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延时服务优化学生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李海珠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公兴中心小学 224425

摘要

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针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利用延时服务进行优化,是一项富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工作。在当下教育领域,作业设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而如何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的作业,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延时服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合理的学习时间安排,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本文旨在探讨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如何应用延时服务,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

延时服务;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正文


前言

“双减”政策的实施目的之一是将有效减轻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业负担。该政策自 2021 年 8 月正式实施以来,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依据,愈发重视对作业设计的优化,将作业功能利用起来,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语文知识点往往是由大量的作业来带动,而学生则是在不断地使用相同的知识学习语文知识而这种繁重的教学作业,使学生们感到很大的学习负担,这样的作业设计是很不科学。从长期来讲,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必须作业进行了优化设计。小学语文的作业优化要明确延时服务和“双减”政策的目标,结合语文作业的功能,进行更进一步的改进,提高语文作业的设计水平,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一)作业设计较为随意

有的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而且作业的内容比较模糊,没有充分地顾及学生的具体状况。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需求,对作业设计也是随意和盲目,一些老师甚至完全照搬教科书,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可能会失去做作业的兴趣,从而导致他们在做完这些作业后就会变得懒散,从而影响作业的效果。一些老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常常会围绕一些机械的、重复的、没有经过思想培训的主题,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二)作业设计缺少层次性

一些老师在做作业时,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不同,采取了一种简单化、整齐划一的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做同样的作业,这种方法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而且很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不满足”,甚至出现“不消化”现象。一些老师没有从整体单元或教材的指导下对作业需求进行整体剖析,也没有按照语文教学的要求来设计课后的作业,因此,这就导致了老师的作业设计往往会出现碎片化的现象,使整个作业设计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作业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

一些学校和教师在作业设计上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给所有学生相同的作业,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这样一来,学生可能会感到无趣和无动力,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一些学校和教师在作业设计上缺乏个性化,只给所有学生相同的作业内容。这样一来,无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如何,都要完成相同的作业,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些学校和教师在作业设计上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进行调整。有些学生可能觉得作业太简单,无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而有些学生可能觉得作业太难,无法理解和完成。这样一来,学生可能会感到无趣和无动力,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利用延时服务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

分层设计作业

在延时服务的开展过程中,小学语文学科的作业设计要求教师将“双减”的理念贯穿其中,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保证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教师要站在创新的视角,构建多元化的语文作业形式,认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吸引学生加入到对语文作业的探索和对知识的实践研究中来。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作业完成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都会有很大差异,传统的作业设计常常忽略了这些差别,造成了学生的学习作业的繁重。因此,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既要减少作业的数目,又要减轻作业的难度,可以实施分层作业设计。比如,老师在教学了《普罗米修斯》后,就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置分层的作业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让他们在完成了课文的学习后,把自己所获取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学生们能利用互联网搜索并阅读某些相似的神话故事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老师可以给他们安排提升类作业。例如,阅读完文章,你希望对文章中的人物说些什么?选择一个对象进行写作。对于优等生,老师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扩展性的作业,让他们围绕着《本课我获取到的启示》这个题目来写作。用这种方法来提高分层作业布置效果

设计观察性作业

语文学科有很多故事性的内容,极具吸引力,教师应将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打造成学生感兴趣的“期待时刻”,鼓励学生在延时服务的过程中,将多样化的作业完成。语文学科教师作为辅导者、指导者,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或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其进行补缺式的辅导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期待延时服务的时刻,锻炼灵活的语文思维,提高学科素养。教师应构建起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全过程贯穿 “双减”的指导理念。例如,在研究完《丁香结》之后,我安排了两个层次的任务:第一步:根据文本所教的方式,观看一株花草,从色彩、香气、形态、气节等几个角度,试着欣赏、领悟、谈论,并做一次小小的练习。第二步:通过收集词汇、摘句、写作思路,学习如何制作丁香结的思考方法。学员可自行挑选,以完成其中一项。我的建议是,让那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不断地学习单词和教材。让学生们学习如何转移自己的知识,并能举一反三。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这些学生所做的作业都是非常好的,而且还能为我们带来许多惊喜。这种分层的观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杜绝了机械式的复制,每一次的工作都是一件艺术作品,让学生们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满足。

(三)坚持延时服务本质原则

在小学语文的作业优化中,开展延时服务,要始终围绕着坚持延时服务的原则,将“双减”政策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和作业设计中,包括学生的自愿原则、安全至上原则、公益服务原则。坚持学生的自愿原则是指在家长和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实施延时服务。安全至上的原则则是要加强安保工作的力度,由学校组织和实施安全教育,保证延时服务有组织地统一规划和实施,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展开活动,由专人进行安全监管,保证师生双方的安全。家长和学校要共同签订安全协议书,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担负起学生的安全保障任务。公益性服务原则是延时服务的本质,语文学科的作业优化要坚持公益服务的原则,以为学生服务为第一要义,保证作业优化设计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建立线上交流的平台,首先,要求家长在学生参与语文作业研究活动时,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时间和态度等,并向教师进行相应的信息反馈。其次,教师为家长提供可续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并引导学生家长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以及让学生参与作业自我评价活动。最后教师归纳学生评价与家长评价,为每个学生设计符合其语文学习认知规律及发展需要的完善性评价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结语

在延时服务期间,优化作业设计是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延时服务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教师可以在延时服务期间设置高效作业,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果。这种优化了的作业是很受同学欢迎的,它不仅能够加强课堂的教学,还可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当一个人充满激情的时候,他就会积极地投入到他的学习中,他就会感到是一件快乐的事,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

参考文献:

[1]谢锐.“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有效途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8):79-80.

[2]田宏旺.小学语文分层作业布置的行动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2(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