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加强生产成本管理与降本增效的方法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段世平

新疆喀什电盛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喀什844000

摘要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整个经济社会的改革完善下,电力企业也需要在做好自身业务的前提下重视节能生态环保。加强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与控制,这不仅是企业生存的法宝,也能提高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强企业自身效益。在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如何通过科学客观的方式实施低成本战略新途径是目前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电力企业中目前生产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怎样处理应对市场经济的制约和调控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电力企业;生产成本管理;降本增效方法研究

正文


引言:在电力企业开展相关业务以及生产经营活动时,与其他企业相比所要投入的能源以及成本都比较大。我国目前人口不断飞速增长的阶段,用电需求也更为庞大,电力企业的能源成本、人力费用都日益提升,电力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然而电力企业的电价不是企业制定,而是由国家发改委决定,电力企业的经营环境也日益复杂和严峻。因此,要想让电力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就需要根据时代需求不断更新经营理念采取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与降低成本的干预性手段,为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企业降本增效势在必行。

一、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电力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在电力建设企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怎样才能在依照国家生产要求,保证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力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属于特殊商品,所以各个地区企业为了不断扩大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满足百姓和国家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用电需求,就要保证兼并好电力企业在开展建设性工程时做好施工成本的控制,项目负责人也要完善以往在建设中“重生产、轻管理”的运营模式,在多个建设工程项目开展的同时统筹管理,降本增效。电力工程项目生产成本管理的调控不仅能让企业实现生产利益最大化,也能增强企业经济效益,让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对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这也就需要企业增强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建设工程时负责人要采用科学合理的企业化管理满足电力企业在生产市场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扩大企业的盈利空间,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

二、电力企业成本管理不足

1. 成本管理认知单一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成本管理灌输在企业的整个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数据AI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介入后科学化、精益化、信息化的生产成本控制与管理系统受到了电力企业的重视。但就目前而言,还有不少企业还沿用着传统的粗放式成本管理,企业整体的管理模式也没有根据每年国家颁发的政策做适当调整与完善,项目工程建设中成本控制理念浅薄,企业降本增效效果不明显。还有很多企业控制成本依旧采用以往的方式,仅仅能缩减部分设备采购成本以及公司的运营成本,过于单一且局限的管理方式也无法将降本增效充分发挥。另外在生产建设时,许多管理人员对成本的管控力度不大,在开展生产活动时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电力生产在未来对企业发展促进的长远战略目标。这些管理认知的单一都直接导致了电力企业长时间成本投入比重大,企业没有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也难以达到预期的质量和效率。

2. 成本费用核算不科学

供电企业在市场生产中主要负责为市民及企业提供电能,但电能产品属于特殊耗品,不易储存。所以企业在生产销售电能时应将各个环节步骤结合在一起,构建出销售、输送、分配等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供电系统,从而根据系统的优化减少电能浪费,节能增效。但目前电力企业在整条生产销售渠道的过程中由于电能产品过于单一,整个生产步骤重复且单调。因此,大部分企业在面向市场进行电能产品销售时对产品成本的统计都是采用“品种法”,这种核算方法因过于单一,存在一定的核算缺陷,容易导致电力企业在生产建设后针对核算结果复核时容易出现不客观有失误的情况。对比某企业近三年的毛利率变化也可以看出该公司在2010-2010年电力建设生产中整体工程收入总额达到了144668.38万元,然而公司的成本支出也并不低,工程总成本也达到了86353.16万元,核算下来整体的毛利率平均到一年大概41.31%,其中2010-2012年的毛利率是逐年递减的,可以看出以往传统的电力企业管理模式下,生产收入与成本逐渐出现持平的倾向,整体毛利率也呈现下降趋势。根据当前电力公司分别核算的供电成本与购电成本而得出的最终成本,也不难看出目前部分电力企业对成本费用的核算依旧采用传统的核算形式,也间接影响了电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与降本增效的战略新措施。

三、降本增效的策略与方法

1. 细化成本管理意识的培养

这是电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关键步骤之一,首先应该制定成本管理文化建设:确立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使成本意识成为企业价值观的一部分。高层领导也要亲自参与成本管理工作,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成本意识的重要性。并且重视对电力企业员工的培训,组织定期的成本管理培训,让员工了解电力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结合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本管理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提高员工的节省电力成本意识。其次电力企业可以编制电力成本管理知识相关手册,普及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内部通讯、公告板、工作群等方式,持续宣传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企业领导也可以建立成本意识激励机制、奖励制度,设立成本节约奖励,鼓励员工提出电力成本节约的意见和建议。并且针对电力企业加强生产成本管理设置绩效考核,将成本管理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并设置电力成本项目生产管理责任制,明确每个员工在成本管理中的责任和任务,使成本控制成为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使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相结合。对于成本超支的部门或个人,要进行责任追究,强化成本意识。鼓励跨部门合作,共同参与成本管理,形成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氛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电力成产过程中成本管理信息的畅通。在电力生产中成本管理工具的应用工具使用也是极为重要的,企业领导应该提倡普及员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电力成本管理工具,如成本分析软件、预算编制工具等,培养员工通过数据分析来识别成本节约的机会。建立机制收集员工对成本管理的反馈,根据员工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措施。通过这些细化的策略和方法,电力企业可以有效地培养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文化,从而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 结合相关案例细化分析

