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王重庆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沙岭九年一贯制学校110144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实施整本书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做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能使其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思想感悟,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本文主要研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实际学情,融合创新的教学理念,论述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具体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的有效性,让书香浸润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

正文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整本书阅读逐渐发展为一种课程化的趋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助于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提升其阅读水平。

一、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价值

(一)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阅读是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教师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和深入的阅读材料,有效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并培养他们的阅读动力。首先,整本书阅读可以提供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体验阅读的魅力,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乐趣。其次,整本书阅读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书籍,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从而在阅读中不断发现新的兴趣点,持续提高阅读兴趣。最后,整本书阅读可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阅读参与度。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大量的文字信息,通过理解、分析和概括书中的内容,可以学习到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并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些知识,这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整本书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可以接触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并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分析,有助于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和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习惯是影响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规定每天或每周的阅读任务,并且针对阅读章节和阅读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从而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效果。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写阅读笔记、撰写阅读报告等方式,对自己的阅读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统筹规划能力,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趣味情境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兴趣是决定学生阅读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加之整本书的篇幅较长,容易导致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不浓,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而情境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营造“乐读”的氛围。鉴于此,教师应该根据整本书的主题和内容,加强创设趣味情境,比如介绍作者的背景信息,使学生对书籍内容产生好奇,或者是利用书中的精彩片段设置悬念,让学生对情节走向展开猜想,从而唤醒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期待,打造趣味横生的教学开端。例如,在教学《小鲤鱼跳龙门》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书籍的封面,同时提问:“同学们,在书籍的封面上,大家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看到了一幅小鲤鱼的插画。”还有的学生回答:“看到了书名《小鲤鱼跳龙门》和作者金近的名字。”教师顺势引出作者的背景资料:“同学们知道吗?这本书的作者金近,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小渔村,十二岁到上海做学徒,因为经常去图书馆,所以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又到重庆的流浪儿童教养院做教养员,在那里他接触到很多流浪儿童,所以催生他创作儿童文学的想法,《小鲤鱼跳龙门》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金近笔下的童话世界吧!”这样在趣味情境的带动下,学生不仅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也产生了探索整本书的欲望。

(二)实施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将阅读与写作两个技能结合训练的过程。读写结合能够丰富整本书阅读教学,助力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语言能力。单一的阅读活动会导致学生兴趣减退。教师需精心策划读写活动,以改进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第一,教师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例如,在教学《水浒传》时,需要率先揭示书中的精彩内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学生自主阅读原著,挖掘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剧情线索。第三,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嵌入写作元素,指导学生如何在阅读中找到写作灵感,并及时记录下阅读心得和体会。比如,当学生在阅读《水浒传》时,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记录下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感悟和见解,如对某个人物命运的同情或批判,对某个事件处理方式的独特看法等。最后,教师为进一步巩固读写结合的效果,应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读写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深化对原文本主题的认识。

开展思辨阅读

思辨阅读是指阅读过程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书籍进行深入分析、评估、质疑、反思和重构。学生阅读整部书籍耗时较长,教师为有效激发并延续学生的阅读热情,可适时引入思辨阅读实践。教师可围绕书中的内容,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此为线索,将各个阅读章节衔接起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对这些问题深度探究,培养对全书的高度专注与兴致。教师先要选择适合思辨的读物,并设计相关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这部经典的冒险小说以其生动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情节构造为学生构筑了宽广的思辨天地。教师可设计诸如“鲁滨逊是否堪称生存英雄?”等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探索。同时,教师应在阅读进程中积极推动学生进行深度讨论与互动。比如,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与洞见。当然,讨论应结合文本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启迪学生进行多元视角的思索。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鲁滨逊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讨论也可以引导学生剖析书中主角的性格特质,探讨这些性格背后所折射的社会与文化背景。教师还可策划辩论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思辨成果予以呈现与分享

结语

总而言之,开展指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有益于扩充学生的语言储备,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根据整本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需求,创设有趣有味的导读情境,激活学生的自主阅读动机,通过精心设计导读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参与阅读。同时传授有效的阅读方法、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实施读写结合训练,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率,使其积累语言材料、获得创作经验,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顾淑华.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与实施[J].品位·经典,2022,(16):155-156+172.

[2]王少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08):59-6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