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柴常亮

新疆喀什电盛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喀什844000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明显提高,在此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电力自动化技术因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在电力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其不但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保证电力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促进电力领域的持续稳定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实践应用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带来全新参考。


关键词

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实践应用;对策研究

正文



引言

众所周知,电能的传递与输出是使国家经济实现稳定有序运行的关键所在。而在过去的电能传递与输出中,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及财力等资源,而且整体的安全性能较低,在此情况下,不但无法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质的电能服务,而且还会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带来严重威胁。然而,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其中电力领域也不例外,将电力自动化技术灵活应用到电力工程之中,不但可以提高控制效率,同时还可以优化管理的安全性,进而为电力领域的发展及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1、电力自动化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电力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将其灵活应用到电力工程之中,不但能够大幅度提高电力系统中的远程监控、远程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为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据大量调查研究可知,在电力工程中,若想使电力自动化技术实现合理应用,必须保证其充分满足下述条件:(1)保证满足电网项目个环节的技术条件对电力系统及装置进行动态化监测如果在电力系统中发现有电力运输等情况的存在,有关人员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合理处理从而保证电力装置能够实现安全、顺利的运转;(2)确保技术的安全性避免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安全事故,为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这样便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3)大幅提高数据收集及处理能力,可以及时发现存在异常情况的数据信息,保障电力系统自身具有相应的可靠性;(4)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运行成本的支出,同时还要最大限度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消耗。

2、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2.1推动电力工程信息化发展

所谓的电子自动化技术,实际上,其主要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切入,对电力项目的运行和电力能源输送,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管控的一技术手段。在电力工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来对项目运行环节的信息展开收集与处理,保证可以利用后台计算和数据评估的反馈信息,来对电力工程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有关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对某一时期内的电力工程运行数据进行调用,来预先预测出后续电力工程运行的状态,以及有几率会出现的安全故障,并以此为基础前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对对策,如此便可以为后续电力工程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2.2简化电力工程维修流程

在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来对其运行阶段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动态化收集并依据如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手段,对数据背后所包含的规律进行深入发掘。与此同时工程管理人员也能运用数据库技术,在后台数据库系统建立与电力工程运转相关的系统及时对工程运转信息进行合理的归集和分档管理保证各类安全故障可以及时和正常状态、电力工程实施运行数据信息展开比对,如此一来,管理人员便能够快速发展故障所在位置,并且依据故障出现的具体原因,来应用相应措施对其进行处理。通常来讲,与传统的人力故障排除方法相比较,此种方式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快速找到电力工作运行中故障问题的具体位置,在此情况下,工作人员便能够依据数据信息的反馈,找出存在故障问题的设备,并立即前往故障位置应用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由此可见,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大大简化维修工作的开展流程,同时还可以显著提升维修工作效率,进而为电力工程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对策

3.1现场总线技术

针对现场总线技术而言,其一般泛指有效连接仪器仪表控制设备以及相关的自动化设施,通过该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使一体化信息系统真正实现集成效果,让智能传感器以及计算机等设施进行协同工作,最终实现数字通信及控制为一体的电力工程系统。经研究,将现场总线技术合理应用于电力系统之中,可以对集变器所控制的用电总量进行全面收集,应用主控计算机来控制系统相关信号,之后再利用数字模型进行计算与分析,最终科学判断出结论并在控制设备上发出相应指令,如此便可使电力系统具有相应的自动化效果。现场总线技术电力工程中实际运用,其主要应用部分在控制功能分散,并同时对相关计算机实施合理的匹配与调整,让被控制设施信息处理实现自动化功能的应用。而通过对计算机的连接及信息处理,电力系统中可以不必关注整个现场,仅需要对调度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即可。现阶段,在大多数电力工程建设环节中,如果融入了现场总线技术,若想充分发挥出技术的真正作用与价值,还需要做到前置机与上位机的合理配合,利用相关仪表控制手段以及电力工程辅助工作,不断提高系统控制性能,并且在电力调度环节中,还可有效满足其多样化的系统数据需求,以保证电力系统相关信息的交换及共享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3.2光互连技术

电力工程建设环节中,还会应用到光互连技术,通常来讲,此项技术只有应用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继电器,才能够达到理想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针对电力工程自身来说,电子传输及电子交换技术应用,可以对互联网络进行有效拓展,优化整个编程结构,进而使得电力工程能够具有一定的灵活。在光互连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还能够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抗磁干扰效果,让处理器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干涉能力,以使得数据通讯得到有效保障。而且,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光互连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自身的安全与可靠效果,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1]。与此同时,通过光互连技术的灵活应用,还能够以人机界面处理方式进行数据计算、数据采集、数据控制等操作,并且在分析高级应用与电网过程中可以起到显著效果,因此,技术的应用能够体现出更好的灵活性,这时管理人员凭借高清晰的画面,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电力系统运转情况,进而科学调动与调节系统当下的运转状态。