在电力企业加强生产成本管理与降本增效的案例分析中,笔者结合调查结果中提供的实际案例来具体说明。以下是一些案例分析的概述,结合了相关数据和信息。

(1)国家电网公司降本增效案例

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响应国资委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工作要求,通过一系列措施强化经营管控,多方面挖潜降本增效。以下是一些关键数据和措施:

成本费用控制:通过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和考核,国家电网公司实现了成本费用增幅低于收入增幅0.7个百分点。

投资安排和管控:通过完善项目储备制度和投资后评价机制,确保资金用到最急需的地方,提高投入产出水平。

成本精益化管理:坚持节约理念,从严从紧控制成本支出,消耗性费用得到有效控制,费用同比下降13%。

低成本融资渠道:积极拓展低成本融资渠道,累计发行债券1150亿元,节约融资成本23亿元不仅节省了电网成本,也保障了公司发展资金需要。

2海南电网公司成本精益管理体系案例

海南电网公司在2021年落实南方电网公司的任务,通过以下措施实现成本精益管理:成本倾斜:向生产经营倾斜,保障生产性成本,压降非生产性成本费用。

成本优化:在2019年、2020年分别压降非生产性成本费用,实现了成本的持续优化。3能源电力大数据应用案例

能源电力企业通过大数据应用推动自身精益管理和提质增效。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数据资源被视为重要生产要素,用于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

大数据应用:能源电力企业利用大数据应用深挖数据资源价值,推动数字化转型。

数据驱动发展模式:构建数据驱动的发展模式,提升决策、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支撑力度。

通过这三个案例可以看出电力企业面对当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怎样通过创新成本管理,在加强生产的同时控制成本预算,提高电力企业生产效益,以及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预测规划电力企业的成本投入,合理规避成本投资风险。

3. 数字化转型

  从长期发展来看,电力企业的价格目前还是以市场自然形成,政府价格管控为主。国内店家水平也完全由市场供需完成,电力企业想要降本增效目前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电力企业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电网数字化平台、电力物联网、能源大数据中心等,实现产业链各个环节及各个业务之间的数据贯通,为生产销售、管理以及社会治理全面赋能。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电力能源领域的创新作用。同时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设备进行预测性维护,降低故障率和维修成本。通过数字化建设采用高级分析技术对操作数据、安全记录进行分析,优化匝道速率,提升环境合规性与设备安全管理水平。也可以利用虚拟电厂技术聚合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实现电力削峰填谷供需平衡,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电力供应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并且在日常的运行和维护中,管理人员应更新理念以及管理方法,建立以预防性策略为中心的管理体系,提升关键设备的可靠性和产能,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企业领导应深入到基层中去,了解操作人员、维护计划人员等岗位情况,确保转型举措符合实际降本增效工作的目标。与其他能源企业挂接合作,打造智慧电力生态圈,赋能数字经济发展,适应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4.优化企业改革、生产结构

电力企业在生产成本管理可以通过采取数字化转型措施提高电力建设生产成本。“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来降低发电成本,同时把握发展机遇,建立良性发展的产业链。在技术创新方面,电力企业也应不断跟进时代发展变化,例如可以提升光伏组件功率、采用高塔筒和长叶片的大型化风电机组,可以降低系统BOS成本,提高电力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的发电效率。其次电力企业也可以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这不仅能够推动新能源结构转型,还可以通过提高效能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在技术方面引入数字化管理体系,提升设备稳定性和产能,实现预防性维护,从而持续降本增效理念。再结合电力企业自身成本管理的模式不断提升员工成本意识,将降低成本作为企业与员工的共同任务,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明确降本战略目标,规避成本风险,提高电能资源等利用率。在项目建设时重视施工的成本核算,利用BIM技术等手段简历成本分析模型,控制工程变更成本,同时建立成本预算管控数据系统,实现电力企业在建设时的成本控制。最后企业应在电力建设时强化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沥青可控不可控费用,找出主导费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不仅能够帮助电力企业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还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语: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大部分企业来说,成本管理都是增加企业综合利润的核心诉求,也是企业效益提升不可缺少的一环。电力企业要想实现生产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不仅要结合现代技术对传统的生产方式更新完善,也要确立客观科学的管理理念,包括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制定核算标准、完善成本风险评估系统等。电力企业作为公共事业,在社会降低用能成本承担普遍服务和社会责任重义不容辞。电力企业在平衡好自身利润和成本比重的同时,也要带领其他能源企业将成本与精益化管理相结合,提升国家能源企业的综合产值和建设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勇.  电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的措施    [J].  商业2.0,  2023,    (31):  107-109.  

  [2]  余代塘.  电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    [J].  纳税,  2023,  17  (29):  37-39.  

  [3]  邵芳.  电力企业加强生产成本管理与降本增效的方法研究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    (24):  24-26.  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2.1378.

  [4]  刘越,綦雪松,肖智天,.  以降本增效为目标的电力企业业务外包管理    [J].  中国市场,  2020,    (28):  105-106.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8.105.

  [5]  陈剑.  电力生产企业成本管理、降本增效的新途径    [J].  经济师,  2017,    (11):  278+280.  

  [6]  李卢.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    (18):  112.  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17.358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