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中雨水花园设计及其生态效益分析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武泽伟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雨水排放和再利用问题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景观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雨水花园设计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有效地解决雨水排放和再利用问题,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景观园林中雨水花园设计及其生态效益分析,以期为城市雨水管理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景观园林;雨水花园设计;生态效益

正文


1景观园林中雨水花园设计概述

雨水花园设计作为景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模拟自然水循环过程,实现雨水的有效收集、净化与再利用。在景观园林设计中,雨水花园不仅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更承载着雨水管理与生态建设的双重任务。

在雨水花园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是地形与地势的利用。通过合理布局,将低洼地带设计为雨水花园的蓄水区域,以便有效收集雨水。同时,结合地形特点,设计合适的坡度与流向,确保雨水能够自然流入雨水花园,减少人工干预。

植被的选择与配置也是雨水花园设计的关键环节。在植被选择上,应优先选用具有良好雨水吸收和净化功能的本地植物,以适应不同的水淹情况与土壤条件。在配置上,应根据地形变化与雨水流向,合理搭配乔木、灌木与地被植物,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提高雨水花园的生态效益。

此外,雨水花园的设计还需注重土壤的选择与处理。土壤作为雨水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地与结构直接影响雨水的渗透与净化效果。因此,在土壤选择上,应选用具有良好渗透性与保水性的土壤材料,并进行适当的改良与处理,以提高土壤的雨水处理能力。

 

2雨水花园设计原则

2.1可持续性原则

雨水花园设计应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在雨水花园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场地的自然条件、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雨水收集、净化、储存和利用的高效循环。同时,应选用生态友好的材料和植物,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2功能性原则

雨水花园设计需注重功能性,即实现雨水排放和再利用的双重目标。通过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有效引导至雨水花园中,经过自然净化过程,达到降低径流污染、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的目的。同时,雨水花园应具备一定的储水能力,以便在干旱季节为植物提供必要的水分,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

2.3美学原则

雨水花园设计应遵循美学原则,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植物搭配和景观元素设置,营造出具有观赏性和舒适感的景观环境。在植物选择上,应注重植物的生长习性、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使雨水花园成为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此外,雨水花园的设计还应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体现地域特色,增强景观的文化内涵。

2.4安全性原则

在雨水花园的设计过程中,安全性原则同样不可忽视。首先要确保雨水花园的结构稳固,能够承受一定的风雨侵蚀和荷载。在选址方面,应避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防止因雨水积聚而引发的安全隐患。此外,对于雨水花园的边界处理,也应考虑到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情况。在植物配置方面,应选择无毒、无刺等安全性较高的植物品种,确保人们在观赏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3雨水花园设计要素

3.1雨水收集与引导系统

雨水花园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雨水收集与引导系统,该系统旨在将屋顶、道路等硬质铺装区域的雨水有效引导至雨水花园中,从而实现雨水的自然循环利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师需要精心规划雨水口、排水沟等收集设施的位置和布局,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流入雨水花园。

在雨水收集方面,设计师可以通过设置多个雨水口和排水沟,将不同区域的雨水进行集中收集。同时,还可以利用雨水立管等结构,将雨水从高处引导至低处的雨水花园中。此外,为了增加雨水收集的效率,设计师还可以考虑在屋顶和道路等硬质铺装区域设置透水铺装材料,使雨水能够更快地渗透到地下,进而被雨水花园所吸收和利用。

在雨水引导方面,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坡度等因素对雨水流向的影响。通过调整地面坡度、设置导水渠等方式,引导雨水流向指定的收集区域。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雨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或污染。

通过科学合理的雨水收集与引导系统设计,雨水花园不仅能够有效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还能够减少径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3.2植被选择与配置

植被是雨水花园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有效净化雨水中的污染物。在植被选择上,设计师应优先选用适应性强、耐水湿、根系发达的本地植物。这些植物能够在雨水环境中良好生长,同时发挥良好的生态功能,如吸收雨水中的有害物质、减缓径流速度等。

在配置上,设计师应注重植物群落的层次感和空间感。通过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丰富的植物景观。在植物的选择上,可以运用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品种,使雨水花园更具地域特色。同时,还可以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花期的植物,使雨水花园在不同时间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

此外,植被的配置还需要考虑其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之间的平衡。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具有生态功能且美观的植物群落。例如,可以利用一些具有吸附能力的植物来吸收雨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利用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来提升雨水花园的景观效果。

3.3地形设计与土方工程

地形设计是雨水花园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到雨水花园的空间形态、景观效果以及雨水收集与引导的效率。在地形设计上,设计师需要根据场地条件、雨水流向以及景观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合理设置地形高点和低点,引导雨水流向指定的收集区域。同时,还需要考虑地形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使雨水花园能够融入整体环境中。

