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工法创新在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与建设效率中的关键作用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陈际坤

吉安金源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江西吉安 343000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高质量的房屋建筑项目成为甲方开发单位的迫切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工艺工法创新成为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率的关键。本文从甲方开发单位角度出发,分析了工艺工法创新在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率方面的关键作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工艺工法创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效率;甲方开发单位

正文


前言:工艺工法创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现有建筑施工工艺、技术及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以提高施工质量、效率、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建筑行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工艺工法创新已成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率提升的关键所在。

1工艺工法创新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作用

1.1提升施工质量

预制构件:预制构件是在工厂生产的标准化、模块化的构件,可以直接在现场进行拼装。由于工厂生产环境的控制,预制构件具有更高的精度和质量。采用预制构件有助于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安全风险。

模块化施工:模块化施工是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然后在工厂生产这些模块,最后在现场进行组装。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施工精度,降低返工率。模块化施工还可以缩短工程周期,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信息化施工: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如BIM、GIS等),可以更精确地规划和管理施工过程。信息化施工有助于提高施工精度,减少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误差,降低返工率。此外,信息化施工还可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降低项目风险。

机器人化施工:采用建筑施工机器人代替传统的人工施工,可以大大提高施工速度和精度。机器人化施工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减少工程事故,提高工程质量。

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采用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绿色施工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环保性能,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精益施工:精益施工是一种通过减少浪费、提高效率的施工方法。采用精益施工可以提高施工过程的管理水平,确保施工质量。通过减少浪、提高资源利用率,精益施工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工程质量检测与监控: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监控手段,可以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此外,工程质量检测与监控还有助于提高施工过程的透明度,增强建筑业的信誉。

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强调施工现场的安全、整洁、有序,要求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实施安全文明施工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事故发生,降低施工风险。

1.2促进新材料应用

新型保温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例如,聚苯乙烯泡沫、硅酸盐保温板、岩棉板等。通过使用这些保温材料,可以减少室内外的温度波动,提高人们的舒适度,降低空调和取暖设备的使用,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低渗透性等特点,可提高建筑物的承重能力和耐久性。此外,高性能混凝土还可以减少混凝土使用量,从而降低碳排放。常见的高性能混凝土包括自密实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等。

绿色建筑材料:这些材料主要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具有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等特点,可以降低建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例如,竹材、木塑复合材料、废旧轮胎再生橡胶等。通过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可以降低建筑物的碳足迹,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较低,有助于降低建筑物的碳足迹。例如,生态混凝土、绿色水泥、改性沥青等。这些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2工艺工法创新对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效率的提升作用

2.1缩短工程周期

首先,模块化施工是一种现代化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缩短工程周期。模块化施工是将建筑物按照一定规格和标准化组合成模块,通过预制、现场组装等方式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施工周期和人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模块化施工可以使施工工序并行化,各工序之间没有时间的等待和浪费,加快了工程进度

其次,工程机械化是一种提高施工效率的重要手段,也能够缩短工程周期。工程机械化是指采用各种机械设备代替传统的人工施工,如使用挖掘机、吊车等工程机械代替人工挖掘、搬运等工作。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同时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进度。

此外,采用现代化材料和建筑技术也能够缩短工程周期。例如,采用混凝土预制构件、轻钢龙骨、预制墙板等现代化建筑材料,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时间和人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2.2降低施工成本

首先,优化施工流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消耗,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在实际施工中,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分析和优化,可以精简施工流程、优化施工顺序、提高施工效率。例如,在设计施工方案时,可以将施工中的瓶颈环节和重点工序提前规划和优化,避免资源浪费和延误。

其次,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是降低施工成本的重要途径。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和管理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可以降低成本。例如,在施工现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将不同工序的工人进行合理安排和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对于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和使用,可以合理控制采购量、存储方式和消耗,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采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成本。

最后,降低浪费也是降低施工成本的有效措施。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如材料浪费、能源浪费、劳动力浪费等等,这些浪费现象都会增加成本。因此,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等手段,可以减少浪费,降低施工成本。例如,采用模块化建筑技术可以减少材料浪费,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成本。

