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响写作之门,描绘七彩世界——小学习作教学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 习作 教学
正文
作文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它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怎样才能教好学生写作文,让学生爱写、乐写,对于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写作欲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需要是作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内驱力,对学生写作具有引航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1】因此,作文指导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唤起他们的写作欲望。
1.真实的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因此,我要求学生抓住平时的生活片段进行写作练习。例如:上课前布置学生参加栽花、种菜、植树、洗衣服等劳动,上课时让他们畅所欲言,把自己亲手做的或亲眼看到的人和事,景和物,以及自己的感受一一说出来。最后,及时布置作文,让学生把自己在讨论会上的说话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来,这样,一篇作文便完稿了。例如:在设计《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教学前,我没有立刻让学生进行写作,而是先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一次种植活动。学生满怀激情地参与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活动的经过,还从活动中获得了快乐的体验。活动过后,大家情绪高涨地讨论着各自的感受,我趁机引导他们说出来。“种植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到什么地方种植,今天天气情况,各个小组除草、松土、播种的经过,你有什么感受……”等等,大家踊跃发言,思如泉涌。最后,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有趣的活动过程来作详细描写,而活动前的准备,活动后的感受只作简单介绍。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学生写得真实有趣,轻松愉快。
2.善于捕捉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小学生探索求知欲强,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容易受到外来因素感染和激励。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抓住时机,激发情感。例如:有一天中午,我正在上语文课。忽然,从窗外飞进来两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阳光的照射下翩翩起舞,美丽极了!霎时,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我灵机一动,改变教学步骤,对学生说:“蝴蝶真美﹗大家想不想跟着它们去寻找春天的足迹?”“想﹗”于是,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去探索大自然的奥妙。大家仔细观察,认真交流,写出了一篇篇生动活泼,富有童趣的《找春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
二、积累丰富材料,指导写作方法
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语言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2】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才能写好作文。
1.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写日记习惯
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善用班级图书角,开展“读一本好书”的活动。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章和书籍,指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做好读书笔记,从中吸取写作素材。有好的写作素材,还要积累下来,才能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这就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日记习惯。日记是能提高作文水平的练习活动。让学生把看到的有意义的人、事、物、活动记录下来,既积累了写作材料又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如:可以让学生观察爸爸、妈妈、老师……练习写人;可以让学生写每天做的家务—做饭、扫地、洗衣服等练习写事。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再在写作时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写。
2.联系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在教学生学写作时,我创设情景,出示优秀的范文,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从中学到丰富的语言和写作知识,并引导他们仿写,再鼓励学生联系平时积累的素材,丰富题材,发挥想象,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事物。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写作内容自然就丰富啦。
例如学习《摔跤》一文时,联系题目,我先让学生分小组朗读,然后交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们很快知道,就是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在比赛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动作的词来写小嘎子呢?”学生们热烈地讨论,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站、围、蹦、转、揪、推……”接着启发他们想:“为了更好地表现小嘎子,作者还对他进行了哪一方面的描写?”“心理描写!”“有哪些方面的心理描写呢,大家找一找?”一个学生站起来,有感情地说:“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你从这些动作、心理的描写中体会到小嘎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我觉得他很机灵。”“我觉得他十分争强好胜。”“我觉得他富于心计,太狡猾了。”……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我再根据学生们的回答,耐心指导和启发他们,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的兴趣和思维都得到了提高。学到了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后,再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人物的作文,题目自定。这样,学生作文范围广阔,内容丰富,自然也就有真情实感了。
三、习作交流评价,重在鼓励表扬
作文教学中的交流评价表现在:习作前交流启发思路;习作中交流写法写得更好;习作讲评相互激励提高习作水平。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应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愉悦地写作文。写完后,建议学生三改其稿,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然后同学之间交换批改,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清楚自己写作的不足之处,作文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从而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因此,教师在作文的批改中,要重视对学生作文的肯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信心。要抓住这一时机,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立意新颖的要优于一般立意正稳的;结构较奇巧的要优于公式化结构的;语言有特色的要优于一般文字通顺的。把这些优秀的作文定分高一些,教师口头或书面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当众朗读自己的文章。而对于大多数水平一般的作文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写出真实、具体的作文。有一次,一个学生交上一篇抄来的文章,我看了之后,并不是简单地写上一句“抄袭,重写!”而是亲切地说:“你审题准确,书写认真,假如能抓住身边的真人真事来写,就一定能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来,努力!”第二天,那个学生悄悄地交上了另一篇作文。
习作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积累素材,再加上教师的鼓励,使学生写得轻松,富有情趣,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制[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5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制[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