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理念下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
关键词
绿色环保理念;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正文
前言:伴随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的生活素质逐渐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要求也更为严格。为此,在市政工程领域推行绿色节能环保技术,成为了现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市政工程施工期间,相关机构和人员积极寻求有效措施,以达到节能环保目标。落实绿色节能技术的实际效益,不仅能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能保护周边环境,优化工程整体效益。在实际施工中,在合理应用绿色环保技术的前提下,还能够实现节能的目标,进一步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市政工程建设中对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市政工程建设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为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绿色施工技术应运而生。绿色施工是指遵循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符合环保、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标准的建设技术,并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减少生产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对市政工程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实施绿色施工可有效地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数据显示,中国年产建筑垃圾超过50亿吨,占全球建筑垃圾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仅仅有20%的垃圾被合理利用。如果不采用绿色施工技术,这些垃圾会给城市的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和难以消化的压力。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减少工程施工对自然环境的污染,降低环境成本,提高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其次,绿色施工技术有助于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所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技术具有极高的适应性,可以适用于不同范畴的市政工程,比如公路、桥梁、隧道、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园林绿化等多种类型的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可大大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程进度,减少施工工地对社会的影响,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工业、交通、旅游等需求。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满足城市发展的多元需求,增强城市的可持续性,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最后,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社会形象和公众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市政工程建设也逐渐成为一种国家形象和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展示城市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同时,公众对城市工程建设的满意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促进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和良性循环。综上所述,绿色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于实现城市化、建设优质城市、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绿色环保理念下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建材节约技术
市政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材节约技术则是当前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建材节约技术是指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采用节约、高效、环保的建材,以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品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选择适宜的建材。市政工程建设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建材,比如在道路建设中,应选用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好、耐久性强的水泥混凝土等材料,以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市政工程建设中,应从采购、运输、储存、施工等环节入手,确保建材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推广新型建材。市政工程建设中,应积极推广新型建材,如轻质隔墙板、节能保温板等,这些新型建材具有重量轻、隔音隔热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可以极大的提高工程建设指标。注重建材回收利用。市政工程建设中,应注重建材的回收利用,对于可以回收利用的建材,如钢筋、木材等,应加以分类、储存和回收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2节水技术
在市政施工中应用节能绿色环保技术,节水技术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采用节水技术有助于降低用水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首先,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水回收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等。例如,使用分离式厕所和灰水回用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用水量,而收集雨水供浇灌植物则可以降低市政绿化所需的自来水量。其次,改良灌溉系统和植物选择能够有效降低用水量。例如,采用滴灌和喷洒灌溉系统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而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植物则可以降低浇灌所需的用水量。此外,提高工人和居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也是实施节水技术的一个重要措施。对工人和居民进行节水意识教育,加强对水资源的重视和管理,促进恰当使用用水可以有效提高市政施工中节水的效果。总之,采用节水技术在市政施工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利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改良灌溉系统以及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用水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市民关注节水问题,一起共同保护水资源。
2.3节电技术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配备临时用电装置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有效地节约电能,可以采用节能灯具、声控灯等节能设备,并配备节能机械设备。在施工时间的规划中,应尽可能将施工时间安排在夜间,以降低电能消耗。此外,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用水、用电控制,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实现水电的节约使用。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将各种可回收资源按照可再生性质进行分类,并通过相应处理后进行循环使用,以促进额外收入的增加,同时降低环境压力。
2.4扬尘控制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施工企业可以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尽量防止扬尘的大量出现。要想有效地控制扬尘污染产生,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运输建筑材料的过程中,要有效地控制扬尘污染,可以采用覆盖或绑扎等方式实现,并且要将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材料外泄情况尽可能地避免,在装车过程中要将相应的密封工作做到位。其次,为了有效防止二次扬尘污染情况的发生,需要在运输完建筑材料后,及时认真地清洗运输车辆,尤其是车辆底部的沙土材料一定要彻底清洁干净。最后,在市政工程施工进行时,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建筑材料的运输通道,使得运输通道与施工目标之间的距离更加科学合理。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扬尘污染的产生,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环保水平,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品质。