2.3提高管理效能

首先,BIM技术是一种将建筑信息数字化的技术,它能够实现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信息共享和管理。利用BIM技术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的、实时的、动态的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将建筑的各种信息如设计、施工、验收等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三维建筑模型。这种模型不仅能够提供对建筑物的准确表示,还能够支持各种决策和分析,如施工进度的分析、材料的选择、安全和可持续性的评估等等。通过BIM技术,工程信息可以实现实时共享,建筑公司可以远程监测和管理施工现场,有效避免错误和浪费,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其次,物联网技术是指利用传感器、智能设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连接的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人员、材料等各种资源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例如,在施工现场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工人的工作状态和施工进度,监测机械设备的运转状态和使用情况,同时监测材料的使用情况和库存情况等等。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到管理平台,对施工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管理效能。

3工艺工法创新和新材料应用的效益表现

3.1质量提升

创新工艺工法和新材料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强度、耐久性和性能。例如,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钢结构建筑可以提供更高的抗震性能,降低建筑物在自然灾害中受损的风险。新型保温材料和绿色建筑材料则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环保性能和舒适度。

3.2效率提升

创新工艺工法可以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需求和施工成本。例如,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钢结构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组装,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此外,这些创新工艺工法还可以降低施工现场的噪音、粉尘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施工环境质量。

3.3成本降低

新材料和创新工艺工法的应用可以降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成本。例如,新型保温材料和绿色建筑材料可以降低能耗、减少维护需求,从而降低长期运营成本。再生混凝土和再生砖等绿色建筑材料还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为房屋建筑工程节省资源。

3.4环境友好

创新工艺工法和新材料有助于减少房屋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钢结构建筑可以降低施工现场的污染物排放,新型保温材料和绿色建筑材料则有助于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总之,工艺工法创新和新材料在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采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建筑行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业主、承包商和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4工艺工法创新策略

4.1增强创新意识

甲方开发单位应增强工艺工法创新意识,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不断优化工程建设过程。

培养创新意识:甲方开发单位应鼓励员工树立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这包括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方案,以及支持他们对现有工艺和方法进行改进。创新意识的提高将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新技术、新工艺研究与应用:甲方开发单位应积极关注行业内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动态,加大研究和应用力度。运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可以提高项目质量、降低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

新材料研究与应用:甲方开发单位应注重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以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环保性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材料的运用将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优化工程建设过程:甲方开发单位应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优化工程建设过程,提高施工效率。这包括优化施工方案设计、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以及采用更高效的施工方法等。

激励创新机制:甲方开发单位应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把生产中发现的创新思路和成果进行及时的固化,对于有实际意义的成果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孵化和研究,便于形成技术专利或实用新型。这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奖励、提供技术支持、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等方式实现。

合作与交流:甲方开发单位应与业内其他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展开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行业技术创新。通过合作与交流,甲方开发单位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4.2强化技术培训

甲方开发单位应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为工艺工法创新提供人才支持。

员工技能培训:甲方开发单位需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技能培训,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这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以及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等形式。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员工可以更好地掌握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掌握:培训内容应涵盖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以提高员工的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这将有助于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新技术和工艺,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人才支持:甲方开发单位应通过技术培训,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员工,为工艺工法创新提供人才支持。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通过技术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跟踪技术发展趋势:甲方开发单位应定期关注行业内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趋势,以便调整培训计划,确保员工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

4.3深化产学研合作

甲方开发单位应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展开深入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甲方开发单位应当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与科研院所、高校等相关单位展开深入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以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率。具体合作方式如下:

技术研发合作:甲方开发单位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将前沿科技成果应用到房屋建筑工程中,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

人才培养与交流:甲方开发单位可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人才培养与交流机制,定期组织技术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双方在人才培养、技能提升方面的深入合作。

产学研项目合作:甲方开发单位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同开展产学研项目,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共同解决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技术难题。资源共享与互补:甲方开发单位可与科研院所、高校分享技术资源、实验设备等,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补,提高研发效率。

结束语:

本文从甲方开发单位角度出发,分析了工艺工法创新在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率方面的关键作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通过工艺工法创新,可以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为甲方开发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未来,甲方开发单位应继续关注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以实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率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景辉,胡键威.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2):204-206.

[2]裴文艳.第三方检测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J].居业,2022(11):82-84.

[3]熊伟.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冶金管理,2022(23):29-30.


...


阅读全文