铁路线路作为铁路交通系统的基本构成,是铁路列车运行的基础,铁路线路安全稳定可靠,才是铁路列车运行最重要的保障。为此,铁路部门必须将铁路线路维护养护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持续优化铁路线路维护养护措施。为了进一步保障铁路列车安全稳定运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铁路部门应当成立完善的铁路线路维护养护管理体系,积极的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深入分析铁路线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维护养护措施,提高铁路线路维护养护效率与水平,从而才能提高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优化铁路线路维护养护的重要性
铁路线路作为铁路交通系统的基础构成,是支撑铁路列车运行的基石,也是提高铁路运输效能的重要保障。尤其是轨道,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极易受到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加上铁路列车荷载作用,更是增加了轨道的风险隐患,道床、路基等也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对我国铁路线路维护养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实际的维护养护过程中,以完善的维护养护管理体系为导向,以预防为主、维护为辅、修养并重为原则,确保铁路线路设备质量与安全,对于提高列车安全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国铁路线路维护养护开展的时间相对较短,维护养护经验相对不足,在实际的维护养护过程中,在某些方面还难以进行有效的维护养护。因此,加强维护养护管理体系的建设,优化铁路线路维护养护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铁路线路维护养护水平,丰富相关理论知识与技术,拓展专业研究意义重大[1]。
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铁路线路维护养护能力。现阶段而言,我国铁路线路维护养护应以完善的制度为基础,加强对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更好的履行铁路线路维护养护职责,提高维护养护质量。
最后,为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发展奠定基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加强铁路线路维护养护措施的优化,有利于实现我国各地方之间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在提高维护养护水平的同时,为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优化铁路线路维护养护的必要性
(一)日益加剧的运行压力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现实需求,铁路运输量逐渐加大,且列车运行频率相比之前也有所提升,这为我国铁路线路带来了较大的运行压力。虽然在技术的帮助下,部分线路经由工作人员改造维护继续投入使用,但是还有部分铁路线路因为时间长、频繁的负荷,导致轨道结构受到不可修复的损伤,如过度磨损、轨道变形、下沉等问题,导致铁路线路运行安全隐患极大。一旦继续投入使用,将会进一步增加轨道磨损,产生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加大铁路线路维护养护力度,优化铁路线路维护养护措施势在必行[2]。
(二)铁路线路材料问题
铁路线路作为铁路系统的基础建设,其本身材料问题也是导致铁路线路出现安全隐患,不得不进行维护养护的另一重要因素。尤其是轨道接头位置的建设钢材品质参差不齐,淬火工序未能达到标准。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因为动力运用不当,导致轨道接头位置受力不均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尤其是轨缝、台阶以及折角,这三个部分受力尤为严重,长久以来的运行,再加上维护养护不及时,导致安全问题愈发严重。
(三)铁路线路维护养护体系不健全
铁路线路维护养护的基础是有着完善的体系作为支撑与保障。因此,在实际的维护养护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养护体系,从而提高维护养护质量。但是,现阶段,我国铁路线路维护养护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缺乏整体布局,仅仅以眼前的维护养护工作为重,这就导致维护养护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与工作知道,导致铁路线路维护养护效率低、水平差、其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在实际的维护养护过程中,因为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与精神,导致铁路线路维护养护工作发展相对缓慢,难以支撑铁路系统现代化发展实际需要。
三、优化铁路线路维护养护的措施
(一)对轨道进行维护养护
轨道作为铁路线路的重要构成,也是需要维护养护的重要部分,通过对轨道受力情况的分析,其维护养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对轨道尺寸进行相应的调整。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轨道维护养护工作的实质就是对其尺寸进行调整。轨道变形就会进一步加剧与列车荷载之间的作用力,发生重复的振动,并且进一步加剧轨道变形的程度。而因为轨道变形出现不平整,导致列车运行过程中对轨道产生更为强大的破坏力。因此,加强轨道维护养护,是确保道路流畅的关键。一方面可以做好零部件的配齐工作,使各个结构所需的零部件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并定期进行复检,所有的零部件都需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扭力矩,从而保证轨道在极端天气下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需要定期对零部件进行抹油处理,防止因出现锈蚀的现象而影响零部件的正常使用。第二,加强对道床的处理。在实际的维护养护过程中,道床要始终处在饱满、密实、清洁、弹性良好的状态,确保列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道床始终保持较好的弹性与路基的稳固。一旦发现道床之中存在着漏洞,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补充。特别要注意的是,路基下降或桥涵两端,一旦出现石碴缺少时,要进行石碴的补充,在维持道床稳定性的同时,对板结情况进行筛选,保证道床的弹性[3]。
(二)对结构进行维护养护
铁路列车的荷载与轨道之间产生的抗力在相互作用下,对轨道的使用周期与损伤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导致结构损伤的主要因素包括钢轨、荷载、轨枕与道床。因此,在对这些结构进行维护养护时,需要明确各个结构之间的受力情况,根据实际荷载与理论荷载之间的差异,以先进的探测仪器,第一时间精准定位受损结构与部位,并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养护,从而确保部件稳定可靠的同时,提高各个结构之间的平衡性,从而提高结构维护养护水平。
(三)对路基进行维护养护
作为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的维护养护至关重要。一旦路基发生变化,就会对轨道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轨道变形、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对铁路列车正常安全运行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铁路线路维护养护中,对于路基的维护养护较为关键。在实际的维护养护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以国家规定的路基保护标准为导向,加强对其周边排水设施、浆砌护肩、骨架、护坡、边坡等进行维护养护,使其保持在相对稳定良好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发现问题的同时,积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优化维护养护措施,提高铁路线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四、优化铁路线路维护养护建议
(一)重视铁路线路维护养护的重要性
