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策略分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马会珊

巨野县大谢集镇中心幼儿园 山东菏泽274900

摘要

在幼儿园中,交互性强、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法,正日益被教育工作者所关注与运用。幼儿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游戏是他们通过感知、体验和交互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游戏教学法是把教育内容与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又可以让幼儿在一种放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会知识和技巧。同时,它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解决问题、创造能力,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幼儿园;游戏教学法;策略

正文


在当代教育理念的革新与发展下,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已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幼儿的整体发展与个性培养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幼儿活泼天性和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游戏教学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由于它的趣味性、互动性、灵活性等特点,已逐步被幼儿园所采用[1]实践表明幼儿在一种放松、愉悦的气氛中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社会适应能力、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发展因此,对幼儿园教育中的游戏教学法进行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

一、幼儿园教育中应用游戏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游戏内容与教育目标不匹配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中普遍采取游戏教学法开展教育活动但是游戏活动的内容与教学目标不相适应的现象较为突出。首先,一些幼儿园没有教育目标出发,在进行游戏设计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娱乐,而忽略了教育,这就造成了幼儿尽管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学习与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巧。其次,在对游戏的选材与设计上,缺少对游戏的整体策划,没有把游戏教育目标有机地融合起来;比如,有些与数学、语文有关的游戏,其游戏内容设计得比较单一,不利于幼儿的认识发展[2]。另外,由于游戏内容的单调、重复,幼儿游戏了一段时间后,就会丧失对同一种游戏的兴趣,从而丧失了动力。另外,一些幼儿园在设计自己的游戏活动时,没有对幼儿们的个性特点进行全面的认识和重视,这就造成了一些幼儿游戏中很难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游戏体验

(二)教师指导不足或过度干预

目前许多教师对幼儿进行游戏教学时,出现了指导不足或者介入过多的问题。首先,缺乏教师引导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些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缺少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引导,从而使游戏活动难以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比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如果教师不能适时地进行指导,那么幼儿就有可能脱离本题,不能对角色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其次,过多介入也是一个问题。有些教师过分干预、指导,使幼儿失去了自我探究、自我发展的空间。比如,在构建性游戏中,教师总是对幼儿进行“矫正”,从而抑制了幼儿的创造性与想像力的发展。过分的介入会导致幼儿的反抗情绪,影响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另外,在游戏引导方面,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技巧还有所欠缺,有些教师缺少对游戏教育方法的专业知识,因此,他们不能够根据幼儿发展需求来进行有效的游戏活动。

(三)游戏环境和设施不足

游戏场地有限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很多幼儿园因为场地有限,不能为幼儿们提供充足的户外和室内的活动场所,这就造成了幼儿们的游戏活动场地不足。由于场地狭窄,导致幼儿游戏跑跳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游戏设施匮乏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部分幼儿园游戏设施陈旧,数量不足,不能适应幼儿多元化的游戏需要。设施问题包括:室外运动器械种类少、创意不够、室内运动用品匮乏、教学用具种类少等。另外,游戏设施的安全也是一个潜在的问题,部分幼儿园没有对游戏设施进行常规的巡视和维修,造成设备破损,增加幼儿游戏时的危险。另外,一些幼儿园在游戏设施配置方面缺少科学与创新,没有按照幼儿的年龄与发展特征来进行合理的设置,从而不利于幼儿游戏体验与学习成效。

(四)游戏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许多幼儿园缺少一套完整的游戏化教学评价指标与评价手段,难以科学、准确地评价幼儿的游戏效果。部分幼儿园对游戏化教学进行评价主要依赖于教师的主观观测与评判,缺少客观的资料支撑,且评价的可信度与科学性较差。比如,在对幼儿的协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往往只依靠直觉来做出评判,而忽略了对幼儿游戏中一些特定动作和步骤的观察[3]同时,游戏化教学评价的内容与范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大部分的评价只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成绩与成果,而忽略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发展。比如,在对幼儿创造力评价中,教师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创造成果上,而忽略了对幼儿创意思考与探究的评价。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方式过于简单、片面,不能充分体现幼儿的游戏发展状况。另外,由于缺少游戏评价机制,导致了教师在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缺少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反馈与引导,很难依据评价的结果做出有针对性的调节与改善。另外,一些幼儿园没有与幼儿家长的联系不足,忽略了父母对幼儿在家里的游戏行为进行的观察与反馈,从而使评价的全面与准确性不足。这种不健全的游戏化教学评价体系,直接影响了幼儿的整体发展与素质的提高。

