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活力地理课堂的构建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王爱和

张掖市第一中学 甘肃省张掖市 734000

摘要

目前中小学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信息技术2.0正风起云涌。然而一些基层乡村学校地理教学却步履维艰,本文从直观性教学、趣味性教学、多媒体技术、活跃课堂等方面阐述了激发课堂活力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地理教学 教学方法 活力课堂

正文


笔者曾经在农村教学点有很长的一段工作经历,自感中学地理教学十分艰难,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有:一是从学科来讲,地理是带有理科性质的文科科目,其难度大,涉及知识面广,学术性强,对教师的要求高。二是在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加之所授知识难而抽象,让学生索然无味。三是教学方法单调。由于地理教学内容综合性强,天南海北,只考单一的讲述法,教学效果必然差强人意。四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大网铺天盖地,挥之不去,为追求分数,教师采用题海战术,严重伤害学生学习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只有教师坚定不移地以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定不移地改变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才是走出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发展为本”,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法,丰富教学手段,全方位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课堂艺术,让地理课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地理教具的应用。

地理课堂离不开地理教具,传统地理教具对授课有较大的帮助作用,讲授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更要借助各种地理教具,如:地球仪、教学挂图、自制地理模型等,通过教具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1.巧用各种地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工具。“无图不成题,无图不成书”已是学习地理的共识。例如:七大洲四大洋、主要国家、典型城市、主要地形、河流湖泊等,这些地理要素一定要能从地图上指出来,这样才能记忆深刻,学生不会觉得死记硬背而枯燥无趣学习大气的运动、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地图及板图来分析大气运动规律、三圈环流的形成,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记忆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及分布,这样才能记忆深刻

2.教学模型的运用。中学地理离不开天文知识,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相的变化、星座、观察北极星等。另外地理上的时差问题、日期问题等知识都需借助地球仪等教学模型来实际演示操作。认识岩石矿物需让学生亲自去看标本;熟悉我国行政区划就要做拼图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强大威力。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新课程教学中威力无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海量的视频资源及微课都可为课堂增色:喜马拉雅山的隆起,非洲大草原角马的千里奔袭,等高线的来源模拟等,这些重点和难点知识,都可用多媒体技术轻松搞定。再锋面雨带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周年回归运动,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无疑是最好的教学手段。希沃软件在课件上的使用,动画效果明显,组织小组知识竞赛等活动信手拈来。

二、放大教学中的趣味性,学有意思的地理。

中学地理知识并不完全晦涩难懂宇宙万象、名山大川、江河湖海、天南海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无不包含其中。许多生动有趣的知识等待教师去挖掘。教师把那些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故事、笑话、传说、诗词、成语、谜语等,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

1.巧妙导入课堂
  精彩巧妙的课堂导入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生动的语言,恰如其分的案例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牵引到课堂中。如学习地球的的自传时,课前可问“太阳能从西边出来吗?”;再如在学海水的盐度可用二战时期德国潜艇屡次经由直布罗陀海峡自由出入地中海袭击英国船只的故事引入本节课内容。

2.诗文使地理课美不胜收。
  很多优美的古诗名句包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在地理课上如能得到应用,将使课堂多姿多彩。在学习湘江时,可引用“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使学生知道了湘江的流向;在学纬线的长度时可用“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诗句加强理解;在理解三峡水流之快时,顺流而下可用“千里江陵一日还”,逆流而上却用“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古诗。再如学北方冬季的严寒可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两句诗,说明了南方夏季风来得早气候特点; 山地气候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名句。

3.用歌曲谚语点缀课堂。

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歌曲、谚语把学生带进大自然,带进地理知识的殿堂。在学习青藏高原时,用一首《天路》唱出了青藏高原高寒雄浑,也唱出了青藏铁路的人间奇迹;“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一句民生动地反映了西北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的特点;用枣发芽,种棉花谚语,使学生充分理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再如学习长江时,可借“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的歌词来说明长江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4.地理成语,使课堂妙趣横生。
  许多成语同样是地理知识的高度概括,课堂中恰当地引用成语,可使课堂妙趣横生。如我讲到四川盆地的阴雨天气多时,用“蜀犬吠日”来加强理解;华北平原是“一望无际”;东北平原则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而成都平原号称“天府之国”; 南极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去我国对海洋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海域被周边大小国家“蚕食鲸吞”。

5.谜语教学,引人入胜。

猜谜有无穷的吸引力,总能引人入胜。在课堂中适当应用,可启发学生思维,使课堂气氛生机盎然。特别是在行政区划和地名教学中运用一些谜语,寓教于乐,让学生爱不释手。比如:“带枪的男人”--武汉;“夏季穿棉袄”--武汉(捂汗);“用圆规画圆”--太原(圆);“夸夸其谈”--海口;“船出长江口”--上海;“空中码头”--连云港; “大家一起笑你”--齐齐哈尔等等。

三、用活教材,教活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地理课充满活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表现欲望强,总希望通过各种活动展现自己。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率,是衡量课堂效果的重要指标。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力自然而来。

1.让学生说。让学生大胆地说,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每节课前,我都会让一名“地理小博士”给大家介绍地理趣闻、地理热点、地理奥秘等。通过说,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2.让学生考。课前总有一名“小考官”代替老师,考察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内容。“小考官”自信满满,同学们跃跃欲试,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复习准备,课堂有了活力,教学质量水到渠成。

3.让学生画。课前5分钟有2名“绘图员”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绘图技能,让大家做评价。如:海陆分布简图、经纬网、等高线、温度带、干湿区等。同时课后要求大家在笔记本上手绘各种地图,通过绘图,掌握大量的地理知识。

4.让学生做。让学生动手、动身,增强体验感,寓教于乐,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活跃课堂。如用乒乓球制作小地球仪,绘制学校平面图,人体演示地球的自传和公转,在地图中描出游览路线等。在学习经纬网时,让学生用排和列说出自己的座位。并让大家手持红、蓝毛线,演示出一个经纬网来,说出自己的经纬度位置。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新理念、新教法,通过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地理课堂,增添了学生的思维灵感和灵气,让地理知识变得有趣起来,中学地理教学之路将越走越宽广。让我们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之言共勉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参考文献:1.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3.《新课程教师学科培训教材-地理》段玉山 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