铁路相关部门要提高对铁路线路维护养护重要性的认知,将铁路线路维护养护作为长期的战略决策予以落实执行,并对维护养护体系进行优化完善,创新维护养护措施,积极的利用新技术与新方法,重视对维护养护工作人员的培养,并对其维护养护工作进行监管与考核,以制度为基础,为维护养护工作提供必要的方向与引导,以监管与考核为媒介,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维护养护工作效率及水平,从上到下提高对维护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为铁路正常安全运行奠定基础[4]。
(二)培养维护养护人才
铁路线路维护养护工作相对枯燥乏味,需要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与责任精神,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熟练应用现代化先进技术,从而才能提高维护养护工作效率。因此,铁路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培养维护养护人才,提高维护养护工作效率。第一,铁路有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一方面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现代化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其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工作人员职业精神与素质方面的培育,通过交流学习,引导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从而才能更好的履行相关职能。第二,铁路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追踪监管机制,对维护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与结果进行追踪管理,并进行相关考核评价,将评价结果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与惩罚,从而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铁路线路维护养护效果。第三,有关部门还应当加强对维护养护工作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创新维护养护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高维护养护工作水平。第四,铁路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的合作,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快维护养护技术创新,并为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第五,政府要加大对铁路线路维护养护人员培养政策与资金方面的支持,为维护养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5]。
(三)加强维护养护设备创新
铁路有关部门在线路维护养护过程中,要对维护养护方法进行改良。一是重视先进设备的引进,通过购买、自主研发等形式,针对铁路线路维护养护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从而提高维护养护工作效率,提高铁路线路维护养护整体效果。二是加强对先进设备的使用与保养,一方面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流程,最大程度上发挥设备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熟练的维护保养措施,增强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使用成本的同时,使设备性能保持在最佳状态,提高铁路线路维护养护水平。三是对铁路线路维护养护实施等级管理,设置集中修、状态修周期,并结合不同等级维修特点与需求,购置完善的机械设备,如大型机械设备、液压捣固机、打磨机等,提高维护养护效率及效果。第四,加强对设备创新资金、技术与人才的支撑,结合我国铁路线路维护养护特点,按照不同类型的风险问题,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更新升级,从而提高设备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提高我国铁路线路维护养护能力。
(四)积极应用先进技术
在铁路线路维护养护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化先进技术的优势力量,是提高我国铁路线路维护养护水平的关键环节。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通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维护养护中应用这些技术,并结合实际需要,开发相应的软件、管理系统等,是铁路线路维护养护主要的发展趋势。在实际的维护养护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化自动监测系统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等,将易发生问题的铁路线路进行全覆盖,进行全天候监测,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线路存在的问题,并派遣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维护。另一方面,通过监测系统收集各项监测数据,在确保数据信息精准、有效的同时,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保障,对制定针对性与有效性维护养护措施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此外,通过自动化监管系统,还能够有效预防铁路线路各种问题的发生,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问题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能够在实际的维护养护过程中,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提高维护养护效率,提高作业精确性,确保维护养护工作质量。
(五)加强维护养护人员教育
铁路有关部门除了要重视维护养护人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外,还需要定期对维护养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引导,并时刻加强维护养护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维护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其维护养护过程合规,提高维护养护整体效果。首先,铁路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维护养护工作制度,要求维护养护工作人员对每次维护养护进行详细记录,并确定主要责任人。其次,在实际的维护养护过程中,应当对维护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并进行存档。最后,要对维护养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维护养护工作质量。
总结:
铁路线路维护养护工作至关重要,是确保铁路列车安全运行的基础与关键。在实际的维护养护过程中,一是要重视维护养护的重要性,二是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三是要创新维护养护设备,四是要积极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五是要加强维护养护人员的教育,从而为铁路线路维护养护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韩杰.铁路线路维护养护的优化途径分析[J].四川水泥,2020,(06):332+334.
[2]高颖.优化铁路线路维护养护的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6):206-207.
[3]罗鹏.探究铁路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34):253-254.
[4]姜雄基.铁道线路养护维修与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68-69.
作者简介:刘思臣(1995.9-)男,河北省深州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铁路工务线路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