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
摘要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成本控制
正文
1 装配式建筑概述
预制构件建筑是以原建筑为基础,将原本在现场施工的构件转移到生产车间,该部分结构部件包括楼梯、墙、柱与阳台等等方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和制造技术,将施工现场使用的结构件加工完成后,通过机械设备运至现场,并在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将上述结构件和设备等充分利用、组合安装。因此,装配式建筑涉及内容方面较多,范围较广,比如砌块结构、墙体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以及各种结构之间的连结安装等等。要想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适用性,首先需要将其运用在工程化建筑生产中,进而保障其成为新时期建筑工程行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在装配式建筑实际应用初期阶段,建筑结构构件形式过于单一及缺少创新,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往往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目前,我国部分专业人员正在对建筑结构构件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将装配式建筑构件外部形态及结构加以全面优化及不断创新,全面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外观的灵活性及适用范围。
装配式建筑工程属于当前较为先进的建筑模式,将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简化而言,与搭积木十分相似,简单来说就是将装配式建筑工程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之后进行装配,然后与建筑结构地基、管道线路及网络线路等之间进行衔接,即完成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施工方便,不受恶劣天气影响,节能环保,可移动性较强等优点,同时也能够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对最大程度上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2 装配式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施工方案不够标准
有的建筑企业为了使整个工程尽快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交工,未对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仔细勘察,得到的信息不科学、不全面,导致施工方案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施工过于仓促,夜间施工,给施工区域四周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施工时,对粉尘处理的不到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在制定施工方案时,没有考虑在后续工程开展时可能会遇到的各类问题,未提前做好预案,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 工程量计算不够标准
在工程施工中,缺乏对项目工程的整体规划,导致其工程量计算不够标准,常常出现一些原材料溢出或原材料缺乏的现象。工程量计算不够标准会导致后续整个资金的运用上存在极大的隐患,出现材料造价纠纷和工程尾款没有办法及时追回等问题。
2.3 调查工作不充分
施工企业要想使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保证,就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对市场经济发展背景、竞争情况以及施工材料成本等做出全面的分析。施工企业在决定施工以前,可以聘请专家评估整个工程的风险,以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为基础,出台有效的风险防控办法,掌握工程材料价格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运营资金,同时预留合理的预备金,防止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以便企业快速止损。在建设以前,施工企业要对政策法规有清楚的了解,确保整个工程建设项目满足国家的相关要求,从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聘请专业人员论证整个工程的可行性,制定出高效的施工预案。
2.4 生产要求的规模不达标
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必须使建筑工程能够满足统一设计、统一生产的需求,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能满足规模要求的生产企业还比较少,往往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不能满足统一生产的要求,考虑到运输成本,实际生产成本与传统建筑相比优势并不明显,从而给成本控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措施
3.1 严格遵守相关政策标准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及成本控制阶段,需具备精准的编制要求,保证成本控制方案及造价预算编制的合理实施。一方面需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员工行为及政策管理工作的重视,在确保每项工作满足建筑行业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切实贯彻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减轻对实际工程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加强内部整体技术标准体系的利用,将此类型工程的发展作为后续任务进行的核心,从而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全面指导,满足操作环节的工序衔接要求,增加科学技术的利用,有效解决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经济类问题,方便管理人员对制定成本控制标准,促进相关政策的合理应用,实现标准化的内部管理。
另一方面,可结合当下国内最新出台的激励政策进行分析,保证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建筑企业能够得到更高的收益,展现出其更高的经济优势。例如:部分装配式建筑工程存在税率优惠、贷款优惠及面积补偿等优惠政策,可增加对此方面的关注,从而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
3.2 切实贯彻精细化理念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造价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工作的执行效率仍有待提高,可加强对理念层面上的培养,实现对此方面工作的创新及优化,在建设过程中贯穿精细化理念,将此工作作为建筑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展现出更好的工作效果。同时,需坚持精细化理念,在造价预算编制期间,对员工对应的岗位工作进行深入指导,避免其在成本控制期间出现纰漏,使此思想观念得到深化落实,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更应增加对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先进技术模式进行思考,如BIM技术,可通过模拟施工技术对造价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掌握实际工程项目运行期间的问题常见位置,避免对精细化管理工作带来过多的影响,实现成本控制工作的完美落实。
3.3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能力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人力资源作为此项工程发展的前提,需加强在工程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期间员工的各项工作能力,根据前期工程预制需求,展现出相对理想的执行效果,提高工作人员的参与度,保证每位员工都能胜任自身岗位工作,避免在实际工程运行期间出现过多的纰漏,确保员工不会出现操作性失误,解决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运行期间的各项问题,同时缓解其工作压力,进而提升工作的执行效果。同时不论是预算编制人员还是成本控制人员,都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严格遵循上级领导要求,以保证各项工作的合理运行。
4结语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完全贯彻落实建筑工程造价成本及预算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问题。因此,在对建筑工程造价严格控制过程中,需要做好建筑工程规划,保障建筑工程各项工作能够完全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卢杰.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4):97-98.
[2]焦吉城,童兰.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陶瓷,2020(10):126-127.
[3]王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3):18-1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