2.5可再生资源应用
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需求和能源供应的差距越来越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市政施工中,绿色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等方案正是为应对这一问题而产生的。可再生能源作为市政工程中的一种新型能源,是指来自自然界中不断更新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能等。与化石能源不同,它可以以较长时间为周期进行再生,对环境影响小且不会造成污染。在市政施工中,可再生能源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例如使用太阳能光伏板或太阳能集热器等技术来供应电力和热能。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还实现了低成本的能源供应,对城市节能有积极作用。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如垃圾焚烧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等。这些发电方式可以将城市生活垃圾转化为能源,既减少了垃圾的压力,又满足了城市用电需求。将地下水、河流、湿地等水资源作为供能的可再生资源,开展水利发电等项目。这不仅能够满足城市水电需求,而且能够保护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维护。在市政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的优势,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同时不断完善我们的技术应用和管理体系,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市政工程中的高效应用。可以说,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城市绿色发展的必备手段之一,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6污水控制排放
控制污水排放是实现绿色节能技术在市政工程中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水平普遍较低,致使很多地方的废水直接排放,污染了自然环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有33个城市的地表水质达不到“三类标准以上”,500多个城市的废水排放总量巨大。这一现象无疑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绿色节能技术时制约了环保程度的提高。其次,目前工程建设领域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标准不严、监管不够等问题,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之间对污水处理存在一定的分工和依赖性,彼此之间没有形成监督制约的关系,也对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造成一定的障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解决。注重前期工作,从设计阶段就要强化污水排放的控制,采用分级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工艺。改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加强管网的建设和污水处理站的运营管理、负荷均衡和均质化。同时,加强污水监管和标准制定,完善污水排放标准体系和监管机制,强化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排污费等措施的约束力度,进一步推进污水治理的长效机制。此外,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力度,通过加强对环保宣传和教育引导,营造崇尚环保、生态优先的社会氛围,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实现市政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控制污水排放是实现绿色节能技术在市政工程中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综合采取前期措施、改善设施、加强监管和治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市政工程建设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绿色环保理念下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未来展望
3.1模块化和预制施工
未来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绿色环保技术将更加注重模块化和预制施工的应用。模块化施工利用预先制造的模块化构件,将建筑过程工业化和标准化。预制施工则通过在工厂内进行制造和组装,减少对施工现场的干扰和废弃物的产生。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为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比如,未来市政工程中的道路建设可以采用预制混凝土路面板,这些板块在工厂内预先制造,并在现场进行简单的组装,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和对资源的消耗。
3.2碳中和建筑设计
碳中和建筑设计将成为未来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重要趋势。碳中和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积极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在市政工程中,将采用低碳材料、能源高效的设计和建筑技术,结合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碳汇的建设,降低建筑的碳足迹。碳中和建筑设计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为城市提供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基础设施。
3.3智慧环境监测技术
智慧环境监测技术将在未来市政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实时监测和管理建筑和设施的能耗、排放和环境影响。智慧环境监测系统可以提供精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帮助决策者进行有效的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这将有助于优化施工过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3.4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模式将成为未来市政工程施工的主要发展方向。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通过废弃物管理、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等措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化影响。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将采用可再生材料、废弃物的分类和再加工等措施,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这将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负担。同时,循环经济模式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结束语:
概而言之,绿色环保理念下的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是建设美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探索。在绿色环保理念的引领下,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绿色化已经开始并快速发展。但我国对于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依旧在不断的探索,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为我们的环境和社会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付杰.绿色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7):118-120.
[2]于亮亮.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07):84-86.
[3]吴雷.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5):110-112.
[4]方宇.探究如何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管理[J].居业,2023,(03):145-147.
[5]张绳锋.简析市政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技术管理策略[J].居业,2022,(12):118-120.
[6]侯习昆.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7):135-137.
[7]宋贵亮.基于绿色理念研究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2):151-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