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策略探讨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韩雪

中共克什克腾旗委员会组织部 内蒙古赤峰 025350

摘要

随着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日益融合,行政事业单位在实现财务管理效益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讨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策略与实践,分析其对财务决策和资源配置的影响。首先介绍了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然后分析了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一体化的必要性和意义,最后探讨了在这一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应采取的会计核算策略,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一体化;行政事业单位;策略

正文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预算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预算管理往往与会计核算分开运行,导致信息孤岛和决策效率低下的问题逐渐显现。为了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的效益,实现财务资源的最优配置,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将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二、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2.1预算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预算管理是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旨在通过规划、执行和控制预算,有效地分配和利用财务资源,以实现组织的各项目标。其特点包括:一是计划性强,通过预先设定的预算目标和计划,引导组织行为和资源配置;二是控制性强,通过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调整策略,确保实现预期目标;三是信息反馈及时,通过比较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四是综合性强,涵盖财务、经营、投资等多个方面,为组织全面管理提供支持[1]

2.2会计核算的定义与特点

会计核算是指对组织内部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记录、分类、加工和汇总,以形成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的过程。其特点包括:一是信息记录准确性,会计核算要求对经济业务进行准确记录,确保反映真实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二是系统性强,会计核算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形成完整的财务报表体系;三是周期性强,会计核算按一定的会计周期进行,通常为一年,以便进行业绩评估和决策分析;四是法律规范性,会计核算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确保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五是信息披露透明,会计核算形成的财务报表要求对内外部利益相关方进行信息披露,保证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2.3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分析

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密切相关,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组织的财务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作为财务规划和控制的工具,确定了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向,为会计核算提供了预期目标和计划基础。会计核算则通过记录、分类和加工财务数据,为预算编制提供了实际执行情况的依据,反映了组织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在实际运作中,预算编制需要依托会计核算的数据,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而预算执行过程中,会计核算则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为预算调整和决策提供支持。因此,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密切结合,共同为组织的财务管理提供支持和保障[2]

三、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一体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3.1信息共享与决策效率提升

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一体化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促进信息共享与决策效率提升。通过整合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和实时更新,提高决策者对组织财务状况的全面了解。这样的一体化可以消除信息孤岛,减少重复录入,节省时间和资源。

3.2资源配置优化与预算控制

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一体化的必要性和意义体现在优化资源配置与加强预算控制方面。通过一体化,预算编制的目标与会计科目得以紧密对应,实现预算和会计核算的无缝衔接。这种整合能够帮助机构更准确地分析资源使用情况,及时调整预算方案,确保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会计核算可以提供实际执行数据,辅助预算控制,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中的问题和风险,促使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预算的合理执行。

3.3绩效评价与管理激励机制

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一体化的必要性与意义体现在其对绩效评价与管理激励机制的提升方面。通过整合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机构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绩效,利用实际数据与预算指标对比,全面分析各项绩效指标的达成情况。这种一体化使得绩效评价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组织的绩效水平。同时,一体化的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也为管理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基础。通过对实际绩效与预算目标的对比分析,可以明确员工的工作业绩,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策略探讨

4.1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的结合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策略需要与预算编制紧密结合,以实现财务管理的有效运作和资源配置的优化。首先,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的结合应从目标设定开始。预算编制阶段需要明确具体的预算目标和计划,确立预算科目和金额,这些设定应与会计核算的科目和账户相对应,保证预算与实际会计数据的匹配性和可比性。其次,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加强与会计核算的沟通与协作。会计部门应随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更新会计记录,确保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会计核算数据的分析和报告应与预算编制者进行定期沟通,共同探讨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调整方案。最后,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的结合也涉及预算调整与会计记录的及时反馈。当预算需要调整时,会计核算应根据调整情况及时更新会计记录,反映到财务报表中,为管理决策提供准确数据支持。综上所述,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的紧密结合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整合和协作,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3]

