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赵从爱

江苏省灌云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222200

摘要

今天,全球教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教学方法的设计,以满足新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至关重要。大单元教学模块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它将类似的学习内容融合在一起,提高了知识的组合,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使用数学知识。本课程将讨论大单元模块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如何帮助学生创造和发展对提高一般技能至关重要的核心能力。此外,本文还详细讨论了实施大单元教学模块的具体策略,以便为教师提供实践参考。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学习策略,大单元教学模块可以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创新力量。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探析

正文


引言:新课程标准表明,在新课程改革的框架下,核心素养是初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目前,教师教育的目标要求教育活动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仅仅是考虑考试对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影响。就核心能力而言,数学教学需要大单元的教学模式。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初中数学教育的大单元模块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促进数学的全面发展,逐步提高教育质量。

一、大单元教学的含义及其内涵探析

(一)大单元教学的概念

大单元教学就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单元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和总体设计,把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单元,从而进行教学活动。与传统的片段式教学相比,大单元式教学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的主要思路是把有关的知识点按顺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学习架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大单元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在大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每一单元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每一部分都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它们的逻辑关系非常密切。通过对这一内部关系的探索,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以及数学原理的推导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这将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构建新的知识架构,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使教学内容不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注重学生的能力与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将有关的数学话题和概念进行了有机的融合,给了学生更广泛的思维和实践的空间,帮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此基础上,它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数学观,这是核心素养中的一个主要内容。通过大单元的教学,使学生既能掌握数学知识,又能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二、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把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成一个整体的教学单元,是大单元教学的物质基础。大单元的重点是“大”,它并不只是一节课,也不只是一个单元,它可以把所有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组成一个教学模块,这个模块包含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也包含了学生正在学习的知识,以及未来要学习的知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知识点的启迪,后者是前者的成果,这种方式不仅对学习后面的知识点有好处,而且对学生的知识体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教师将大单元前后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时,要指导学生思考考试前的知识点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前后的知识点是怎样的逻辑关系,怎样用思维导图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在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时候,不仅可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知识系统,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进行推理,掌握前后数学知识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培养。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认识概率》一节的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之前学过的“感受概率”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以及九年级会学到的“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一方面,在“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一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对概率和数据的了解,来分辨出概率和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教师还可以对生活中的概率进行一些日常的教育,来使学生了解概率的存在方式,以及它的作用。通过这些点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同时也学会了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综合研究,让学生从已知的量中推导出未知的量。这样,就可以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思考与联想,从而达到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多元智力指导下的分级教学

 在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采用分层次的教学策略,实施差异化的教学计划,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之前,教师要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能力发展进行分析。比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作业的完成状况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且设定一个自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测试,以此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在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分级评价以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出有差别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并对各种学习任务或项目进行设计。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将分级教育的思想体现在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设计上,比如,在设计课堂作业的时候,主要是以基本题为主要内容,设置一些难度和考查要求都不一样的练习题,这样,就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完成相应的作业。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要多给学生安排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而要适当地降低写作的数量,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制定不同的作业要求。

(三)利用诸如思维导图之类的工具进行教学

 利用“思维导图”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间的关联性。思维导图能把知识点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知识间的关联更加清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梳理,达到由现象到实质、由抽象到具体的目的。比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锐角函数》中的“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个特定的三角形,让学生们通过对三角形的边长、角的关系进行观察,使他们对三角函数的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由具体的三角形实例,归纳出一般的定理,如正弦,余弦,正切等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其次,通过思维导图,把三角函数和其它“代数、几何”等数学知识连接起来,使学生了解三角函数在整个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另外,在学习了三角函数之后,教师可以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对三角形进行度量,然后让学生们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来解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可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对教学目标的重组、生活的联系以及创新的实践活动的实施,能够使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的整体、系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重要的能力和必要的人格,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哲纯.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05):116-118.

[2]黄海燕.指向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3(43):110-113.

[3]张银美.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0):66-6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