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管理
摘要
关键词
教学语言、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语言运用
正文
2019年3月,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但无论组合拳怎么打,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这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突出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语言形式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亲和力和针对性”必然要将各种教学语言形式进行合理设计,恰当运用,发挥其协调育人的作用,即要管理并运用好各种形式的教学语言。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现状分析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口语、书面语、体态语、音像语等,是思想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专业语言,需要进行合理恰当的设计。但是,在目前的中学思政课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并不重视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导致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学效果往往处于较低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口语方面的问题
教学口语方面,主要是语言表达不够精炼。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精炼性和准确性。但在目前中学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表达仍然存在重复啰嗦、错杂紊乱等现象,不符合本学科的教学要求,导致思政课变味。
(二)书面语方面的问题
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书面语言主要存在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的问题。如课堂教学板书方面,随着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很多思政课教师过多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而忘却了教学板书设计的重要性,往往出现板书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等现象。在形式上,大部分都是提纲式板书;在内容上,基本上都是对教材内容的复制,缺少适当的转换。这些都将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三)表情、目光、肢体语言等体态语方面的问题
表情呆板。在目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不是很重视对自己的面部表情的管理,认为在教学时表情就是要严肃,这样才能让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这种思想虽然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比较片面。有人说,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蕴含着教育意义,是属于一种隐形教育方式。如果面部表情管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目光范围较小。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上,教师走下讲台活动的范围往往是在前几排,目光往往也是聚集在前面几排学生身上,对于后排和左右靠边位置上学生的关注往往相对较少。导致有些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东张西望,目视窗外等。学生不认真听讲,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不会好。
肢体语言运用不足。因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仅强调对书本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因而很少运用肢体语言对学生加以引导,肢体语言往往缺乏形象化和生动化,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音像语方面的问题
在音像语运用上,有些教师存在过分依赖的问题。比如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对运用方面,有些教师一堂课占用很长时间播放多种视频、音频资源等,使得思政课应有的思想性和政治性被弱化了,上的不像思政课。这主要是由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思政课教学方式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思政课教师会选择将一些多媒体资源融入教学当中,活跃课堂氛围,但由于经验不足或对其认识方面的限制,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比如,有些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整堂课运用多个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形式,而忽视了对知识点的分析讲解。还有一些教师所选择的视频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者时间过长等。这种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现象难免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低下,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也就难以实现。
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语言管理策略分析
(一)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口语管理策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口头语言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口头语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也决定了教师授课的效果。[]教师应特别重视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完善自身的语言修养。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口头语表达要想精炼、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就必须在备课的过程中认真设计自己的教学口语。教学口语设计不仅包括口头语言内容的表述,还包括表达时语音、语调、情感的设计,各方面安排合理,配合协同,才能体现语言的艺术,展现教学语言的魅力。
(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书面语管理策略
思想政治课书面语要注意生动性。这里的书面语主要包括板书和书面评语。在课上,教师要配合适当的板书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程度。要求板书书写整齐美观、有条理、有逻辑,且生动形象。比如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文字加简笔画的板书形式等。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有意义的批改语对学生进行批评鼓励和引导。批语既是一种教学书面语,也是一种教学评价语,会影响学生的发展。那么,教师写批语时也要做到因材施教,要坚持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以鼓励为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品行。
(三)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体态语管理策略
教学体态语是思政课教学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如果体态语运用的好,便能够大大地提高知识的传递效率。
首先,学校要重视对思政课教师在体态语方面的培训和引导。一方面要转变教师忽视肢体语言重要性的落后观念,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肢体语言运用的培训,学校和教育部门要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教师培训,增强教师的体态语运用意识,提高教师肢体语言运用能力。
其次,肢体语言的运用是一个声情并茂的过程,教师自身必须注意自己的穿着、体态以及表情的配合。一是教师要注意“头语”的使用,积极地与学生互动,并配合点头、侧头或摇头的方式,从而促进知识的传达和内心的交流。二是要注意面部表情的使用,满意的笑容、诧异的表情都能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从而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和谐。三是要注意目光的使用,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神交流能够增进感情与思想的传达,在需要时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眼神抑或一个鼓励的神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重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同时,教师要将目光投射到班级后面几排的同学身上,并兼顾其他同学,既不要对某个学生直视时间太长,也不要让何一个学生产生被无视、被冷落的感觉。
(四)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音像语管理策略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过度依赖音像语的现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首先,要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情等要求,根据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音像资源,做到典型性与精炼性相统一。在素材、案例等资源的数量方面,尽量一节课不超过三个同一形式的内容资源。同时,对于音像素材播放或使用的时长方面,也要适度,不可占用过多课堂教学时间,一般情况下一段音像素材播放时长不要超过三分钟。要始终坚持教学音像语为教学目标达成服务的思想。
其次,在教学设计时,还需要注意所选取音像资源的内容必须要符合教学内容,对于有争议的案例素材,尽量不要纳入教学当中。要选择比较典型,价值导向明确,且具有说服意义的素材,并找准其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配合教学口语进行展示讲解。
最后,一堂课最好不要超过两种以上的音像材料展现形式。比如视频播放,音频播放,图片欣赏等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使用,但每种方式运用一次或两次即可,避免学生因视觉疲劳而影响教学效果。
当然,以上四种教学语言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集合体,伴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而共同存在。因此,思政课教师要综合运用管理好各种形式的教学语言,使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发挥最佳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