4.2预算管理与会计报告的整合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策略中,预算管理与会计报告的整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首先,预算管理与会计报告的整合应从预算编制阶段开始。在制定预算时,需要充分考虑会计报告所需的数据和信息,确保预算目标和会计科目之间的一致性和对应性。其次,预算执行过程中,会计部门应及时记录和汇总预算执行情况,形成财务数据,并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这样的整合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偏差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预算方案。此外,整合预算管理与会计报告也需要加强跨部门的协作与沟通。财务部门和预算部门之间应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共享数据和报告,确保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一体化运作。最后,整合预算管理与会计报告还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质量,为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准确和可靠的财务信息,增强组织的信誉和透明度。

4.3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一体化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策略中,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一体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和绩效的持续改进。首先,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一体化应从预算制定阶段开始。在制定预算时,需要明确设定与绩效评价相关的目标和指标,确保预算编制与绩效评价相互契合,从而形成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其次,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建立预算与绩效数据的关联机制。会计部门需及时记录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形成与绩效指标对比的数据,为绩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和数据支持。这种一体化可以帮助管理者全面了解预算执行效果与绩效达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优化。此外,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一体化还需加强跨部门的协作与沟通。预算部门、绩效管理部门以及业务部门之间应保持密切联系,共享数据和信息,共同探讨绩效评价结果,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绩效提升和预算调整。最后,一体化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有助于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为组织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综上所述,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一体化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策略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整合和协作,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和目标的实现[4]

五、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策略的实践与建议

5.1制定一体化的预算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流程

行政事业单位应制定一体化的预算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流程,确保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有效结合。首先,建立统一的预算编制标准和会计核算政策,明确预算管理目标与会计科目设置的对应关系。其次,建立预算执行与会计记录的实时更新机制,确保预算执行情况与会计核算数据同步更新,提高信息共享和决策效率。同时,建立预算管理与会计报告的整合机制,及时比对预算执行情况与会计报表,发现偏差并及时调整预算和核算。最后,建立绩效评价与财务数据的关联机制,将绩效指标与会计数据相结合,为绩效考核和财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综上所述,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在实践中加强预算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流程的一体化建设,促进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有效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决策效果[5]

5.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数据共享和处理效率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策略实践中,加强信息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可以有效提升数据共享和处理效率。首先,应当建设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数据的集成和共享。通过这样的系统,预算编制的数据可以直接用于会计核算,实现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和会计数据的自动更新。其次,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确保信息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提升信息共享的可靠性和合法性。

窗体顶端

5.3建立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策略实践中,建立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跨部门协作机制是关键措施之一,能够有效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首先,应建立跨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组或委员会,由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和预算部门共同参与,协调各部门的需求和资源配置,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建立定期的预算执行与会计核算数据分析会议,由各部门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共同参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预算和会计核算策略。此外,建立跨部门的绩效评价机制,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激励各部门共同努力,达成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共同目标。最后,加强沟通和协作文化建设,提倡部门间信息共享和资源协作,打破信息孤岛,促进信息流动和业务协同,推动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无缝对接和协同作业。

5.4培训人员,提高财务管理和预算编制水平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策略实践中,培训人员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够提升财务管理和预算编制水平,推动会计核算策略的有效实施和落地。首先,针对财务人员和预算编制人员,开展系统的培训课程,包括财务会计知识、预算管理理论和实务技能等方面的内容,使其掌握最新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编制方法,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其次,组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的培训课程,让培训人员通过实际案例和模拟场景,学习如何应对各种财务管理和预算编制中的复杂情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同时,推广先进的信息化工具和软件应用,培训人员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技能,提高财务数据处理和分析效率。此外,建立定期的专业交流和经验分享机制,让培训人员与业界专家和同行进行交流和互动,拓展视野,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财务管理和预算编制的前沿意识和实践水平。

六、结论

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重视会计核算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财务决策水平,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阳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J].会计师,202222):138-140.

[2] 李晓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预算与采购管理策略[J].财会学习,202225):80-82.

[3] 朱相远.行政事业单位基于会计集中核算制的预算绩效管理利弊分析及对策[J].财富生活.

[4] 解学红.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202107):104-105.

作者简介

姓名:韩雪 性别: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90.10.06 籍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苏木葫芦诺日嘎查    职称:中级经济师 学历: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财政税收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