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效果
正文
项目名称:疫情背景下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211055096Y)
0引言
全国各地学生和教师皆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小学语文的线上教学是一次新的尝试,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改进线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本文的研究方向,下面将从新的定义、问题分析以及改进措施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线上教学的新定义
线上教学在现行概念中一般指的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与网络培训概念相似。但在特殊情况背景下,被广泛使用的线上教学不仅限于网络培训,它不再是线上教学的辅助手段,更是一种与线下教学势均力敌的教学模式。由此可见,线上教学应被界定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线上教学的方式与内容大都会落入死板的怪圈,师生间普遍缺乏交流与互动,课中课后缺乏及时反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云亮,赵龙刚等人指出,线上教学是指需要从学习者出发,针对互联网及线上学习者的特征进行专门的课程设计,来展开教学的一种模式[1]。二人将线上教学定义的更为精细,指出了线上教学的两个要素,一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二是需要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调查发现,近50% 的教师不会调整优化课程资源,提升线上教学效能[2]。可见,传统意义上利用互联网连接师生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应现阶段大规模普及的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应被赋予更多灵活性,从学习者出发,强调师生间的互动沟通,与此同时进行与之适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新的教学设计,使得教与学变得更加具有启发性,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线上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任何新兴事物都是两面性的,线上教学在缓解了特殊情况下教学压力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接下来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线下教学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1.课前教师缺乏课程设计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的维度,教师都无法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3]可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而线上教学偏重的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语文的人文性,线下教学的方式并不适用与线上,以往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并不能达到期待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情形下,新的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巧妙利用线上教学优势的教学设计成了一大难题。
2.课中师生缺乏有效互动
康世刚,邵发仙调查显示,最让教师觉得困难的是难以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师生之间缺乏互动、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辅导[4]。难以打破的空间限制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堵厚墙,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堂气氛沉闷,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线上教学中由于交流方式的局限,开麦或在互动框输入文字皆受到网络、时间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平常所采取的小组交流、同桌交流等互动方式也并不可取,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一人对知识点的“输出”。师生、生生互动的缺乏,导致课堂气氛淡漠,教师教学缺少激情,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课后师生缺乏及时反馈
教师并不十分清楚学生的掌握状况,线上作业与抽背等方式均受到线上制约,线上作业的效果并不理想。首先,线上作业的内容相较于线下更为局限,调查显示教师往往会布置一些基础作业,例如抄写、习题,此类作业便于拍照打卡上传并便于教师批改,而阅读、习作类的作业容易受到忽视,一是居家学习,面对电子屏幕学生缺乏学习状态,缺乏自制力,较难进入学习状态,此类作业效果微乎其微,二是此类作业不便于教师批改,教师长时间紧盯屏幕容易用眼过度疲劳,阅读、习作这类具有针对性的作业,线上课堂也无法满足教师对学生的全面点评。其次,受限于时空因素,教师较难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作业的形式受到制约,加上课堂缺乏及时有效的互动,师生缺乏交流。学生表示语文线上学习的作业较线下减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与拓展,教学进程“如履薄冰”式前进,教学效果的真实情况,教师并不知晓。
三、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改进措施
1.增加课堂趣味性
其一,改进教师教学内容。据调查,小学语文线上教学大多为基础性知识的教学,一方面以讲授为主缺乏生生、师生互动,另一方面脱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忽视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线上教学无法做到高效提问与回答,也无法实时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与线下相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改进,一方面,增强师生互动的次数,只有及时的互动,例如随机提问才能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可以适当减少课堂讲授时间,让学生在互动中领略知识与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增加课后作业时间,改善课后作业形式,除了以习题为主的课堂作业,课后应创新作业形式。教学内容设置上应使学生能够进行实践,并磨炼他们的技能。[5]利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践能力,采用绘画、手工等方式呈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继而将成果在课堂进行展示,同学与老师给予点评。将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与改造,教学方式自然也会进行适当调整,彼此适应。
其二,创设教学情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6]。面对线下教学的转变,线上教学有诸多不便,如何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成了一大难题,然而对于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线上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课堂中的情境导入,教师可利用视频、音频等形式创设情境,互联网教学资源丰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利于学生体验情感,掌握与理解教学内容与中心思想。
2.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线上教学应改变教学侧重点,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放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能力。余文森认为,当学生在居家学习时,既要遵循学习的规律,也要凸显居家的特质和优势,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静下心来进行持续的阅读、思考、表达[7]。阅读是一个静心的过程,居家学习少了线下课堂的严肃,教师无法切实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状态,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小学生而言,一节课真正专注的时间可能一半也达不到,除了环境问题,学生面对电子产品,本身就会变得浮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在课堂上,静心成了一大难题,而阅读,恰恰需要静心,阅读成了锻炼静心的手段之一。在阅读中思考与感悟,既而进行表达交流,例如教师可通过开展“共读一本书”的主题活动,举办每周一次的读书交流会,给予学生展现阅读成果的平台,分享阅读中的所思所得,带动阅读氛围,无形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校提供多样支持
线上教学问题层出不穷,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不熟悉设备使用、网络不流畅、课堂易掉线等问题接二连三,让许多老教师头疼不已,可见,设备的技术问题依旧存在。对此,为切合落实线上教学的开展,学校对教师工作的展开应给予充分支持,无论是对教师进行设备的技术指导,还是对线上教学进行模拟与方法改进,抑或是后勤部对教师的课程安排进行合理规划……学校的支持不管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剂强心针,有利于减少教师和学生对线上教学的焦虑与排斥,使得双方更快地适应线上教学[8]。
由此可见,线上教学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策略的提升也需要逐步地去探究和发现,因此线上教学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经验的总结,不断地进行教学的改进。新形势下创新思维必不可少,线上教学是形式,也是质量,从语文教学初衷出发,利用线上教学模式,有效改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以达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云亮,赵龙刚,李馨迟,刘瀛,等编著.智慧的教育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转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2]罗良建,李婷梅,王冀艳.“停课不停学” 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现状及教学建议[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20(4):15-18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 2 页.
[4]康世刚,邵发仙.疫情期间小学"停课不停教"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评论,2020(4):43-47.
[5]Dhawan S .在线学习:在COVID-19危机时期的灵丹妙药[J].教育技术系统杂志,2020(1):1-18.
[6]宋泽权.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的难点与对策[J].互联网 + 教育,2022:173-175.
[7]崔允部,余文森,郭元祥等.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反思(笔谈)[J].教育科学,2020(3):3-26
[8]勾阿莹 . 构建在线语文教学美好形态 [N]. 语言文字报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