在挖掘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土方的平衡和稳定,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场地内的土方资源,减少外运土方量,降低工程成本。

通过在地形低点设置排水口或渗水井等设施,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出或渗透到地下。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植被缓冲带等方式,增加雨水的渗透量,提高雨水花园的生态效益。

3.4设施配备与维护管理

雨水花园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相关设施的配备以及后续的维护管理工作。这些设施不仅能够提升雨水花园的实用性和舒适度,还能够保障其长期稳定运行。

在设施配备方面,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观景平台、休息座椅等辅助设施。观景平台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欣赏雨水花园的美景,休息座椅则可以为游客提供休息的场所。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指示牌和解说牌等设施,方便游客了解雨水花园的设计理念和生态功能。

在维护管理方面,设计师应制定详细的养护计划,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施肥等养护工作。同时,还需要对雨水收集与引导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此外,还需要定期清理雨水花园中的杂物和垃圾,保持其整洁美观。

 

4雨水花园的生态效益分析

4.1水资源节约与再利用的深入探讨

在雨水丰沛的季节,雨水花园凭借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和植被覆盖,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储存雨水。这些雨水在花园中经过土壤、植被等自然元素的过滤和净化,去除了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变得更为纯净。随后,这些经过净化的雨水可以为花园内的植物提供必要的水分,大大减少了人工灌溉的需求。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还降低了城市供水系统的负担。

而在干旱季节,雨水花园中的储水设施则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设施可以在雨季时储存大量雨水,并在干旱时期为植物提供持续的水分供应。这种设计确保了植物在干旱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维持了城市绿地的生态平衡。

除了节约水资源外,雨水花园还通过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暴雨天气时,容易引发排水不畅、内涝等问题。而雨水花园则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储存雨水,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4.2生态环境改善与保护的详细分析

雨水花园设计在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自然净化过程,雨水花园能够显著降低径流污染,保护城市水体的健康。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硬质铺装和建筑物使得雨水无法自然渗透和补给地下水,同时携带了大量污染物形成径流。这些径流直接进入城市水体,导致水质恶化。而雨水花园则通过植被覆盖和土壤过滤等自然过程,有效地截留和去除径流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

此外,雨水花园中的植物还扮演着空气净化器的角色。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同时释放氧气,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这种自然净化作用不仅降低了城市污染程度,还为居民提供了更为健康的生活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雨水花园还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在日益城市化的环境中,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而雨水花园中的植被、水源和微气候环境为这些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条件,有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4.3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的实例与数据支持

雨水花园设计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面也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热岛效应是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区域的气温高于周边地区。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加剧了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

雨水花园中的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大量水分,增加了空气湿度,有助于降低城市地表温度。此外,绿色植被还能遮挡阳光直射,减少地面吸热,进一步降低城市温度。研究表明,雨水花园所在区域的气温通常比周边区域低几度,为居民提供了更为凉爽的避暑环境。

同时,雨水花园还能为城市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它们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促进了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此外,雨水花园的建设和维护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4生态教育与公众意识提升的探讨

雨水花园设计不仅为城市带来了生态效益,还在生态教育和公众意识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雨水花园的建设,人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到雨水资源的再利用价值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雨水花园作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为市民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自然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到雨水循环利用的过程,从而增强对水资源节约与再利用的认识。

同时,雨水花园也为学校、社区等场所提供了开展生态教育的理想平台。通过组织参观、讲解、互动体验等活动,可以引导公众了解雨水花园的生态功能,学习雨水的自然循环利用原理,培养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

此外,雨水花园的设计和建设也促进了社会各界对生态环保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它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成功案例,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性,激发了更多人对生态环保事业的热情和参与意愿。

通过雨水花园的生态教育功能,我们可以推动公众意识的提升,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城市生态建设中来,共同为构建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5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未来展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雨水花园作为一种创新的生态设计手段,通过模拟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实现了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未来,雨水花园的设计将更加注重科学性和精细化。通过对城市降雨规律和雨水径流特性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为雨水花园提供更精确的设计参数和更优化的布局方案。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雨水花园的监测和管理也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雨水花园的建设将更加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与协调。它们将不再是孤立的绿色空间,而是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园、广场、街道等公共空间形成有机联系,共同构成城市的绿色生态网络。

同时,雨水花园也将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和特色风貌,雨水花园可以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名片和居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结语:

综上所述,景观园林中的雨水花园设计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合理布置雨水花园,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景观,还能够实现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再利用,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排水压力。同时,雨水花园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充分考虑场地条件、生态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和生态效益的发挥。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重视景观园林中雨水花园的设计和应用,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才华.浅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雨水花园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8(32):179.

[2] 郑雪静.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雨水花园规划设计[J].花卉202214):97-99.

[3] 鲁浩.雨水花园在别墅庭院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307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