二、幼儿园教育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策略

(一)游戏内容与教育目标相结合

游戏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幼儿园快乐游戏教学的原则。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相关的知识与技巧。把教育目标与游戏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指导幼儿进行有效的活动,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实践能力[4]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可以根据教育目标从整体上设计游戏,让幼儿们在游戏中获得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另外,由于幼儿游戏中需要不断地探索、尝试、学习,因此,这样的教育方式也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独立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比如,在进行游戏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以教育目标为出发点。围绕“认识数字”这一教育目标,设计游戏:藏在操场上的数字。首先,教师写有1-10数字卡片放在操场的各个角落,并要求幼儿在指定的时限之内把这些卡片都找出来。每次发现一个数字卡片后,幼儿要把数字报告给教师,并且将数字卡片按顺序摆放在操场中央。通过这种方式,幼儿们不但可以在发现数字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对数字的排列来加深他们对数字的认识。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每张卡片后面加上一个小问题,比如:“2+3=?”、“5-2=?”,让幼儿们在发现了数字卡片之后,再回答对应的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幼儿们的兴趣,又能把数学的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们在快乐游戏中学会数学。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就可以把游戏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幼儿们在游戏的同时获得快乐,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二)注重互动与合作

游戏化教学强调集体性和合作性,通过交流与合作,幼儿可以学会与别人交流分享与合作,这是社会适应能力开发的关键。通过交互协作的游戏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以集体荣誉为目标,从而得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社交技能,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在情绪上得到更好的发展[5]。而在这种交互协作的游戏中,幼儿们也可以通过游戏来提高自己的沟通水平,使幼儿不断进步

为了提高幼儿之间的交往与协作,教师要为幼儿设计一些需要合作和互动的游戏。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盖房子”的游戏。在此游戏活动中,教师幼儿们分为若干组,让他们一起动手用积木搭起一座房子。首先,教师幼儿带到提前设置好积木搭建区,讲解游戏目标及规则。接下来,幼儿要在指定的时间里,共同合作,来搭建一座坚固而又美观的房子。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相互交换想法,并进行小组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比如,如果有一个小组搭建中碰到了什么困难,教师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让他们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幼儿说:“我把这个长方形积木放上去房子就倒了,我不知道是为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那你尝试一下把长方形放上去的时候和下面一层对齐,看看会不会再倒?”通过样的交互协作的游戏,幼儿们不但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交流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活动之后,教师也可以安排幼儿们进行分组交流,让每一组都能讲述自己的建造经过与结果。这样,幼儿们在交流、协作中得到了成功与自信,并培养了他们的团体意识。

(三)多样化的游戏形式

多样化游戏形式,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更好的吸引幼儿注意力幼儿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同时兴趣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6]。所以,多样化的游戏可以很好地适应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让每位幼儿游戏获得的快乐与成功。比如,有些幼儿比较喜欢自己动手教师可以设计拼图游戏;有些幼儿喜欢运动教师可以设计室外的跑跳游戏;有些幼儿更爱游戏角色扮演,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过家家”的游戏……通过丰富多彩游戏形式教师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幼儿的整体素养,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发展。

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多种形式的游戏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需求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户外游戏活动“探索自然”。带领幼儿在园内或邻近的小公园里进行一系列与大自然有关的游戏。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们做一个“寻找植物”的小游戏,要求幼儿们在指定的时间段里去收集各种植物的树叶和花草。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做一个“昆虫观察”的小游戏,每人发放一个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外形、颜色行为,并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同伴和教师。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利用收集来的树叶、花朵和昆虫做“自然拼图”,并让幼儿们参加拼图比赛幼儿们在各种不同的游戏中,既可以亲近大自然,又可以了解到一些有关植物、昆虫的知识,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建立有效的游戏评价机制

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游戏化教学评价体系,是游戏化教学顺利实施的必要保障。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使教师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表现进步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据此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良好的游戏评价与反馈,可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提高其信心和成就感。比如,设置一个游戏奖励机制,让幼儿在完成了一个游戏任务之后,就可以得到一个小小的奖励,这样既可以激励幼儿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另外,通过游戏评价制度,可以让教师及时地了解到幼儿们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与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与协助,从而推动幼儿的整体发展。

比如,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展过程制定一个“星星卡”评价体系教师为每个幼儿发放一张“星星卡”,每次完成一个任务可以获得一枚星星,贴在星星卡上。首先,教师要给幼儿们讲解星星卡规则意义,使他们知道只要自己付出了努力积极参与游戏,就能得到星星。其次,在每一次的游戏中,教师都会对幼儿表现做出公正的评价,对表现好的幼儿给他们加星。比如,在一个“拼图比赛”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的速度、正确程度、协作程度等方面的评价,对表现优秀幼儿给予星星奖励。在这样的激励方式下,幼儿既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成功的满足与自信,又可以充分调动其对游戏兴趣与热情。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每个星期或者每个月举行一次“星星总结活动,对得到的星星数量最多的幼儿进行表彰,并给予一些小的奖品或者奖状。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们的参与积极性,使游戏化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游戏教学法运用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既能使幼儿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各类知识与技巧。把教育目标和游戏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就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以及完善的评价机制,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乐乐.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学园,2023,16(35):56-58.

[2]陈旭.以游戏为载体探索幼儿园体育教学的创新之路[J].家长,2023,(32):7-9.

[3]袁莞玉.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自主游戏教学策略[J].家长,2023,(32):183-185.

[4]李佳佳.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教学研究[J].教育界,2023,(31):95-97.

[5]王仁艳.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研究,2023,(31):96-98.

[6]贾新新.生活材料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3,(31):86-8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