3.3数据库技术

电力系统应用过程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它通过与监视系统等功能的密切融合,在继承与开系统环节起到的重要作用,如此便可以有效推动了电力工程软件技术创新发展。现阶段,在大多数电力系统建设环节中,都会对数据库技术进行广泛应用,它可以让对象标准得到相应的支持,相对与普通电力系统而言,经过创新的数据库技术还能够加入主动功能,这将会对技术创新提供有效帮助[2]。同时,电力工程中,将数据库技术与监视技术融合在一起,还可以利用对象函数,进一步提高电力工程的电力自动化效果,以使得电力系统的应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而在监视技术应用环节中,一旦触发了设定机制,便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的有效控制与监控,充分提高了数据管控效果,使电力系统得到更多安全保障。目前,我国的数据库技术已经电力系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监控系统的应用也相对较多,这则为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电力系统的现代化高效发展。

3.4变电站自动化

电力系统之中,变电站以及输配电线路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可以将发电厂与电力用户进行有效关联。当前的电力工程中,变电站自动化应用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通过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有效改善以往的人工操作以及人工监视管理弊端,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而且,在融入全面的监控手段后,可以让变电站的运行环节更具安全保障[3]。目前来说,电力系统的变电站自动化应用技术,主要是指对站内的各项运行设备进行全面监控与管理,并通过合理的应用计划设施,来使设备取得理想的集成化效果,从而实现网络化与数字化的工作模式。同时,通过将计算机电缆与光纤大范围融入到电力系统之中,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实施监控与操作效果,而且还能够大幅提高了系统的记录功能和自动化分析与处理功能。另外,通过发展现代化变电站设施,变电站不仅可以自动化完成各项操作指令,还能够对电网调度进行自动化调节,如此一来,便能够更好地提高现代电力生产及使用水平。

3.5自动化补偿技术

在传统的低压无补偿技术应用环节中,主要适合三相负载环境,通过单一的某项信息进行收集,凭借三项电容器,进行加强与互补工作[4]经研究,这一技术所应用的交流接触器大多为投切管,回应速度相对较为缓慢,极有可能会产生不良电力冲击情况,且电压均衡关系十分容易产生问题,因此除了应用时间短暂这一缺陷,还缺少相应的监视监督功能。而在现代自动化补偿技术得到大量应用之后,可以将动态补偿和固定补偿进行同步应用,同一三相共补与分相补偿,结合了稳定补偿与迅速跟踪补偿两项技术,如此一来,便能够大幅提高电网运行管控水平。尤其是负载种类相对较多的环境中,可以更好的对负载变化进行补偿处理。目前,随着社会用电量不断提升,负荷波动也更加显著,为此,电网工程必须要进一步提高无功补偿水准,以使电力工程真正实现高效运行,节约电力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4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4.1一体化趋势

电气工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其自动化技术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而自动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则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合理把控。目前,社会各企业都在尽可能打造一体化的管理平台,并且积极将各相关技术灵活融入到自身行业特色之中,以真正意义上使本企业实现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效果,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上风地位[5]而建立电工程环节中,也要充分符合当下社会群众的实际需求,对相关建设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调整,在控制好开发与创新成本的同时,实现一体化的开发与建设效果,让各相关系统可以实现同步运行,以此来提高平台的综合效益,做到成本与收益同步优化效果。

4.2市场化发展趋势

将来,在电力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必须为技术的开发与拓新提供相应的市场,并且在市场化建设环节中,相关企业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障措施,以便为电力工程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有力支持[6]通常来讲,市场化发展趋势是现阶段多数企业的主要发展理念,而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要想快速融入当前市场环境之中大幅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则需要对自身的技术服务水平进行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相关企业也要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运营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为此,电力企业不但要适当加大自动化技术资金预算投入力度,还要做好市场环境宣传工作,以便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的新时期下,无论是企业生产还是人们日常生活,均对电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此大环境下,使得电力领域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因此,若想为企业及公众提供一个优质的服务,显著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电力领域需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进行全面创新与优化,将电力自动化技术灵活应用到实际实践之中,以在源头上大幅度提高电力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构建更为便捷、完善的电力系统,如此一来,便可推动我国电力领域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建标.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24,(03):84-86.

[2]迟博,车清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业工程中的应用[J].自动化应用,2023,64(S2):150-152.

[3]刘先锋,王成,史俊华.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光源与照明,2023,(09):219-221.

[4]吕文渊.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J].光源与照明,2023,(03):236-238.

[5]杨升正,解志.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23,(03):88-90.

[6]马飞.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实践应用[J].电子测试,2022,36(24):130-13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